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又一家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上市了。

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12日,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在香港公開招股結束,定價最終落在69港元,位於60至72港元招股區間較高端,此次IPO籌集資金約42億美元。據計算,如果按照69港元/股的發行價,考慮期權池的因素,美團的估值定價最終為524億美元,將於9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資公司中,已經有13家在上市首日就跌破了發行價,美團是否能夠講好它的故事,打破“破發”魔咒?

從美團的招股書可知,美團此次IPO將發行4.8億股,其中95%為國際配售,5%為公開發售,發行價介於60至72港元,據此測算估值介於3575億港元至4290億港元(約合455-547億美元)。

9月1日,美團敲定五大基石投資者,包括騰訊、Oppenheimer、Lansdowne、Darsana以及誠通基金,5家機構將共分配約15億美元,佔新股發行總規模約三分之一,其中騰訊領投4億美元(騰訊是美團的最大股東,持有20.14%的股份)。

從基石投資者情況看,美團較受機構投資者青睞。除騰訊外,其餘四位基石投資者均為互聯網領域較為知名的基金公司。

但從媒體公佈的消息看,在香港招股階段,散戶看起來興致寥寥,市場反應不及預期。

按照常規邏輯,上市將有利於美團獲得更加充足的資金髮展各項業務。

目前,美團的觸角已經伸向了包括外賣餐飲、到店、酒店、旅遊、打車、生鮮零售等多項業務。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前四個月,美團核心業務主要包括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新業務及其他三個部分,三項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1.2%、27.5%、11.3%。

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根據招股書,美團上市融資的資金,35%將用於提升技術和研發實力,35%將用於開發新的服務和產品,約20%用於有選擇地進行收購或投資,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半企業用途。

以外賣餐飲為核心業務的美團,能否讓其他業務形成有效協同,是外界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9月6日的上市新聞發佈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整體戰略是建立一個技術平臺,來支撐吃喝玩樂多個品類”,概括起來,美團的定位就是“Food+超級平臺”。

從團購起家,美團以高頻、剛需的“吃”切入,隨後,又進入外賣領域,在2015年與大眾點評合併,外賣一舉成為核心業務。在外賣領域攻城略地之時,美團又先後進入到店、酒店及旅遊服務、出行、生鮮零售等。

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這樣的多元化也是讓很多人感到困惑,這也讓美團不止一次面對“業務邊界何在”的質疑。

但美團自己的算盤卻是打得挺響的。

王興就曾這樣解釋美團不斷拓展新業務的邏輯:“仔細觀察所有垂直領域後,你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而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今日資本的徐新認為,美團的業務之所以能夠很快就做起來,原因是對於美團這樣的平臺來說,新業務的獲客成本基本上很低。

美團通過建立一個技術平臺,來支撐吃喝玩樂多個品類發展,即一個平臺多個品類,各品類之間可以互相拉動,互相交叉營銷:通過吃這一高頻業務,擴大用戶基數;收割用戶生活服務中的相近需求,將這些用戶轉化向其他品類,比如美業、娛樂、酒店、旅遊;通過交叉銷售,快速和高效地擴大平臺所觸達的消費者群體。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超過80%的新增酒店預訂消費者及約74%的新增其他生活服務消費者是從餐飲外賣及到店這兩個核心品類轉換而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到平臺遷移成本高、流量獲取難度大等原因影響,單一用戶的裝機軟件有限,曾有人統計稱,用戶手機平均安裝的APP在11個左右。

美團這種高頻消費帶動低頻消費的模式,也為其開闢了一條很好的盈利通道。

但從團購時代開始,“燒錢”在很長時間裡成為貼在美團身上的一個標籤,美團的多元化業務使得其要應對的重量級玩家有很多。核心的外賣餐飲業務上要應對餓了麼,到店及酒旅業務上要應對攜程、飛豬等OTA平臺,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想成為入口級的平臺,現在還沒到美團高枕無憂的時候,所以,錢還得繼續“燒”。

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業務目前大大拖累其業績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事實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美團要想從網約車市場分一杯羹,應該是非常難的。

艾媒諮詢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滲透率居首,網約車市場呈現寡頭趨勢,而且一家獨大之勢會繼續發展並長期存在。截至今年上半年,滴滴已經虧損了40億人民幣,這一數據或也可作為美團未來網約車業務的參考。

而且,目前網約車市場面臨著監管風險。對於網約車業務的未來走向,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表示,美團一直在評估公司的資源投入哪個業務裡面,投入產出比更高。而當前網約車業務的評估情況來看,美團不會對網約車加大投入。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前四個月美團虧損227.9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2.0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而經調整虧損後淨額為20.2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55億元。

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虧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收購摩拜和開展新業務所致,創新業務就包括了出行業務,其中摩拜單月虧損就高達4億元。而且,持續的補貼也會讓現金流產生壓力,其中,美團網約車前四個月司機端補貼近10億。

目前,網約車等出行新業務掘金難,雖然說不會加大投入,但要維持現狀,美團估計還要繼續燒錢。

所以,即使9月20日成功上市,盈利也仍然是美團需要跨越的最大一道坎。

拋開美團的業務盈利疑慮,其掌舵人王興或將成為影響美團未來上市之路的關鍵因素。

美團點評赴港上市,42億美元資本將“燒”哪裡去?

在團購“千團大戰”的時候,那是一場慘烈的燒錢大戰,沒有盈利模式。

或許是運氣,也可能是遠見,王興預見了行業寒冬的到來,提前備足了過冬的糧草。美團在滿地盡是人民幣和美元的灰燼中,存活了下來,有人說,這是因為王興對效率有執念。

此外,王興從阿里挖來了幹嘉偉,打造了一支地推鐵軍,這成為日後美團崛起的立家之本。依託全國的地推網絡,美團持續地上線電影票、外賣、酒店、門票, 不斷地圍繞著本地生活的業態做加法。

事實上,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團手上還握有共計329.89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並不缺錢,此時上市或也是王興之策略。

美團能否把它的資本市場故事講好,42億美元的資本能否“燒”得恰到好處,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