拆解「幣圈雪球」支點:區塊鏈爲交易而生|鏈捕手

拆解「幣圈雪球」支點:區塊鏈為交易而生|鏈捕手

去中心化、可匿名性、權益機制……區塊鏈的出現,極大地解放了用戶的話語權,社交一度被評為最適合區塊鏈落地的場景之一,針對不同功能、領域、用戶的區塊鏈社交產品更是層出不窮。

近日,鏈捕手(ID:iqklbs)採訪到致力於打造「幣圈雪球」的支點創始人林應明,深入探討了支點產品架構、內部機制、未來運營及規劃等方面。區塊鏈社交是鏈捕手的關注方向之一,接下來我們會針對社交與區塊鏈結合出系列文章。

01

緣起與行業思考

鏈捕手:請簡單介紹一下支點與核心團隊?

林應明:簡單說支點是一個區塊鏈投資者自由交流和協作的社區,用戶參與發佈、篩選有價值的數字貨幣相關信息,以供社區用戶閱讀和交流。支點是許林、王攀和我創立的,我之前是迅雷首任CTO,許林是前最右技術總監,王攀是前最右的產品總監。我們團隊有開發過上億用戶的分佈式系統和社區的經驗,目前支點已經擁有了24萬的用戶。

鏈捕手:瞭解到您在2009年便接觸了比特幣,如今對區塊鏈的理解有些什麼變化?

林應明:主要有兩點:第一點,區塊鏈技術是為交易而生的,是比特幣這類數字資產,或證券化的資產的交易。因為交易是非常需要信任的,只有交易這麼重要的事才有必要犧牲效率,通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手段來實現,畢竟任何一箇中心化的機構最終都是不可信的。除交易外,其他事情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效率更高的方式來解決,比如信息的不可篡改,用一個分佈式系統也可實現,用區塊鏈來做反而會造成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

第二點,很多人批評區塊鏈沒有落地應用,我認為比特幣、以太坊已經很落地了,是對人類社會很大的一個貢獻。一個良好的貨幣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再怎麼評價都不為過,人類社會只有約200年的時間擁有良好的貨幣,即格蘭銀行實行金本位的時期,現在終於有了比特幣。下一步,區塊鏈應該是通過Token Economics影響許多產業。

鏈捕手:那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時間點做一個區塊鏈社區?

林應明:Token Economics還在摸索的階段,社區是最合適的。首先它是有大量人群參與的,有生產者、有消費者、有治理者的生態,通過Token Economics改變生產組織及利益分配

比如打車這樣一個場景,生產者是司機、消費者是乘客,但壟斷者滴滴拿走了大部分收益,Token Economics可能改變這一現狀,讓司機和乘客獲得更多好處;幣圈活躍度高,數字貨幣的投資者和股市投資者一樣,有很強的交流需求,內容社區的生產者、消費者、治理者非常適合用Token Economics組織起來,而且在線社區試錯的成本低,利於快速改進,所以我們春節後創立了支點。

鏈捕手:但現在做這樣一個內容社區的時機合適嗎?畢竟在區塊鏈領域能夠貢獻優質內容的人目前還非常少。

林應明:很難用邏輯證明時機是否合適,社區是網絡上基本的需求,我們覺得現在有這麼多幣圈投資用戶,該為他們提供一個社區了。在任何領域生產者永遠都是少的,常規來說,優質內容的貢獻者佔整個社區用戶的1%,最多不會超過5%。

鏈捕手:最近我們和一些社交類創業者聊完,大家普遍覺得有心無力,很多計劃無法落地,熊市漫長且在加劇,想知道創立支點至今有哪些事情是出於您意料之外的?還有就是您認為牛市何時到來?

林應明:創立支點之前我們團隊思考討論得比較深入,路徑和節奏到目前為止基本符合我們預期,沒有大的意外。我們啟動時,市場已經轉熊,熊市就做好內功,活下來就好。我不知道牛市什麼時候來,最好是明年,那時我們產品服務都準備好了,別人還沒有。

鏈捕手:我們看到雪球是圍繞交易來做的,但支點更像是圍繞內容。

林應明:其實支點也是圍繞交易來做的,因為賺錢是投資者的核心訴求,除了一些社區性的服務外,支點的大部分內容還是為了幫用戶賺錢。舉個例子,用戶「阿基米德」曾發帖子,因為在支點看到了關於WFEE的爆料,當天下午就賣了,第二天WFEE幣價狂跌。這就是我們的內容對用戶形成的有價值的影響。

鏈捕手:那就需要用戶投票讓優質內容突顯出來,但是在支點裡,用戶點贊更多是出於獲得你們的Token獎勵,是不是偏離了你們的出發點?

林應明:坦白講,用戶點贊出於利益驅動的確會偏離我們的出發點,本來是對有貢獻用戶的Token獎勵可能就會被某些人通過機器刷量的手段獲得。所以我們對點贊行為的獎勵是有限制的,目前的制度是前100個點贊才有效,而且點讚的獎勵佔比會非常少。支點前期中心化運營,就是希望通過發現問題不斷完善制度,力求激勵用戶的同時,不讓作弊行為獲得獎勵,後期機制成熟後再去中心協作。

02

共識與社區治理

鏈捕手:支點在產品設計上,是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

林應明:因為支點是為投資人服務的平臺,不完全侷限於社區,所以產品上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社交屬性的核心是獲取信息和交流,這是目前主要在做的,通過不同的信息流,把有價值的內容高效分發給用戶。二是投資人需求,像已經推出的「行情」版塊,目前還很簡陋,之後會不斷完善。三是社交交易,比如跟單、跟投、做實盤等

鏈捕手:如果社區是為了讓用戶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那「社區的本質是信息流」這一個觀點您是否認可?

