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客家媳妇,没什么不好

不久前我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一个龙岩地区的男生娶了一个长汀的女生,父母因为聘金去刁难男生。在聘金较高的长汀其实早已让大家熟知,只是这样的帖子极其容易误导网友产生偏见,我随便说几句。网友拍砖请留情啊!

娶个客家媳妇,没什么不好

我在市区已经不知不觉生活了九个年头了,那时候长汀妻价还没有现在这么恐怖。记忆中也就是近五六年涨起来的。

近些年我总会听到市区的本地人说长汀人卖女儿,一点都不人性,那么冷血没钱的要打欠条。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有哪家嫁女儿有让女婿写欠条,就算有还是少数。没钱付一部分口头约定而已。人心都肉长的,父母哪有不希望女儿过得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他们有一点小私心就是希望女儿可以嫁的近一些可以常回去看看自己。这是我妈妈当年嫁姐姐时含着热泪对我说的。

所以龙岩人嫁女儿大多要求在当地买房子或有房子也是出自父母的一些小私心吧。之前我在创业时我房东很佩服我那么的勤劳吃苦,经常鼓励我说谁嫁给我一定会很幸福。我也时常机灵的和他半开玩笑的叫他给我介绍对象,他说他认识的都是本地的需要在这里买房子,然后背着我挥挥手。我们的聊天通常是这样结束的。

娶个客家媳妇,没什么不好

本地号称倒贴,但是如果真的要算你会发现其实市区的门槛要比长汀的高的多。因为你要在当地买房,当年我和我的银行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讨论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如果你有手头十几万,去按揭一套够付首付的房子,再去娶本地老婆,然后用丈母娘的“倒贴”去买辆车,这样你就全齐了。

我说完我和我朋友都笑了,她夸我有生意头脑。可是生意的头脑,毕竟是适应在生意上用。再说这么多年下来我也没有将这条方案拿出来用过,因为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诚然聘金是过高,然而比起要你买房的丈母娘可谓小巫见大巫哦!聘金不是婚礼的全部!我们通常只会去算我们算得清楚的帐,理由很简单,算不清的你不会去算。可是在婚姻生活中感情,默契,风俗习惯,文化这类在婚姻中都是算多么重要的一部分啊!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最终与达西最终在一起,是达西不再傲慢,伊丽莎不在对达西有偏见。我想说说的是不能单单只因为聘金而对长汀媳妇有偏见,而失去以此有可能的终生幸福。新闻里的报道只是个案,好是不好需要独立思考,因人而议。婚姻从来都不是商业行为,所以当你花了比很多人都贵的价格,却发现得不到比很多人都高的价值(甚至比很多人差)时不要有消费者的抱怨心态。因为这是双向,并自由选择的结果。

娶个客家媳妇,没什么不好

如果你是长汀本地的客家人,娶长汀媳妇挺好的。不用说为了这个年去谁家过而有争执,特别是独生子女。逢年过节来往方便,帮忙也更加容易。

以前我们家的农活都是下村的亲戚上来帮忙,当然现在已经少种田了,可是在外发展也会因为这些得到有效的桥梁。语言基本能通。这些年一直在城市生活,买不买房另说。我们的工作和对城市的黏性使得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城市生活。多年以后当你在外工作劳累回到家,可以听到家乡语言的问候,可能娶一个外地的老婆那么孩子讲普通话那多么正常,那种亲切感是普通话永远代替不了的。

我见过最佩服的妻子可能是我大嫂了,他是我堂哥从四川带来的。没有花多少钱,然而我佩服的是她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我们本地话,其实我们学四川话的难度远没有四川人学我们本地话困难。

敢问我们这一代人又有多少的女孩子愿意去再学一门客家话呢?每次过年除夕和初一我们一大家人都会一起吃晚饭,把酒言欢。此时我总会看着大嫂在一边安静的抱着孩子插不上话,因为我们说的是客家话。这种存在感瞬间变的那么的脆弱,并且要持续一辈子。或许你会说过年就是那几天,然而其实过年正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说话,真的换我不太能受得了。可以感觉得到她的那种体会。同时也越发钦佩母性的伟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不是在大肆宣扬娶长汀媳妇有多好,只是和身边的同龄人(包括我自己)说说我的一孔之见,并都能过的幸福。这便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了。当然每个地方都会有好姑娘,和不幸福的婚姻。然而娶媳妇也只是起点。如何去维持一个家庭和一段婚姻却是路漫修远一辈子的事。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茶米油盐日子。

最后,愿终成眷属的都是有情人吧。恩,就这样!

摘自:龙了个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