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彩禮有的地區漲到上百萬,正常嗎?你怎麼看待?

棒奔霸


農村彩禮有的地區漲到上百萬,這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或許,有的農村比較富裕,這些錢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現在的彩禮就這般的行情。

100萬,是什麼概念,多少農村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他們只知道,一斤玉米八毛錢,一斤小麥一塊多,幹一天的建築工,賺200元。

別說是100萬,就算是10萬,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一個孩子,從小養到大,最少要花幾萬吧,如果到了娶媳婦的年齡,還要蓋房或者買房,這個最少要30萬起步。如果還要再買一輛車,最少又需要7-10萬。如果彩禮再要10萬,你可以算一算,這最少也需要50萬了。

50萬,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

人都是有攀比之心的,你今天要了100萬,明天有人要120萬,甚至還有要200萬的,那些要20萬、30萬的人,會覺得要的太少了。這是在娶媳婦嗎?

其實,真正的有錢人娶媳婦,也不要太多的彩禮,因為人家不缺媳婦!

至於有的地區,彩禮漲到上百萬,我認為是一種炫富,畢竟代表不了普遍行情,只是個別的現象,不是嗎?

結婚,關鍵還是要找對人,而不是看彩禮多少!


快樂農人驛站


農村彩禮有的地區漲到上百萬,正常嗎?你怎麼看待?



對於農村彩禮的問題,這些年與日俱增,水漲船高,每年都會刷新的記錄。記得去年江西省的一個農村,刷新了農村彩禮的記錄是68.8萬元,這說明了,有錢好辦事,現在這個社會都是一個金錢社會,很務實的一個社會,尤其是女孩特別務實。

農村彩禮有的地區漲到上百萬,這個屬於很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有錢100萬也不多,如果沒錢10萬也多。對於,富家子弟,揮金如土,特別是土豪、明星、大腕等,比如明星的一個結婚現場花掉上千萬元,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有錢。



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講,上百元上百萬元的彩禮應該是有點格過高,就目前社會的農民收入情況,很多家庭不能支付,這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畢竟農村,老百姓的收入達不到這個標準。

對於農村來說,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貧窮地區,15萬元左右的彩禮應該是差不多,再高了會連累了整個家庭,尤其是父母,老了還在掙錢還彩禮,其結局是悲慘之極。

就我們的家鄉的農村彩禮論斤稱,一般是3斤3兩,也就在10萬元左右的彩禮價格,多也不多,少也不少,目前農村大部分差不多都是這個價錢,一個家庭好好打工賺錢足夠,兩三年之內足夠。畢竟女方也不容易,也是為了孩子的後來生活著想,所以農村的彩禮,水漲船高,多一點也是應該的,可以理解。



總之,農村彩禮上漲到百萬元,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不合理的,也屬於不正常現象,但對於有錢人,可以說是九牛一毛,純屬正常現象。養兒為了防老,但是為了兒子不打光棍,老了也在拼命,因為彩禮一個家庭的生存狀況回到瞭解放前。所以總的來說,能在這裡找樓上北外輸純屬於不正常現象,但這是社會形勢所迫,是沒有辦法所解決的,只能跟著社會發展的形式走,這一點毋庸置疑,否則只能孩子打光棍兒。


宗元


我是有閨女也有兒子、閨女年方20了、對於彩禮多少合適、還是看當地的習俗、我想我是不會刻意去提要多少彩禮、只要他們兩個真心相愛、真心過日子就好。不過我不得吐槽一下、養閨女要多少錢、按正常開銷、不上興趣班、就義務教育來說、幼兒園3⃣️年學費24000、小學六年雖然是義務教育每個學期交給老師這個和那個費3000、六年36000、初中三年:36000、高中3⃣️年36000、大學四年:200000、這些只是最基本學費、不包括吃喝拉撒穿、不包含興趣班、課外輔導、男方彩禮你就看著給。不過我那裡習俗彩禮就是過一下場、有的彩禮盒根本就沒有打開、直接讓媒人挑走了…………我要取兒媳婦、該有的都會有、畢竟人家養的閨女(養花)讓自己的兒子(女婿)連盆端走了……


遠逝的心雨66395882


又在炒作彩禮吧!政府在很多地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安排(管控)。至於農村彩禮的攀比風,造成我國幾億的男女仍處在單身階段,國家為此已感到不安,怎麼仍在網上炒作這一“人遇人怕”的歪風邪氣呢!


童話書屋


也可以。

既然女方賣女兒,可見不把她當人看。男方大可把她接過來後,用鐵鏈套脖子鎖大門口,晚上和狗一左一右守夜護門。家中農用機械估計也已賣光,把以前套牛那一套找出套女方身上,白天下地犁地,自己地做完後給鄰居們犁,不過人工一定要貴些,每畝地100元,不然料槽不添飯,啥時候1百萬回本,啥時候能進屋睡。


正直行者510


我想問一下,你說的是哪個地方漲到一百萬?是你聽說的還是你親眼目睹了?如果真的0有的地方漲到一百萬,那我們中國的光棍會越來越多。有多少農村的青年有一百萬的,舉起手來我看看。不可能的,也可能是有錢的老闆愛上了那種農村的小姑娘,他可能年齡大。多給小姑娘一點錢,要麼50多歲了老闆,娶20多歲的小姑娘,可能還會遠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