林應明:我不同意,我認為社區的本質是共識,共識會具體表現為一條條可執行的規則,這有點像一個國家的憲法,它必須要通過實踐才能逐步獲得,當然它並非一成不變。

社區做大了之後,最容易導致的問題就是共識分裂。一個團體如果發生共識分裂,解決辦法無非是一派將另一派打倒,或者分成兩個各過各的。社區也是同樣的道理。

鏈捕手:那要如何篩選出優質的內容來服務用戶?

林應明:我們唯一篩選的是推薦流,一方面通過我們的內容運營+用戶伯樂經過一定的規則人工選擇,另一方面通過算法給用戶個性化推薦。用戶發佈了一個帖子,我們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有多少個伯樂或者運營人員推薦,才能得到平臺推薦。不過這樣時間上肯定有延遲,所以推薦流不像新聞那麼有時效性。

鏈捕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伯樂,他們的管理機制又是怎樣的?

林應明:這些伯樂也稱為眾包編輯,想當伯樂先要報名,之後會有一個在線考試,通過之後就可以當伯樂,但之後的每一週,系統都會對他進行考核,如果考核沒通過便會取消其資格。

之前我們對伯樂以微信群的方式管理,並且伯樂會有標識,就有人私下付費找伯樂幫忙推自己的內容,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來治理,將群改為Web的方式管理。不管什麼機制只要涉及金錢就會產生腐敗問題,需要在運營過程中不斷調整。

鏈捕手:那要如何防控這些作弊行為?

林應明:我們有免疫系統和反垃圾系統,前者針對作弊、腐敗行為進行處理,後者針對水文和廣告。人的行為模式一定是有Pattern的,一旦發現異常系統就會將他標記出來,運營人員就會對他行為進行分析處理。

鏈捕手:內容貢獻主要是靠你們的Token(PVT)來激勵,那在設計PVT時有沒有一些原則或是模型?

林應明:PVT發行原則是按對社區貢獻度發到用戶手中,至於什麼才是對社區有貢獻,我們自己定義了一套量化的方法,在一邊實行,一邊調整中;以內容挖礦為主,創造優質內容和評論的人會得到獎勵。

鏈捕手:有很多人為了獲取PVT一定會灌水,你們如何處理?給出去的獎勵會回撤嗎?

林應明:當然會回撤。如果一個用戶在平臺隨便發很多垃圾廣告沒有約束,他會更肆無忌憚。過去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平臺把該用戶的賬號封了,但他還可以重新註冊一個賬號再來。我們的思路是金錢可以激勵用戶,也可以約束用戶的行為,如果用戶亂髮垃圾,我們就會扣該用戶的PVT,當他要提現的時候,他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提,PVT是延遲給用戶的。

鏈捕手:很多平臺是無法做到回撤的,因為他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比如Steemit。為什麼?

林應明:這其實和DApp的架構設計相關。有的社區產品,會將社區上面的內容都放到鏈上,包括交互,比如評論、點贊,如果我評論了就會有即時性的獎勵,但這種架構的設計是錯誤的。第一大問題是極大地浪費了公鏈資源,鏈上的每一個交易都是有成本的,社區如果一秒內點100個贊,就把以太坊沖垮了,即便有百萬TPS的公鏈,也經不起這種拙劣的架構設計;第二大問題是無法控制Spam,會讓社區無法治理

鏈捕手:還有一個治理的難題——如何防止活躍的社區合夥人最後左右整個支點的發展,而失去了開放網絡帶來的好處?

林應明:社區裡面肯定是擼羊毛掙錢的用戶最活躍,包括伯樂的申請、寫垃圾文章最積極的也是他們,如果不清楚他們的影響,支點的調性和價值都會往壞的方向走。

所以,我之前也有強調,社區早期必須是由我們創始團隊控制,運營的權力要大過伯樂的權力

我覺得當用戶量達到更大規模的時候,擼羊毛用戶的影響就會降低,作弊或者腐敗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技術手段可以讓作弊成本變得不可忍受。

鏈捕手:那目前社區成員及日活是多少,預計什麼時候能達到100萬的用戶量?

林應明:現在用戶數是24萬,日活已經達到2.5萬,達到100萬需要等到海外版出來,這和行情是相關的,牛市用戶擋不住,熊市用戶留不住。

林應明:目前來看國際化對於你們有什麼挑戰嗎?

林應明:國際化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全球的運營,不同的語言文化,用戶運營必然非常不同,不過社區基本的需求全球並沒有本質的不同,我們在個性化推薦、反垃圾系統、社區共建系統方面的優勢,足夠讓海外用戶給我們機會試錯,最終成功。

鏈捕手:接下來你們會有什麼規劃?

林應明:我們接下來會構建經濟體系,PVT在其中起什麼樣的作用、價值以及如何消耗,再幾個月會有一個完整的Token Economics。

鏈捕手:支點被稱為「幣圈雪球」,在您看來,支點的規模以後會超過雪球嗎?

林應明:肯定會的,數字貨幣市場這9年的發展速度是史無前例的,而股市呢?追上要不了幾年,要知道支點一開始就是要全球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