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北京故宮,台北故宮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寶貝?

小冰冰0210


臺北博物館的好東西還是很多的,尤其是書畫玉器。當年蔣介石跑到臺灣,一揮手,帶走了一箱箱的寶貝,這裡面都是精品,可以說比北京故宮的還要好。

有什麼寶貝呢?

臺北故宮曾經搞過一個國寶評選,有專家組,大眾評選組,分別選出了十大國寶,大家來看一看。

我們先看專家選的,因為成語有云:拋磚引玉嘛。

第一:北宋畫家范寬《溪山行旅圖》。宋畫第一。

此山山型險峻,而且佔極大的篇幅,給人極大的震憾感,下面的人物極為渺小,這體現了畫家敬畏自然的心態。

9.《早春圖》

北宋宮廷畫家郭熙所作,用筆靈運,雲煙飄渺,生機勃勃,上面有乾隆的題詩,是否讓此畫增值,還是貶值,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8.《萬壑松風圖》

這個跟上面兩幅合稱宋畫三大精品,也就是說宋畫最牛的三幅都在臺北。

7.國子監刊印《國子監刊本(爾雅)》

南宋時期的印刷品,字非常的漂亮,是一個孤品,價值連城。

6.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天下法書第一, 乾隆皇帝看了之後,按捺不住雞動的心情,寫了四個字:神乎其技

5:張居正編寫,由清代重印的《帝監圖說》

當年張居正給小萬曆皇帝當老師,為了教萬曆學歷史,特別編了一本帝監圖說,配上圖片,讓小萬曆讀書不枯燥。算是帝王教材。上面這個是清朝時印的版本。

4.《藏文大藏經》

清康熙朝泥金藏文寫本,是保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宮廷藏文大藏經。

3.《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

達賴喇嘛五世送給順治皇帝的禮物,除了本身是寶之外,還是歷史的見證。

2《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壺》

宋代汝窯,青如天,明如鏡。

市場上沒有這麼好品相的,往往也是一拍就上億。

1.《散氏盤》

百分百西周文物,而不是上週文物。上面有357個字,記錄了一場土賣交易,是研究當時土地制度的重要文物。

這就是故宮專家選出來的,個個是精品。而群眾也選出了十件。

大白菜,大家都知道吧。
元大雁玉帶飾, 一看就值錢。
清明上河圖,清朝版本。
清高宗夏朝冠, 人民群眾還是有有官崇拜思想啊,看到皇帝帽子就覺得值錢。
帽上的珍珠特別大。
清掐絲琺琅天雞尊。
漢玉角形杯。
清楊維佔雕沉香木香山九老
笵金作則多寶格(清朝)
戰國龍形玉佩,

唯一一件與專家重疊的珍品,快雪時晴帖。

這些有什麼講究呢?關注腦洞歷史觀,我們下回一件件來聊。


腦洞歷史觀


答案很明確,當然是北京故宮。原因也很簡單,臺北故宮的東西是通過三次搶運從北京搬過去的,怎麼可能把大多數都拉走了呢。

1948年,內戰中的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12月27日,第一批772箱文物運抵基隆,其中故宮文物320箱。南京方面還命故宮博物院院長將留在北平的文物裝箱空運南京,被拖延以致一箱也沒運走。1949年1月9日,第二批文物運抵基隆,包含故宮文物1680箱。2月22日第三批文物運抵基隆,包括故宮文物972箱。三批共運送2972箱故宮文物到臺灣,這還不包括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即中央博物院的文物,中央博物院在抗戰前夕就承接了部分南遷故宮文物。有11178箱北京故宮文物沒來得及運到臺灣,留在了南京,其中大部分於1950年代運回北京故宮,剩下兩千多箱暫存南京至今。

