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敢怒不敢言、眼泪往肚里吞的人们

总是敢怒不敢言、眼泪往肚里吞的人们

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害怕被讨厌

不敢跟别人冲突

总是敢怒不敢言

不敢拒绝别人

总被说是烂好人

不敢对别人提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


你也有上面的担心和害怕吗?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一个回避冲突者。


习 惯 耗 神 费 劲 地 自 我 压 抑

回避冲突的人通常害怕被讨厌,常见的是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立场,难以拒绝别人,无奈接受他人无礼的要求,过度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逃离各种可能被批评的场合,面对无法避免的冲突时感到痛苦难耐。

回避冲突意味着你得时刻压抑自己的情绪,不与他人硬碰硬,这往往会消耗过多内在能量。你去问问那些站在第一线服务顾客的人就知道,尽管面对讨厌的顾客也要笑脸迎人,是多么耗神费力!

我曾在高铁站看到一位酒醉的乘客,对站务员提出无礼要求,被站务人员拒绝后,口出恶言,大骂三字经。站务员立即坚定地说:请你道歉!不断地说,直到该乘客被保全人员带走为止。

我很欣赏那位站务员能透过表达捍卫自己的尊严。然而,在顾客至上的文化下,很多时候若提供服务者过于强调自己的立场与权利时,就要担心工作不保——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哑 巴 吃 黄 连,眼 泪 肚 里 吞

在职场上,回避冲突者往往会吃很多闷亏,特别是,当你还是个菜鸟时。

还记得,大学毕业上班一段时间以后,我有了到另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进修的机会,在临走前夕,公司设了宴席要欢送我。本来就不善交际的我,盛情难却下还是参加了。

席间,前辈们轮番对我敬酒,喝过一轮,我已微醉,想着应该就这样了吧!没想到,主管说:“我们老的都敬你一轮了,现在该你一一回敬了!”啊!中计了。我自知不胜酒力,怕真的醉倒了,连忙说:“老板,不行了,不行了!”

“怎么可以说老板不行,老板怎么会不行?开玩笑!”主管大声说着,全桌的人哄堂大笑。


只有我尴尬地楞在哪里:“糟了!说错话了吗?”当我内心这么想时,立刻升起一阵怒意,这不是故意曲解吗?我的话被曲解带有性意味,而成为席间的笑话。


然而,尽管内心不是滋味,也得忍着,无法拒绝他们。最后,当然是烂醉到吐,头痛了一整夜。

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社交互动,习以为常。但对我而言,却是个很不舒服的经验,敢怒不敢言。

事实上,我也是个回避冲突的人(外加权威恐惧症)。

总是敢怒不敢言、眼泪往肚里吞的人们

回 避 冲 突 带 来 的 好 处

当然,回避冲突者自有一套自处之道。


他们倾向去找与自己相像的人相处,看来亲切、温和、无害,朋友圈充斥着不太会吵架的人,以和为贵会是他们内心共同尊奉的处事原则。当然,遇到令人胆怯的同伴,他们会展现无限的包容与忍让,所以,人们对他们的印象还不错,在职场上的风评不差,人缘不错,也会有贵人提携。

当你讨厌自己的回避冲突时,请想想,回避冲突为你带来了什么?

所有的行为模式必有其功能,没这些能保护自己或者自我提升的好处,回避冲突的性格又怎么会被保留下来呢?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回避冲突久了,被当烂好人,眼泪往肚里吞,也只能认了。


别 只 在 角 落 暗 自 哭 泣

如果你刚好就是回避冲突的人,也不见得要下定决心大刀阔斧地改掉这个习性。因为,拿走了这个行为模式,也同时带走了它的好处,你恐怕难以接受。但我们也不该总是在角落里暗自哭泣,委曲求全地活着,这样对心理健康并无助益。

这里有几个对回避冲突者的建议,透过一点点做得到的调整,让我们至少在回避冲突的同时,可以轻松自在一点,没那么难受。

(一)破解错误的认知逻辑

回避冲突者常有一种逻辑,就是“表达自己的情绪或立场=找对方吵架=引起对方不悦=被别人讨厌”。所以,在自己心里下了一个表达自己就会招致别人讨厌的结论。

事实上,会讨厌你的人,就是会讨厌你,不管你是否表达自己的立场都一样。不讨厌你的人,也不会因为你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观点,就对你大发雷霆,或者怀恨在心。生活中有很多不愿顾虑他人感受而老爱占人便宜的人,他们不是坏,只是欠缺提醒;你也得透过适时表达感受,让他们学习对别人尊重。

(二)温和而坚定地说出情绪感受

如果,你被侵犯却无法要求别人住手,或要求对方用你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待你,那么,至少练习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像是:

“当你这么做时,我感到很生气。”

“听到你这么说,我不是很舒服。”

“你们的做法让我觉得有些委屈。”

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不表示就准备要和别人吵架了。我们可以透过友善的方式表达,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或带点幽默感也行。

特别是,一定要让自己身旁的家人知道你的情绪感受,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如此。虽然不需要跟家人太过计较,但你不说出来,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你怎么了。

总是敢怒不敢言、眼泪往肚里吞的人们

(三)适时示弱让别人多负点责任


回避冲突的人即使被“占便宜”,也常会概括承受。与其透过争执把工作推出去,不如自己默默揽起来做好了——沟通,特别是激烈的沟通,真是件累人的事情。最后的下场就是越不甘心,做越多;做越多,越不甘心。

如果,你难以拒绝别人,就试着练习这么说:“我很想帮忙,但我不太懂耶!”“可是我不会耶,你可以教教我吗?”

这么做是在那些强势的人面前示弱,但不是摆烂或推工作——这两者是有差别的。双手一摊摆烂的态度,只会激怒别人,但示弱却会激发别人的同情,愿意出手相助。前提是,你平常为他人付出很多,累积了不少好人缘。

不过,这一招还是有其限制。若有人刻意要灌你酒,当你说:可是,我不会喝耶!对方兴致越高昂。这时你一定得说:我有开车或者我酒精过敏才行。


(四)学习对自己真诚


真的难以改掉回避冲突的个性,那么就接纳这个样貌的自己吧!

如实地看到这个行为模式为自己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副作用,完全不加以批判地接纳下来。当你能对自己真诚时,你才有可能让别人感受到真诚。

事实上,最受人尊重与欢迎的人,往往是真诚的人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