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祕:萊西一中爲什麼這麼牛

萊西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先後有數位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出自這所學校,百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近年來,萊西一中的高考成績屢創新高,前來一中“取經”的學校絡繹不絕。在諸多榮譽和成績的面前,深思一下現在的一中,大家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萊西一中是一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這種深厚的文化無處不在地存在於校園的每個角落。

現在的一中校園,用“政通人和”來概括毫不為過,幹部教職工上下一心,校園充滿了朝氣與正氣,一片大好和諧的局面。何為“和諧”?在一個學校來講,既是一種自然美好、協調均衡、積極向上、求新求變的現實氛圍,又是一個人人追求向上,“無須揚鞭自奮蹄”的理想境界。一言以蔽之,一中是一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積極向上的地方。

不熟悉一中人,經常會指責一中的應試教育。其實,在一中人看來,如果把教育看成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來看的話,那麼學校的“產品”就是學生,而學校的“副產品”才是高考。高考,是教育的副產品,對學生來講,“健康的人文情懷+科學的思維品質+健康的體魄”,才是“產品”質量的關鍵。

在一中,老師們經常把一種理念灌輸給學生:“如果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困難,那就把它當做一種歷練。”記得有一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有一部分新生因為不熟悉到餐廳的就餐程序而餓了肚子,劉校長得知後,語重心長地對學生說:“在學校吃飯這個事,其實是一件小事,而在這一件小事上,我們有些同學沒有做好,那麼我們就應該想一想,為什麼別人能做好,我們做不好,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連吃飯這種問題都解決不了,又如何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將來到了社會上,我們又如何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呢。”久而久之,一中的學生都知道這句“遇到困難就當作歷練”的話,這種遇事不畏難、遇難想方法的理念,我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問問一中的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如何,經常會聽到這樣三個字:“習慣了。”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給學生一個強大的大腦和非常好的社會品德。泰戈爾曾說過:“習慣決定命運。”在一中老師看來,一中的學生,應該養成四種良好的習慣,第一個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這主要通過文化知識的學習來獲得;第二是良好的道德與紀律習慣,這主要通過學校日常的德育工作來獲得;第三是良好的生活與鍛鍊習慣,這主要通過學校的日常生活和體育鍛煉來獲得;第四是良好的心理思維習慣,這主要通過日常的綜合實踐來獲得。

習慣的形成需要經過認知、認識、自覺實踐、形成第二本能的教育過程,一中在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工作中特別注意實踐環節,在教師主導作用下,通過反覆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這種習慣養成教育中,除了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也要強調身邊的榜樣作用,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使整個一中校園形成了“事事是教育,時時在教育;師生無小節,處處在育人”的濃厚育人氛圍,這是任何現代先進的教學設備與網絡手段都不能代替的東西。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一中學生的自行車擺放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進入一中的校園,我們可以看到一中學生擺放的整齊劃一的自行車,也可以看到樓道的牆壁上到處懸掛的“每週之星”“進步之星”的看板,還有每個班級同學自己製作的精彩紛呈的文化牆,一種濃郁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月考光榮榜

在一中,每日的兩操,可以稱之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整齊劃一的隊伍、呼聲震天的口號,充滿了一種儀式感,經常讓參觀的老師讚歎不已。其實,更讓我們佩服的就是劉校長,只要他在學校,總要陪著學生一起跑,學生跑幾圈他就跑幾圈,而且跑得比學生還要快。一中的學生,在畢業後多少年,恐怕都會一直記著這位每天陪他們跑操的校長。這種跑操,絕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實實在在的鍛鍊。很多年前,每當到了期中期末考試,我們的班主任們都會提心吊膽,害怕發生流感,影響學生的考試發揮,而近幾年,隨著每天兩操的推行,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學生體質的增強,這種擔心徹底變成了過去式。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一中學生的上操更是一道風景

近年來,一中學生的高考成績屢創新高,與一中獨到的教學方式密不可分。而這種教學方式就是一中教師尊重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參考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根據一中學生的學情提出的“快節奏、多輪次”教學法,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是成功的。談到教學管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好學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一中提出了分層次教學的理念,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保證了尖子生的優秀率又獲得了大面積的豐收。

一中對學生的管理一向以嚴格著稱,但是這種嚴格絕非嚴苛,而是嚴而有度、嚴中有愛。一中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的敬業,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恐怕很難有人相信,而老師們對待學生無微不至的態度,也經常讓人感慨不已。作為他們當中的一員,我經常被我的同事們感動著,也為他們自豪著。一個學校,只有教師產生了自覺的、卓越的、創造性的勞動,才會爆發出巨大的教育能量,只有教師產生了高尚的“人文精神”,才會產生相應的教學效果,而一中,無疑就是這種典範。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每年的成人禮

有個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經常指責一中的老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其實真真的是“不明真相”。一中對學生的教育,既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日常教育,更有各種精準的主題教育活動,每年的“遠足”“成人禮”“感動一中十大人物頒獎禮”“清華北大研學行”“元旦文藝匯演”等德育活動廣泛開展,讓學生真正擁有了人性化、科學化、高效率的生活舞臺。而這些活動,絕大部分又是由學生自己組織開展的,那些認為一中學生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的觀點,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偏見。正如我以前的一篇文章裡說的那樣,一中的學生,不僅高分,而且高能。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感動一中頒獎典禮

