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又一家互联网科技巨头企业上市了。

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12日,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在香港公开招股结束,定价最终落在69港元,位于60至72港元招股区间较高端,此次IPO筹集资金约42亿美元。据计算,如果按照69港元/股的发行价,考虑期权池的因素,美团的估值定价最终为524亿美元,将于9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中,已经有13家在上市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美团是否能够讲好它的故事,打破“破发”魔咒?

从美团的招股书可知,美团此次IPO将发行4.8亿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售,发行价介于60至72港元,据此测算估值介于3575亿港元至4290亿港元(约合455-547亿美元)。

9月1日,美团敲定五大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Oppenheimer、Lansdowne、Darsana以及诚通基金,5家机构将共分配约15亿美元,占新股发行总规模约三分之一,其中腾讯领投4亿美元(腾讯是美团的最大股东,持有20.14%的股份)。

从基石投资者情况看,美团较受机构投资者青睐。除腾讯外,其余四位基石投资者均为互联网领域较为知名的基金公司。

但从媒体公布的消息看,在香港招股阶段,散户看起来兴致寥寥,市场反应不及预期。

按照常规逻辑,上市将有利于美团获得更加充足的资金发展各项业务。

目前,美团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包括外卖餐饮、到店、酒店、旅游、打车、生鲜零售等多项业务。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核心业务主要包括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个部分,三项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2%、27.5%、11.3%。

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根据招股书,美团上市融资的资金,35%将用于提升技术和研发实力,35%将用于开发新的服务和产品,约20%用于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半企业用途。

以外卖餐饮为核心业务的美团,能否让其他业务形成有效协同,是外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在9月6日的上市新闻发布会上,美团CEO王兴表示,“整体战略是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来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概括起来,美团的定位就是“Food+超级平台”。

从团购起家,美团以高频、刚需的“吃”切入,随后,又进入外卖领域,在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外卖一举成为核心业务。在外卖领域攻城略地之时,美团又先后进入到店、酒店及旅游服务、出行、生鲜零售等。

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这样的多元化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这也让美团不止一次面对“业务边界何在”的质疑。

但美团自己的算盘却是打得挺响的。

王兴就曾这样解释美团不断拓展新业务的逻辑:“仔细观察所有垂直领域后,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某个用户群体形成交集。而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的用户,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今日资本的徐新认为,美团的业务之所以能够很快就做起来,原因是对于美团这样的平台来说,新业务的获客成本基本上很低。

美团通过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来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发展,即一个平台多个品类,各品类之间可以互相拉动,互相交叉营销:通过吃这一高频业务,扩大用户基数;收割用户生活服务中的相近需求,将这些用户转化向其他品类,比如美业、娱乐、酒店、旅游;通过交叉销售,快速和高效地扩大平台所触达的消费者群体。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超过80%的新增酒店预订消费者及约74%的新增其他生活服务消费者是从餐饮外卖及到店这两个核心品类转换而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到平台迁移成本高、流量获取难度大等原因影响,单一用户的装机软件有限,曾有人统计称,用户手机平均安装的APP在11个左右。

美团这种高频消费带动低频消费的模式,也为其开辟了一条很好的盈利通道。

但从团购时代开始,“烧钱”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贴在美团身上的一个标签,美团的多元化业务使得其要应对的重量级玩家有很多。核心的外卖餐饮业务上要应对饿了么,到店及酒旅业务上要应对携程、飞猪等OTA平台,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想成为入口级的平台,现在还没到美团高枕无忧的时候,所以,钱还得继续“烧”。

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务目前大大拖累其业绩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美团要想从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应该是非常难的。

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渗透率居首,网约车市场呈现寡头趋势,而且一家独大之势会继续发展并长期存在。截至今年上半年,滴滴已经亏损了40亿人民币,这一数据或也可作为美团未来网约车业务的参考。

而且,目前网约车市场面临着监管风险。对于网约车业务的未来走向,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表示,美团一直在评估公司的资源投入哪个业务里面,投入产出比更高。而当前网约车业务的评估情况来看,美团不会对网约车加大投入。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亏损227.9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2.0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而经调整亏损后净额为20.2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55亿元。

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收购摩拜和开展新业务所致,创新业务就包括了出行业务,其中摩拜单月亏损就高达4亿元。而且,持续的补贴也会让现金流产生压力,其中,美团网约车前四个月司机端补贴近10亿。

目前,网约车等出行新业务掘金难,虽然说不会加大投入,但要维持现状,美团估计还要继续烧钱。

所以,即使9月20日成功上市,盈利也仍然是美团需要跨越的最大一道坎。

抛开美团的业务盈利疑虑,其掌舵人王兴或将成为影响美团未来上市之路的关键因素。

美团点评赴港上市,42亿美元资本将“烧”哪里去?

在团购“千团大战”的时候,那是一场惨烈的烧钱大战,没有盈利模式。

或许是运气,也可能是远见,王兴预见了行业寒冬的到来,提前备足了过冬的粮草。美团在满地尽是人民币和美元的灰烬中,存活了下来,有人说,这是因为王兴对效率有执念。

此外,王兴从阿里挖来了干嘉伟,打造了一支地推铁军,这成为日后美团崛起的立家之本。依托全国的地推网络,美团持续地上线电影票、外卖、酒店、门票, 不断地围绕着本地生活的业态做加法。

事实上,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团手上还握有共计329.89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并不缺钱,此时上市或也是王兴之策略。

美团能否把它的资本市场故事讲好,42亿美元的资本能否“烧”得恰到好处,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