1965年夏,臺北故宮落成,運臺文物得到一個穩定的保存環境。

臺北故宮擁有70萬件藏品,北京故宮則擁有超過180萬件的藏品,從規模上相差不是一星半點。質量上,臺北故宮擁有西周毛公鼎、翡翠玉白菜、《快雪時晴帖》、《祭侄文稿》、《寒食帖》、《自敘帖》、《江行初雪圖》、《溪山行旅圖》等絕世佳品,北京故宮則擁有《清明上河圖》、《平復帖》、《洛神賦圖》、《步輦圖》、《中秋帖》、《伯遠帖》、《千里江山圖》、商代早期酗亞方尊、宋代青玉雲龍紋爐等絕品,可以說沒有特別明顯的高下之分。

運臺文物其實是有選擇的,所以臺北故宮藏品的品類有著明顯的人為意識,古老的青銅器和容易攜帶的書畫佔比較大,陶瓷則佔比較小。北京故宮各品類都數量繁多,且尚有許多堆在庫房中從未整理、鑑定、修復過的。

以往,臺北故宮似乎給人一種所藏文物更名貴的感覺,這其實和臺北故宮的宣傳與文創做得更出色有關。當然不可否認,挑著運走的東西,一定選的都是精品。不過近幾年,北京故宮也重視起了宣傳和文創產品,於是我們漸漸瞭解到像《千里江山圖》《平復帖》這樣珍貴藏品的極高價值。


徐鵬遠


對於臺北故宮,很多人被忽悠了,跟團去的遊客們很多回來都說:哎呀,這次去臺北故宮真是開眼了,我看到了兩件鎮館之寶翡翠白菜和肉形石!而且我們中午飯還吃了兩道這個菜吶。殊不知,這位遊客所看到的所謂"鎮館之寶”,其實在臺北故宮中根本就不夠資格,充其量是個一般文物而已了。

下面筆者就大概說兩件臺北故宮中真正的值得一看的寶貝。

NO1,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臺北故宮中這幅流傳千年的名畫-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可堪稱國寶中的國寶,它被學界認為“共同代表著宋代山水的黃金時代的代表作”。令人流連忘返、歎為觀止。 畫中巨峰巍然聳矗,山澗中瀑布直瀉而下,峻厚的山巒長著茂密的林木,岩石皴紋歷歷可辨,顯示出一種逼人的磅礴氣勢。山腳下霧氣迷濛,近處大石兀立,老樹挺生,溪水潺潺。山路上有旅人趕著馱隊走過,人畜雖皆畫得其小如蟻,然卻真實生動,使人彷彿能聽到驢蹄得得之聲。


NO2,毛公鼎

毛公鼎,因鑄鼎人為毛公而得名。口飾重環紋一道,口敞而腹圓,半球狀深腹,口沿上聳立著兩隻高大的耳朵,腹下三隻獸蹄形足敦實有力,整個造型地正規圓,風格渾厚而凝重,飾紋則簡潔有力、古雅樸素,其最要緊的是,鼎腹內壁鑄銘文32行,長達497字,皇皇鉅制,目前仍居所發現的所有青銅器中銘文長度之最,號稱“天下第一”。

下面做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說說你認為的臺北故宮中堪稱鎮館之寶的寶貝吧。


老豬的碎碎念


首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的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這幅畫作黃公望叉棍做了整整四年(也有說7年),畫完老人已經80歲高齡,畫完後不久便與世長辭。明朝末年,收藏家吳洪裕因為酷愛這幅畫,險先將這幅畫燒掉陪葬,好在其侄子吳靜庵及時發現從火盆裡把畫救了回來,從此這幅名畫就成了兩截。

臺北故宮博物館中的蘇東坡《寒食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也都是值得一看的珍品。

此外,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的西周晚期青銅器毛公鼎(1948年,國民黨退守臺灣時,被遷至臺北),東坡肉石、翠玉白菜等也都是鎮館之寶。


藝能八卦局


北京故宮是現在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宮,裡面的文物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是臺北故宮能相比的。而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90%藏品,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有大約70萬件藏品,近40萬是歷史檔案,近20萬是古籍,剩下的各種器物書畫大約10萬多件。

而北京故宮原本收錄了1000多萬件檔案,後檔案部脫離故宮,組建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自己還保留著40多萬件。

