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中國大學教育】發佈教育相關專文,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更新關於中國大學的相關文章,給你帶來最有用的資訊。

近些年,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大提升,科研學術水平提高十分迅速。中國高校在這方面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軍工、航空、航海、航天、互聯網、機械等等行業都離不開理工科人才的建設。如果想投身這些行業,理工科院校就是很好的選擇。那麼本期就來介紹一下中國理工科十大強校,這些大學也同樣都是國內赫赫有名的高校!

清華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經過數十年發展,清華大學如今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第四輪教育評估,清華大學一共獲得21個A+學科,8個A學科,8個A-學科,以絕對實力力壓其他高校,中國當之無愧的工科第一強校!

浙江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浙江大學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為浙江大學。如今,浙江大學是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中國“學科最齊全”、“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A類重點建設的高校,為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第四輪教育評估,浙江大學一共獲得11個A+學科,11個A學科,17個A-學科,實力也是十分強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197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遷至安徽省合肥市。如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第四輪教育評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學一共獲得7個A+學科,2個A學科以及6個A-學科,作為辦學體量較小的高校,這個成績十分優秀!

上海交通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上海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如今,上海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第四輪教育評估,上海交通大學一共獲得5個A+學科,10個A學科,10個A-學科,為中國工科高校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東南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東南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21年經郭秉文先生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建立國立東南大學,下設工科,其後工科又經歷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國立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如今,東南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主要成員。第四輪教育評估,東南大學一共獲得5個A+學科,1個A學科,6個A-學科,是一所低調辦學且實力兼具的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1988年4月,國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第四輪教育評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共獲得4個A+學科,3個A學科,7個A-學科,是一所以航空航天為特色的工科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華中科技大學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和1898年清朝政府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展,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華中科技大學是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是著名的七校聯合辦學高校之一,是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七校聯合辦學成員。 第四輪教育評估,華中科技大學一共獲得4個A+學科,3個A學科,7個A-學科,不愧為南方“小清華”。

國防科技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學校在鄧小平的直接關懷下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位列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軍隊“2110工程”。第四輪教育評估,國防科技大學一共獲得4個A+學科,3個A學科,1個A-學科,不愧為“軍中清華”,科技強軍的典範。

同濟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併,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目前,同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第四輪教育評估,同濟大學一共獲得4個A+學科,1個A學科,7個A-學科,作為上海工科第二的高校,實力爆表。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8中國十大理工科強校,科研能力國內頂尖!

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當時校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其創建與帝俄在中國建設中東鐵路(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中長鐵路”)有直接關係,建校的宗旨是為中東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學校按俄國的教育模式辦學;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並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第四輪教育評估,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共獲得3個A+學科,5個A學科,9個A-學科,因為地域發展所限,還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實屬不易。

除了上述高校以外,還有哪些實力比較強的理工科院校呢?

當然,除了上述十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

等“985工程”高校在科研、軍工領域也是有很多科研成果,實力不容小覷,為國家科技進步做出了很多突出貢獻。這些高校都是想讀工科同學的好去處,不過難度也是相當的高,競爭壓力很大。

武漢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211工程”院校也在各自優勢專業領域內有很大的知名度,相對而言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但是壓力也並不小,這些院校收分依舊不低。

燕山大學、湘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雙非院校,在理工科的實力也是很強的,在各個區域內知名度也是較高,是高考、考研的一種壓力比較小的選擇。希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判斷,選擇時最好綜合考慮到專業、地域、學校層次、就業情況等多方面情況。

本期【中國大學教育】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學習,對於大家在評論提出的問題我們會及時答覆。同樣希望大家可以把有用的文章轉發、收藏起來,以後沒準有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