一個學校,不僅學生要發展,教師也要發展。近年來,一中形成了“以不斷蓬勃發展的事業吸引人,以健康向上的評價與激勵機制激勵人,以公平公正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優厚的待遇留住人,以有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薰陶人,以教師終身發展為目標塑造人”的獨特教師隊伍管理風格。在一中工作的教師,不僅有獲得感,更有歸屬感,更重要的是,隨著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社會聲譽的節節提升,作為一中教師的自豪感也越來越強。

如果讓老師們評價一中當下的制度最核心的東西,我想絕大部分人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肯定會是:“公平公正。”學校的績效考核方案,經過數次討論,幾易其稿,最終由教代會通過,便成為一中的最高“法律”,雷打不動地執行,徹底消除了過去的人為干擾因素。比如每年的教師安排,學校規定,成績排名前百分之六十的老師,除非教師個人要求,否則不得更換,不管是哪位領導提出要求都不行。可以這樣說,公平公正的辦學氛圍,是一中辦學的根基,是一中取得今天成績最重要的原因。在今天的一中,如果你希望有榮譽、有地位,有待遇,很簡單,努力工作就可以,成績有了,這些都會有,沒人能跟你搶,搶也搶不走。

作為一所名校,不僅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更要具備科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它標誌著一所學校的發展方向,決定著學校是否能可持續發展,是學校全部工作的靈魂,是影響和推動全校師生一切工作的動力。在管理實踐中,一中緊緊抓住這條本質,不斷探索教育的規律,按教育本質規律辦事成為學校管理中開拓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一中認真總結過去辦學經驗,研究時代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

在教師隊伍的管理上,一中提出了教師隊伍的“二八定律”,即抓好住教師中的20%精英,也就是班主任與備課組長,榮譽要向前勤傾斜,向班主任和備課組長傾斜。在學校管理中,對於領導幹部隊伍,一中提出“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要求發揮領導幹部帶頭作用。針對骨幹班主任、優秀教師和骨幹職員群體,因為這些人群是學校的精英,承擔著重要崗位或重要工作,對教職工團隊有相當影響力,抓好這部分人的工作,就形成了火車頭效應,能夠帶動一大批人。

在堅持二八理論的同時,一中還注重長尾理論的支撐,立足學校現實,盤活存量人力資源,凝聚強大動力,實現精益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以二八定律界定的精英部分為引擎,以長尾理論強調的主體力量為根本動力,多元搭建激勵平臺,整合智慧和力量,形成拉推併力的動車組效應,學校就有了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激勵優秀教職工奮發爭先、脫穎而出的同時,也注重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兢兢業業,承擔著學校主體工作,同樣為學校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的絕大多數普通教職工。

同時,一中非常注重教師的個人發展,在培養年輕教師,挖掘骨幹教師的典型示範作用上,一直不遺餘力。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可以說師資隊伍的優化,是一中近年來實現教學質量大面積豐收的根本保證。

一中的班主任隊伍,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我一直自認很敬業,但是在一中,比我敬業的班主任大有人在。在班主任這個群體裡,大家也普遍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學校對班主任真的好。一個學校最苦最累的無疑是班主任們,無論從哪裡說,一個學校都應該對班主任好,體諒班主任的工作,為班主任服務好,在這點上,一中做的堪稱典範。

高三的時候,每天早晨絕大部分班主任不管值班不值班都是顧不得吃早飯早早到校,餐廳會做好飯,風雨不誤地給班主任們送到辦公室,而且每天的飯不會重樣,一定要讓班主任們吃好。曾經一次週末,我們一個級部25個班級,來了23個班主任,而這裡面需要值班的也不過5人,其他人都是自發到校看著自己的學生,為什麼?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因為一中這種和諧的氛圍,提供了能夠讓人幹成事的土壤,也就促使每個人有了想幹事的動力和慾望。

總之,一所學校的管理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學校的管理中要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即每一個人、從學生、教職工到學校的管理者都是具有個人尊嚴與價值的獨立個體,都享有受尊重,擁有實現自身價值的空間。要使廣大師生感受到在工作、學習中的自由創造的意義和樂趣,營造出有利於創新能力培養互動效應的學校教育環境。

教育是座神聖的殿堂,需要用崇高的信念去追求;教育是塊希望的田野,需要用熱情的勞動去耕耘;教育是光明的未來,需要用生命去迎接。在萊西一中,讓人感受到的是風景優美的辦學環境,積極向上的校園風氣,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睦融洽的師生關係,校長的諄諄教導,教師們的拼搏進取,勇於奉獻,學生們的彬彬有禮、勤奮好學……相信,一中這座百年老校在一代代一中人的努力下,必定會老樹開新花,從勝利走向勝利,再創自己的輝煌,祝福一中!

深度揭秘:萊西一中為什麼這麼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