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古典名著,對於中國人來說影響非常巨大,從元末明初成書至今,經過各種藝術形式的改編,其中的故事早已深入民心,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千年過去,對於三分天下的故事至今依然討論熱烈,但絕大部分人依然是按照書中的描述,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曹操是亂臣賊子。可是當你仔細研讀之後卻發現,其實羅貫中對於劉備的描寫簡直是高級黑呀,怎麼個黑法,我們不妨來看看。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書中第一回就曾描寫,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

這句話乍一看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說這話之前羅貫中已經介紹了,劉備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他是漢室宗親,那麼……

不對呀,當時劉備還年幼,黃巾起義也沒爆發,也就是說漢室雖然羸弱,也沒到需要匡扶的地步吧,而劉備一個小孩竟然敢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語,這話就是換成某個王爺,某個皇子說那也是要殺頭的。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再看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隆中對之後,命童子取出西川五十四州圖告訴劉備先取荊州,後取西川,三分天下。劉備立馬開始裝了。書中寫道,劉備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這裡不妨注意一下劉備的動作,是先謝諸葛亮,並表示自己茅塞頓開,如撥雲見舞,也就是說這樣的安排劉備是滿意的,然後才表達不忍奪取親戚的地盤,這裡表達的是劉備不忍心,而不是不願意。再往後看,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玄德聞言,頓首拜謝。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這裡就更明顯了,剛才還說不忍心,現在聽諸葛亮一說劉表要死了,劉璋也守不住基業,立馬頓首拜謝。話說你們的親戚情誼呢?劉表要死了,你不第一時間關心別人的身體,劉璋守不住基業也沒想過幫劉璋去守,聽到“久後必歸將軍”幾個字立馬就跪了,不但沒良心,還沒節操,古人不都是挺含蓄的嗎?你就是高興也自己偷偷樂啊,表達這麼明顯,這是把諸葛亮當自己人了呀。不過光這兩點還不能說明羅貫中黑劉備了,咱們繼續看。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沒幾天就廢了漢獻帝,諸葛亮也在這個時候讓劉備黃袍加身,這個時候劉備又開始了他的表演,漢中王覽表,大驚曰:“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真可謂是立場堅定,不愧是漢室宗親。過了幾天,諸葛亮又上表勸劉備,漢中王曰:“孤雖是景帝之孫,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孔明苦勸數次,漢中王堅執不從。這個時候諸葛亮就不高興了呀,你特麼跟我裝什麼大頭蒜?忘了隆中對時在我家裡那個鳥樣了是吧?諸葛亮是一個又政治抱負的人,眼看自己三分天下的政治願景就要實現了,這個時候劉備裝犢子他可忍不了,於是乾脆稱病不朝了,你和誰裝孫子呢是吧。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最後劉備親自跑到諸葛亮家裡,問諸葛亮“所憂何事?”看看諸葛亮怎麼說的:“臣自出茅廬,得遇大王,相隨至今,言聽計從……若文武皆散,吳、魏來攻,兩川難保。臣安得不憂乎?”意思就是,我們在草廬說得好好的,我幫你完成當皇帝的夢想,你幫我完成我的政治宏願,你答應得好好的,出了草廬之後我說什麼你都聽,怎麼著,現在有了地盤了,我叫你稱帝,你不聽了是吧?那可別怪我以後魏國和吳國來打你的時候兩川難保哦。這句話看似普普通通的回答,其實是諸葛亮對劉備滿滿的威脅,尤其是後半句,完全沒有必要說的,既然說了意圖就很明顯了。劉備這下才說了實話:“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試問,羅貫中這樣描寫,還不是黑劉備嗎?這分明就是在描寫一個偽君子嘛,還有例子,咱繼續看。

大家都知道,劉備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劉禪,後來又收了一個義子取名劉封,有劉禪在前,收劉封在後,當時朝中不少大臣反對,已經有一個親生兒子了,幹嘛還要收養一個,這對於皇位繼承來說也是個隱患。但是劉備不聽勸,堅持收了劉封,但收了就好好待人唄,卻沒想到劉封卻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被劉備給賜死了。

都說《三國演義》揚劉抑曹?你們沒發現,其實羅貫中把劉備黑慘了

​劉封好歹是劉備的義子,即便不支援關羽,氣走了孟達,也不至於弄死吧。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備當初收劉封,只為了圖個好彩頭。兩個兒子,一封,一禪,合起來就是“封禪”。封禪一詞,早在秦始皇封泰山始,就是皇帝才能乾的活,劉備專門湊了一個兒子也僅僅是為了全這“封禪”二字而已,所以在自己稱帝后,劉封沒用了,死了算了,免得以後威脅自己的親兒子。不得不說,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整本書中對於劉備的描寫都是明褒暗貶,留下了許多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味的地方,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