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是指誰?說法有三:李廣、衛青和他

本篇為詩詞裡的英雄人物和風雲往事系列第3篇

,本系列側重描述詩詞中涉及到的歷史事件本身,繼而探究該歷史事件為何會引發作者的感慨詠懷,以求更貼切地體會詩詞的意境所在,本系列各篇獨立成文,持續更新中…

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所作《出塞》,《出塞》這首詩延續了王昌齡邊塞詩一貫的風格,悲壯開闊,慷慨激昂,被明代詩人李攀龍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

如此佳作,後世論者卻對如何理解這首詩存在一定的爭議,疑問點主要集中在‘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飛將’究竟是指誰?主要有三種說法: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是指誰?說法有三:李廣、衛青和他

一說李廣,這也是最主流的說法, ‘飛將’自然是指被匈奴人尊稱為‘飛將軍’的西漢名將李廣,此說法的缺陷在於李廣一生中從未到龍城征戰過(龍城,匈奴祭天,大會諸部的重要地點,在今外蒙古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不能稱李廣為‘龍城飛將’。不過也有人認為‘龍城’不是指匈奴的龍城,而是指唐代的盧龍城,而盧龍城在西漢時是李廣的練兵之地——右北平郡。李廣曾擔任右北平郡太守,他在此鎮守期間,匈奴人數年不敢來侵犯,這倒與‘不教胡馬度陰山’暗合。

二說衛青,由於李廣從未到過龍城,所以才有了衛青的說法,因為衛青曾經建功龍城。公元前129年,為改變對匈奴作戰的被動局面,漢武帝分派四路大軍主動出擊,進攻匈奴。四路部隊,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唯有衛青敢於長途奔襲作戰,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龍城之戰是漢初以來對匈奴作戰的首次勝利,為漢軍此後的反擊奠定了強大的信心基礎。既是千里奔襲,又破敵於龍城,稱衛青為‘龍城飛將’似乎也並不為過。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是指誰?說法有三:李廣、衛青和他

三說則是‘他’,即廣泛意義上的代稱,泛指像李廣、衛青一樣保衛邊疆,拒敵邊疆的將軍。帶著這樣的看法,似乎能夠更好地理解《出塞》的詩意所在。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是指誰?說法有三:李廣、衛青和他

秦時明月漢時關,(眼前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西漢李廣利遠征萬里之遙的大宛,諸多將士戰死沙場。與王昌齡同時期,唐朝高仙芝西征萬里之遙的黑衣大食,也是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如果李廣、衛青那樣的良將還在——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來阻止敵人)

不教胡馬渡陰山。(絕不會出現當前的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