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有的家長,一聊起教育孩子的道理,那真可謂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地講出大段大段的道理,手機屏幕得霸上一兩屏。這讓學高等教育和心理學出身的我,自嘆不如。經常是,一邊兒感慨這些家長的理論之豐富,邏輯之自成系統;一邊兒進行自我懷疑——我咋沒有這麼多道理呢?這麼多年書白讀了?道理講的頭頭是道,讓人覺得孩子也一定挺不錯的。

其實,這樣家長的孩子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情緒管理問題、學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

跟孩子講大道理是非常難的一件事。父母說得天花亂墜,孩子這耳朵進,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還逮著個錯反擊父母;道理講的太多,往往令孩子生厭,反而激發了逆反心理,孩子倒要做些出格是事來給父母看看。

最重要的是,光講大道理,會削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聯結。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只有用生命去關照生命,用情感去體會情感,用行動去引導行動,才能讓一顆心抵達另一顆心,無論這顆心是大人的還是小孩的,都一樣。橙子上一年級時,有一段時間不想去上學,從早上一起床,就開始哼唧:我不想去上學。為此我給他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俗稱“講道理”。

我告訴他:

生活就是這樣,有些事你不喜歡做可以不做,而有些事,不管你喜不喜歡,都是必須要做的。你能不去上學嗎?不能。所以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以後你還會遇到類似的事,你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既然不得不做,就要想辦法從中找到樂趣……我還記得那時的情景。不止一次,送橙子上學的路上,我拉著他的手,走一路講一路——各種角度、掰開揉碎、推陳出新地講啊講。我說,橙子就默默地聽。我說完了,過了一會兒,橙子又開始哼唧:我不想去上學……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當時的我幾度崩潰:說了這麼多,全都白說了!這麼淺顯的道理,他為什麼就聽不進去呢?!後來,帶著很多困惑,我開始學習兒童心理,看了很多書,上過一些課,我才明白,方法用錯了,崩潰是必然的。回想當時,那時的我呀,就像《大話西遊》裡喋喋不休的唐僧,小孩沒捂著耳朵趕緊跑掉就不錯了。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給小孩子講大道理,有很多隱性或顯性的不良後果,比如:會讓孩子沒有主見,失去自己的判斷標準,會破壞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會造成知行分裂……

給小孩子講大道理,尤其是12歲以前的孩子,只能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學習效果是有的。我被這些壞處嚇住了,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喋喋不休。

二、為什麼不要給孩子講道理?

在我們看來,所謂小孩,就是沒長大的成人。成人和小孩相比,無非是生活經驗增加了、思考方式更加成熟了,只是量上的一些積累、程度上的一些提升,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其實,小孩與其說是縮水版的成人,倒不如說更像遠古時期的原始人。小孩剛出生時,就像一個小獸,吃喝拉撒睡,動物性、生理性佔到了絕大部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作為人的社會性才一點點增加。

從剛出生到長大成人,就像人類進化史的一個微縮版本。兒童階段,從身心發展的程度來說,就相當於原始人的狀態,那時還沒出現語言,原始人之間的溝通,基本上是靠肢體的動作、表情和聲調的變化,還有行為的相互模仿。

那時,原始人媽媽是不會給原始人寶寶講大道理的,就像小獅子在玩耍中學會捕獵,小貓在模仿中學會爬樹一樣,原始人寶寶就在對大人的模仿中掌握了生存技能,靠感受大人的反應明白哪件事該做,哪件事不該做。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這個階段,主要是情緒和感受在起主導作用,直到12歲以後,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才真正發展起來,慢慢“進化”成現在的人。而所有的道理都是抽象的,都是對具體事情的一個概括、昇華和總結。所以,當你給一個不太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的小孩講這些抽象的大道理時,無異於對牛彈琴。這樣的比喻讓我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原來,你把小孩當成原始人寶寶來對待就對了!模仿和感知,是原始人寶寶成長的兩大途徑,而不是聽道理!

