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非遗传承人伉俪完成湖南古琴主要曲目打谱

厉害!非遗传承人伉俪完成湖南古琴主要曲目打谱

王颖、周毅夫妇正在合奏古琴名曲《良宵引》 湘声报记者闫利鹏摄

古琴悠悠,情韵绵长。走进位于长沙市雨花非遗馆的吉荪古琴研习室,恰逢王颖、周毅夫妇正在合奏一曲《良宵引》,轻拢慢捻间,古朴清脆的琴音,从两人的指尖流泻开来。

数十年来,这对伉俪与古琴结下深厚情缘,他们不但双双成为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妻子周毅为长沙市古琴非遗传承人,丈夫王颖为雨花区古琴非遗传承人),还一直致力于古琴的研习与推广,让古琴在现代生活中迸发出新的魅力。

1

学琴之路 夫妻俩各有各的风格

待一曲合奏落下最后一个音符,王颖与周毅相视一笑,举手投足间颇有古朴淡雅之风。这样的场景,已是他们生活的日常。

从16岁开始学琴,周毅已经在古琴艺术道路上探索了近30年。周毅的祖父是长沙古琴艺术代表人物、1956年全国古琴普查中86位琴家之一的周吉荪,也是《湖南文联六十年·音乐卷》中仅收录的两位琴家之一。

“文革”期间,古琴艺术受到很大影响,到了周毅这一代,家族中已无人会弹古琴。1988年,因在同辈中年龄最小,周毅承担下传承古琴艺术的重任,开始学习古琴。

厉害!非遗传承人伉俪完成湖南古琴主要曲目打谱

周毅的祖父、长沙古琴艺术代表性人物周吉荪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还难觅古琴踪影。此时,上海的姑奶奶给周毅寄来了一张琴,并附上了一个亲手做的琴囊,鼓励她好好学习。

虽然家庭氛围浓厚,但周毅的学琴之路仍然艰辛。因为古琴有迥异于所有乐器的记谱方法,又有着独特而完善的理论体系,要找到一位良师十分不易。周毅只能节衣缩食,利用寒暑假,辗转到沈阳、郑州等地学琴。

在古琴名家顾泽长、丁纪园的教导下,周毅逐步形成了清丽圆活、隽永细腻的个人风格。

如今,已是民盟盟员、大学副教授的周毅,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习古琴上。

相比周毅为传承祖业而习琴,王颖的学琴算是半路出家。

王颖与周毅结婚后,最初只是妻子身边的“琴童”。当时没有琴谱,主要靠听来跟弹音律。周毅反复练习每个曲子,有的甚至要弹奏上万遍。练琴之时,王颖则在一旁为她播放录音机磁带,耳濡目染中,也逐渐学会弹奏一点古琴。

有一次,丁纪园先生来到周毅家,发现王颖非常有天分,反复劝说他学琴。王颖被老师的诚意打动,决定跟随丁先生学琴。那时,丁纪园在郑州博物馆授课,他则远赴郑州学习。

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王颖学琴一点即通,之后更是爱上练琴,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弹琴及研究琴学上,甚至可以练琴至凌晨二三点。王颖笑言,学古琴也有坏处,就是琴谱难记,令自己早生华发。

同为琴友,夫妻之间常探讨习琴心得。王颖揶揄:“我俩现在也有路线之争,我的风格奔放,她的风格秀雅。她虽然不欣赏我的风格,但我一直欣赏她的风格。”

2

坚守琴道 不刻意迎合大众口味

古琴声古朴悠扬,养心养性,自古以来其演奏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有些人开始用古琴演奏许多现代歌曲。

对这种创新的方式,王颖并不否定其积极意义,但他认为曲目必须精选。比如用古琴弹《小苹果》会很滑稽,弹《康定情歌》风格不适合,而《越人歌》这样的曲目用古琴演奏更好听。

在周毅看来,学习古琴需要守住一份淡泊心,“要与人为善,还要有一颗贴近自然的心”。

周毅说,中国几千年的人文积淀,使古琴艺术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与生命情怀之中。在《渔樵问答》《良宵引》等曲目里贴近、品味自然,身体也会随着演奏变得更舒展。

厉害!非遗传承人伉俪完成湖南古琴主要曲目打谱

王颖、周毅夫妇收藏的全套《琴曲集成》

无病呻吟、炫技媚俗的古琴演奏方式,为周毅、王颖所反感。看到一些古琴初学者,爱用一些怪异的声音来博取眼球,王颖直言:“弹琴就像人说话一样,别嗲声嗲气。古琴是内心的一种真实表达,只需回归本源,用平常心表达便足矣。”

周毅也曾被人质疑过。聚会时,有人对周毅说:“你怎么不用古琴弹一首《生日快乐》?不会弹吗?”面对质疑,周毅笑而不语,“不是不能弹,而是用古琴弹奏这些曲目会破坏琴曲的纯粹,就像穿着旗袍跳迪斯科,会失去它应有的优雅。”

近年来,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的古琴艺术,不仅屡屡登上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舞台,而且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周毅与王颖也在积极传播古琴艺术,还成立了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阳春琴社,举办了古琴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等各种公益活动。

3

出版琴集 打造湖南文化名片

在湖湘文化中,古琴曾有非常高的声望。“楚琴赵瑟齐竽秦筝”,便证明了楚地是古琴的故乡。2000多年前出土于湖南、湖北的古琴,以及湖湘文化传统中历代先贤与古琴结下的深情厚意,都彰显着楚琴厚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

这些年来,王颖、周毅夫妇除了习琴授琴,还潜心于湖湘古琴曲的挖掘、整理、打谱工作。在研究中国古琴谱时,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大量的古琴曲都与湖湘有关,有的曲目是作者在湖南创作,有的则描绘了湖南的景物或者发生在湖南的事情。

王颖对湖南古琴曲目如数家珍,比如中国古琴名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都与衡阳相关;《洞庭秋思》描写的是洞庭湖的秋景,《岳阳三醉》源自吕洞宾三过岳阳醉了三次的传说;《屈原问渡》《离骚》《泽畔吟》等一些古琴曲,与湖南息息相关;而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曾作古诗“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古琴曲《乐极吟》《欸乃》便缘于此诗。

“古琴曲目研究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因为同一个乐曲,演奏方式却在不断丰富变化。”王颖说,比如《平沙落雁》有90多个版本,他们要把这些版本都弹过一遍后,通过对每一个版本的分析,找到它们流变的规律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目前,夫妇俩对湖湘主要古琴曲的打谱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打算结集出版。“湖湘古琴曲集能充分展现湖湘艺术的厚重成就,将是全国唯一以省域文化展示的古琴曲集。”王颖说,希望它能成为湖湘文化的一张名片。

END

文|湘声报见习记者 陈尽美

美编|张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