北京故宮藏品總數168萬,去掉檔案和古籍,剩下器物書畫大約在120萬件。

而在國寶級文物上來說,故宮裡的無論是書畫還是瓷器、青銅器等器物已然是國寶中的國寶,其數量是臺北文物總數的兩倍以上。因此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文物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臺北故宮博物院。


洛沅芷


館藏級別…傳世孤品…汝窯

盤口直徑18.6公分/高6.4公分

北宋官汝……汝瓷天青釉蓮瓣刻紋、缽

此官窯……汝瓷為北宋宮廷御用、屬於汝瓷第四等

汝窯瓷器底部不止刻御款、也有刻上普通字的。

例如甲乙丙丁、其中刻有甲字的汝瓷為上等之作。

甲字是古時劃分瓷器等級的刻款。

乙為第二等、丙為第三等、丁為第四等。

甲等汝瓷祭天用、乙等汝瓷擺設用、丙等汝瓷宴請用、丁等汝瓷日用。

都是北宋宮廷御用………………

附註:甲乙丙丁是北宋汝窯工匠所刻為真款!底為暗刻丁字款











名徹無塵


臺北故宮博物館無論是在收藏規模和收藏質量上都遠不如北京故宮博物館,因為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1925年10月10日,建築面積72萬多平方米,共收藏文物180多萬件,其中清宮舊藏文物71多萬件。而且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上百萬件藏品中,故宮的文物專家按文物的種類挑選出“十大鎮館之寶”,以下就分別:1.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2.西晉陸機的《平復帖》,3.沈子番的《緙絲梅鵲圖》,4.宋代青玉雲龍紋爐,5.元代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6.清代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7. 商代早期酗亞方尊,8. 清代乾隆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製鍾,9. 清代乾隆金甌永固杯,10.元代“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

由於臺北博物館裡的寶貝都是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帶走的,所以其數量上還是相當多的,其藏品約有60多萬件,其中有精品和珍品也是數不勝數,就是國寶級珍品也是佔比不小的,下面介紹一下臺北故宮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是:1.毛公鼎,2.散氏盤,3.顏真卿的《祭侄文稿》,4.蘇軾的《黃州寒食帖》,5.趙乾的《江行初雪圖》,6.沈寬的《溪山行旅圖》,7.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8.天青無紋水仙盆,9.蓮花氏碗,10.翠玉白菜。


文史坊


臺灣著名學者李敖曾對故宮寶貝的現狀有過形象的比喻:北京故宮是餃子皮,臺北故宮是餃子餡。當他幾十年後有機會遊歷北京故宮後,他又改嘴:北京故宮即是餃子皮,也有點餡。

故宮珍寶,玉石瓷器、字畫珍帖、印章重器可謂一應俱全分門別類珍藏於故宮各殿。登記在冊四五百萬件之多。

民國建立後,清廢帝溥儀等仍居宮中,每年享四百萬銀元俸養。但溥儀仍不滿足,每每以賞賜為名,讓弟弟溥傑出宮夾帶走大量文物,太監們也是有樣學樣,偷拿私藏,甚至為掩其惡行竟火燒了三個藏寶大殿。

一九二四年,溥儀等被趕出故宮,成立了故宮博物院,清查珍寶一百六十餘萬件。

七七事變前,珍寶開始南遷,大件的無法搬運留了下來,南遷的可謂精品,一路鄭州、南京、重慶往返不斷。

解放前夕,國民黨敗退臺灣,這些南遷的文物大部分運到了臺北,並建立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包括翡翠白菜、肉石等精品六十五萬件。

而北京故宮博物院,解放後,由各方整理、名人捐贈、重金回購,現已有原珍寶五十餘萬件。


晚亭與落霞同暉


臺北故宮,精華的,光汝窯的就有21件,其中13件為乾隆題字,前段時間臺北故宮分類,象翡翠白菜和肉型石只能算二三類寶貝,解放前的博物院館長是和文物一起去的臺灣他當然知道哪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