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柳公权《神策军碑》

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化艺术的的责任,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让人们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在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手机、电脑等高科技在不断浸蚀着历史文化的墨迹。

如何培养下一代孩子学习和传承书法的兴趣即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书法教师教育观念与思维的转变是关键,其重点在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持久能力。

中小学书法进课堂,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决不能把书法进课堂仅仅理解为是写毛笔字进课堂。过去在学校写字,我们叫“习字课”,现在是明确叫“书法课”。如果确定要叫书法课的话,就应该要区别于以前的写字课:应该能够判断,这两者的立足点是截然不同的。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写字课要求识读,点画撇捺越正确越好,越统一越好。而书法课呢,要的是审美与艺术,艺术当然不是越乱越好。但既是艺术,必须要展示艺术魅力,不是三两年就能学好书法的。如果在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时候,思维观念还停留在实用式的写字课上,就是还在要求一般意义上写字端正、整齐的话,那么这个观念几乎还是停留在了20世纪50年代。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今天的孩子,从小接触电脑,玩电子游戏可以玩半天,几乎没有接受过毛笔字训练,也对它特别陌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孩子写的规范端正当然不可能,老师指出他这个点写的不对,那个横写得不好,不断责备他写错了。其实他写错了很正常,但在课堂里备受责难,一堂课下来,充满了失败感,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别忘了,这个时候,他旁边的电子游戏还在诱惑他。你觉得他还会来理你吗?还会喜欢书法吗?当我们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思维来套用和沿袭书法教学时,今天的孩子面对的却是一个互联网世界的学习环境。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就书法教育而言,它培养的是一个书法的坚定拥戴者,还是书法的反叛者?如果没有培养出热爱书法的孩子,因为处理不当,让孩子拿着毛笔,蘸着墨,不断枯燥地画线,孩子会满脑子里想着这个电子游戏多么好玩,那个iPad里面的内容多好玩。画完线以后,还老被说不好。这样的孩子,他看到书法是满眼讨厌。

八九岁的小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那么他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一开始新鲜;20分钟以后注意力就开始散了,这是小孩的天性。那么老师就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有没有本事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把这个孩子吸引在课堂上,让他40分钟不厌倦?你有能力培养让一个孩子在40分钟内兴趣盎然地写字,热爱书法,那么他不会是书法的“叛徒”。即使学生可以字写得不好甚至错误百出,但是他对于书法专注和热爱的程度是难能可贵的,他会持续地努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如果把书法教学理解为写毛笔字,学唐楷是首选,但按照书法教育来说,就不一定非要从唐楷入手不可。六七岁的儿童手指肌肉的灵巧度等还未发育完全好,让他们学唐楷本身就是勉为其难。而篆隶笔法相对简单,结构变化不大,更适合儿童临习以培养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教学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好,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把它变成识字教学的补充。习唐楷虽然有利于识字教学,但在长期的畏难情绪中,儿童对书法的爱好消磨殆尽了,谈何学习书法。

从篆隶开始学书法,能有效的训练儿童的用笔能力,只要不要求儿童识读篆隶,可以克服学书法的畏难情绪。

培养兴趣很重要。哪怕一个学期写不好,两个学期写不好,但是他只要有兴趣,就会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写好。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如果事先没有思考,没有摆正观念的话,盲目地从一开始就追求把字写得端正规范,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反而会挫伤上书法课的孩子们学书法的积极性。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儿童学书法培养兴趣比写好字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