三、我們這些大人為什麼愛給孩子講大道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因為我們懶。

一個大道理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我們給他講道理,內心裡其實是希望,通過這件事明白了這個道理,由此觸類旁通,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就知道該怎麼辦了,就會永遠不犯同樣的錯誤了。

我們想一勞永逸,一次成功,一句頂一萬句。可是,生命不是這個樣子的。成長也不是這樣發生的。想想我們自己,誰是這麼成長起來的?聞過即改,永不再犯,那簡直是聖人。我們這些大人,天天喊減肥,年年說戒菸,卻總是安慰自己吃完這頓再減肥,一年戒上幾十次煙——自己都做不好,為什麼高標準地要求小孩子?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再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懶。講道理多簡單啊。

活到為人父母的歲數,大道理誰不知道,隨便給個題目,誰都能滔滔不絕、花樣翻新地說上一通。可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就是因為明白道理容易,更重要的是行動。知易行難。行動考驗的是一個人方方面面的能力,耐心、意志力、抗挫折力……一樣都不能少。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真正能讓孩子明白一件事應該怎麼做,需要家長身體力行,用行動去引導;換位思考,去感受孩子的內心;因材施教,耐心等待變化發生……與這些相比,講道理多簡單啊。

諄諄教導孩子要好好學習寫作業,自己卻整晚刷手機打麻將,教導孩子要講規則,自己卻插隊逃票闖紅燈。你覺得孩子是聽你說的,還是看你做的?

說一套做一套,每個人都煩透了這一套,為什麼當我們有了孩子,自己也要這麼做呢?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四、不給孩子講道理,那該怎麼做?

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你的孩子有時會表現得對父母不太尊重,比如總是頤指氣使:媽,把我的鞋給我找出來,快點!

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孩子還小,不當作一回事?

——語重心長地展開批評教育?

——用同樣的態度反擊回去:怎麼說話呢?

有一個育兒專家是這樣回答的: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好,這事不能放過,但是也不能跟他對著來,可以用行動表達你的態度。當孩子喊你做事時,你要表現得不積極,語氣平和地告訴他:再好好說一遍。當孩子態度好時,就要即時地積極回應他。

態度好——積極回應;態度不好——消極回應。這樣幾次下來,孩子就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對待你了。

沒有講“尊重長輩、孝順父母”這些大道理,也沒有情緒化的批評指責,而是用行動回應行動,在這樣的引導、互動中,孩子自然就學會了恰當的相處方式。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還有模仿。

我記得橙子上幼兒園大班時,有次和幾個小朋友玩,對玩什麼各執己見,誰都想讓別人聽自己的。

橙子說:這樣吧,咱們開個會,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這個提議成功地化解了分歧。我在一旁不禁莞爾:在家裡我們就是這樣解決分歧的,沒想到橙子活學活用了。

這就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結果。如果沒有在家裡的示範,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橙子:有不同意見可以通過舉手表決,少數要服從多數。他肯定會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五、好的教育,是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

在很多家庭中,遇到問題,先是循循善誘講道理——不聽,開始批評指責——再不聽,就會動用武力解決……所謂家庭教育三部曲。我們自己是這麼長大的,不知道除此以外更好的辦法。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講道理。

道理,永遠抵達不了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好的教育,是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尊重人性。

只有用生命去關照生命,用情感去體會情感,用行動去引導行動,才能讓一顆心抵達另一顆心,無論這顆心是大人的還是小孩的,都一樣。

教育孩子時 你知道孩子願意聽你的大道理嗎

有個成語叫言傳身教,說的是言傳、身教,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光講大道理,孩子就會出問題。

另外,我一直相信,身教大於言傳。

如果要求孩子大量閱讀,那麼家長有沒有看書的習慣?

如果要求孩子按時睡覺,那麼家長有沒有熬夜打麻將玩遊戲?

如果要求孩子有上進心,那麼家長有沒有不斷學習進取,提升自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講那麼多大道理給孩子,不如自己先做到。


這裡這播傳播生活 教育 文化等熱點;

這播君邀您繼續關注 ;我們下期再會!

投 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