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經歷的 一樣都不會少

該經歷的 一樣都不會少

人生百味,人一生中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境遇,或悲或喜,悲喜交加,這構成了我們真實的生活。生活中一些經歷、挫折,總會在我們人生行進路上不期而遇,卻一樣也不會少。

一個人該有的經歷冥冥之中似乎已有定數,現在僥倖躲過了該要面對的難處,以為佔到了便宜,殊不知多年後偷的那些懶是要還的。人生前期越嫌麻煩,缺少歷練,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

在我還在求學時期,父母眼裡,我只是個小孩,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父母擔心、心疼我,有時幫我完成本應由我去經歷的事情。

孩童時,我一次貪玩,作業沒有及時完成,要去上學了,才著急的哭鼻子,母親看到傷心的我,就心疼的幫著我把作業完成了,我躲避了因貪玩而應該承擔的後果。

上中學後,我離開家到了縣裡上學,一次學校要辦一些手續,需要自己回村裡開具證明手續,有的同學自己獨立去辦理並不依賴父母,而我把情況告訴父母,說學校學習任務緊,其實就是自己懶,請他們幫忙辦理。別人是在歷練自己,我嫌麻煩一個電話把問題甩出去了,當時還挺享受這種狀況。

再後來要上大學,第一次出遠門,父母很不放心了,去上學的方方面面儘量替我考慮到,把我送到學校宿舍,該買的東西都替我置辦好,把我徹底安頓好,才安心的離開了,我什麼心也不用操,坐享其成。然而,在新生入校之時,很多較遠地方的同學到校卻是一個人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獨自到校,獨自安排自己新環境下的生活。

該經歷的 一樣都不會少

自己在學生時代,得到了很多父母的“關愛”,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種待遇,其實所有的都是自己的惰性在作祟。在父母的呵護之下成長起來,他們替我遮擋風雨,我安然享受這種狀態,而且過得很舒坦,就像是處在溫室裡的花朵,沒有經歷太多過風雨的洗滌,躲過了生活中的一些遭遇,沒有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生活其實從來都不容易,當覺得容易時,是有人在替自己承擔了屬於自己的那份不易。

隨著年齡增長,父母也會老去,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父母的庇護下,從學校的青春年華里走出來,踏入社會,進入職場。遠離父母,迎來了職場上的高壓態勢,更多複雜的人事關係需要面對,也會遇到同事間因利益、職位競爭帶來的勾心鬥角,更有甚者爾虞我詐。

生活中因懶惰,對父母的依賴而錯失的經歷、經受的挫折,在踏入社會進入職場後,又一點點的找補回來。

在家中有父母的疼愛,會顧忌我的感受。在職場中,自己工作中出現了紕漏,領導會毫不客氣當著大家的面批評指責,同事翻白眼一臉嫌棄,並不會因為你臉皮薄就會照顧你的情緒。

個別同事跟我套近乎,跟我掏心掏肺,經歷太少,天真以為遇到貴人,在關係熟識之後向我借錢,由於關係不錯,又是同事,自己就不好意思拒絕了,爽快的答應了。然而,借完錢之後,一段時間後也沒有要還的意思,直到自己忍不住了,提出要求還錢,沒想到的是對方以各種各樣的藉口推脫、搪塞,不接電話。

年幼時依靠父母的呵護,自己偷懶,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而錯失生活中該有的經歷,卻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集中爆發,讓自己措手不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在不斷的打擊的過程中才逐漸成長起來,但這個成長過程對我而言是極為痛苦的,讓自己身心憔悴。

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態,每一個人要經歷的,該走的彎路,誰也跑不掉。這些彎路、挫折即使躲過了,在後來的某個時候,這些苦會一分不少的還給你。今天不苦學,少了精神的滋養,註定了明天的空虛;今天不苦練,少了技能的支撐,註定了明天的貧窮。即使把你的一生泡在蜜罐裡,你也感覺不到甜的滋味,因為有了苦味,我們才知道守候與珍惜,守候平淡與寧靜,珍惜活著的時光。

趁年輕,多經歷,積極面對生活中的跌宕起伏,不逃避,為了日後的充實與富有,當下的歷練其實很值得。

該經歷的 一樣都不會少

這裡這播傳播生活 教育 文化等熱點;

這播君邀您繼續關注 ;我們下期再會!

投 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