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機構策略:A股反彈邏輯並未破壞 耐心等待市場修復

華訊投資:股指一步回到“解放前” A股反彈邏輯並未破壞

在國慶假期期間外圍市場集體下跌的影響下,A股今日兩市雙雙低開,滬指更是開盤便失守2800點位,隨後兩市維持緩慢震盪低走態勢。其中銀行、保險等權重板塊成為殺跌主力;而昨日連板與昨日漲停板塊持續火爆,油氣產業鏈板塊逆勢走強。截至收盤,滬指堅守2700點之上,深成指、創業板指已接近前期低點,股指一步回到“解放前”。整體上,個股漲少跌多,酒店餐飲、計算機設備、電子製造等板塊跌幅居前,石油開採板塊在漲幅上一枝獨秀。

在全球市場股債雙殺而商品漲價的大環境下,投資者對市場風險有所擔憂,使得國內降準對沖海外股市普跌的效果並不很好。但反觀經濟政策持續穩定給A股輸送血液,未來資金面充裕,A股反彈邏輯並未破壞,加上今日成交量放大,快速釋放外圍市場利空影響的同時,前期獲利的浮動籌碼也得到快速清理。

從偏見理論看來,節前漲幅較大,使得偏見快速積累至市場偏見容量上限,回落調整在所難免。而本次回調,市場偏見也得到快速回歸,在反彈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將給投資者帶來逢低吸納的好機會。投資者應持續跟蹤三季報數據,積極參與後續反彈行情,並注意持續回踩風險。

源達投顧:耐心等待市場修復 關注超跌個股

國慶長假期間,原油價格連日上漲,美債收益率創七年新高,新興市場股匯雙殺,全球股市普跌,受此影響,節後A股第一個交易日也隨之呈現較大跌幅,同時離岸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進入6.9區間,投資信心再次受到考驗。好在國內方面央行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準釋放7500億元增量資金以對沖風險,同時銀保監會表示,銀行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後,允許其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此舉有望為A股引流資金。由此,四季度股市經過震盪修復,有望迎來企穩行情。

滬指開盤失守2800點整數關口,隨後呈現弱勢盤整態勢。從日線級別來看,上證指數上方缺口壓制作用較大,向下跌破10日、60日均線後,受到20日及30日均線合力支撐,今日收中陰線。技術指標KDJ三線粘合已有向下發散態勢,RSI再次回落20-50弱觀望區間,短期行情不容可觀。觀察到,5日均線雖已拐頭向下,但下方量能呈現萎縮態勢,預計後市行情仍以震盪修復為主,關注下方均線合力支撐的有效性。

今日兩市三指低開低走,單邊下跌,行情低迷。這主要是受到美股和港股大跌影響,市場恐慌情緒需要時日加以消化,此時投資者不必過於悲觀,短線回調在所難免,此時切忌盲目抄底,謹慎為上。個股方面,建議關注超跌個股,低位低價具有相對優勢,等到行情有了較大修復性改善,再進場佈局,較為穩妥。操作上,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多看少動,企穩需要時間,耐心等待市場修復。

巨景投顧:利空消化即將結束 準備迎接修復行情

滬指今天跳空低開,盤中無明顯反彈並逐級走低,收中陰線,K線跌至5日線下方,並與10日均線、60日均線糾纏,短期趨勢由多轉為震盪,後市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今天的陰線,預計滬指近期將以震盪走勢為主,休整完成後,多方有望回補今天留下的跳空缺口。創業板方面,今天跳空低開低走,收陰線,K線回到均線下方,空方依舊掌握主動權,繼續維持創業板多看少動的觀點不變。總體而言,市場受外圍利空影響大幅低開走低,今天利空消息還沒有完全消化,短期關注上證50止跌情況,一旦止跌就有望迎來一波修復行情。

今天行業資金呈現淨流出遠遠多於淨流入的狀態,其中淨流入僅兩個行業,分別是公用事業和工藝商品。淨流出較大的行業是電子元件、銀行、醫藥製造、軟件服務和通訊行業。筆者老敬通過對近三個交易日資金流向梳理發現,近三個交易資金以淨流出為主,其中科技、金融、地產等板塊淨流出靠前。總體而言,當前市場資金依舊謹慎,在資金沒有積極回補前,穩健者應該以輕倉或觀望為主。

操作策略上,由於我們在節前已經逢高減倉,並在最後兩個交易日連續提醒,資金面較為謹慎,為預防節假日中出現的不利消息,操作上等到節後再進行低吸。正是節前的風險預防,讓我們規避了今天的跳空低開調整風險,接下來的操作上,趁利空可逐步低吸,指數大跌後有望迎來一小波修復行情。機會上留意基建、有色資源、滬企改革等板塊。策略上,輕倉低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