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新一季的《中國新說唱》在暑期檔熱火重燃,如今已經到了三強爭霸賽。從《中國有嘻哈》開始,說唱進入了爆紅的第二年,但節目的變化也被每個觀眾看在眼裡,一邊是地下賽事封神的選手,另一邊則是衣食無憂且名氣傍身的選手。兩派選手在《中國新說唱》舞臺上交鋒,最終的結果將會如何?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涇渭分明

兩種選手在節目中其實是非常明顯的,一邊是王齊銘,另一邊是周湯豪。在15強站隊5進4的比賽中,王齊銘和周湯豪、ICE一起進行了合作表演。在創作過程中,兩位選手在編曲時產生了分歧。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王齊銘在鏡頭前非常開心,左右跳動,但對舞臺表演來說顯得有些隨意,而周湯豪則更能夠把控舞臺,精準定位、有較強的表情管理,能看得出很有經驗。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在最終的結尾,周湯豪在舞臺中間完成了一個完美的ending,而王齊銘的手臂依然在擺動,雖然最後結果嗨翻全場,但網友的評論也表示,周湯豪的編排要更勝一籌。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不同的背景,同樣的說唱夢

王齊銘早就預料到了12進9的那場淘汰,但是在賽後,他接到了比以往更多的演出機會。能夠提高知名度、多賺點錢改善生活,這就是一個地下說唱er的夢想。去年,GAI的火爆帶動了GOSH廠牌的知名度,王齊銘也在其中,這才有了多一點的演出機會。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而與此同時,在長沙的少女劉柏辛,從高中時期就跟著C-block團隊開始接觸說唱圈文化,高中畢業之後,劉柏辛去美國紐約讀金融學,一邊讀書一邊寫歌,很快發表新的單曲並收穫了一些粉絲,當時她才十九歲,這樣的高度令人望塵莫及。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四強之一的周湯豪在臺灣也有著相當的名氣,他從美國留學歸來開始創作,後來和蔡依林一起合作了《大丈夫》作為自己歌手生涯的起點,他來內地參加《中國新說唱》,只是想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流行偶像。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市場還是地下

王齊銘的每一次演出都聲嘶力竭,他在地下廝殺出的一片天,讓他佔盡了氣場上的優勢,可是在比賽中,他和周湯豪等人的《頂天立地》裡,由於演唱的幅度太大,氣息不穩,導致了歌詞上的失誤,因此被淘汰。周湯豪在6進4的比賽中表現的也不如人意,評委們紛紛表示他沒有丟開偶像包袱,失去了表演的生命力。作為一個起點很高的歌手,他身邊的質疑聲從來沒有間斷過。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在北京,有著數不清的live house,它們見證著中國搖滾的生長和hiphop的發展,每一個地下說唱er都經歷過跑場子的時候,到處打工,只為圓自己一個夢想。比賽之後商演數量增加,演出費也隨即翻倍。另一方面,周湯豪和劉柏辛都在準備發新片,吸引更多粉絲和熱度,似乎每個人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但地上地下的說唱battle在賽場上的交鋒,投射出了中國說唱從小眾走向大眾之路的艱難。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地下說唱的生命力之頑強,如同野蠻生長的草,而專業歌手在節目中大放異彩,也給說唱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新說唱的發展,是中國說唱音樂歷史上的一個轉折,即便臺上站著的選手可能是對手,但在越來越多的融合和交集裡,說唱音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商業還是藝術,《中國新說唱》的兩難選擇

潮流是一直向前的,選擇更加被市場認可的選手是從小眾走向大眾的必經之路,或許要讓說唱變得更加主流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他們仍舊在努力,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