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職場女強人: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全職媽媽:說是全職,這真的是個職業嗎?

職場女強人:我也想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全職媽媽:我也想有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圈子。

……

生而為母,究竟要如何生活?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這部聚焦當下社會女性群體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在女性面臨的矛盾問題上,不是淺嘗輒止地挖掘、更不是貼標籤,而是將她們各自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展露到觀眾面前。

1、“電影畫報”:《找到你》茫茫人海,是否能找到你~

生而為母,究竟要如何生活?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李捷(姚晨 飾)說出了很多當下女性的心聲:“我既要照顧家庭也要工作。”全職太太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現在的女性,有人是出於自我價值的實現想要打拼出一番事業,而有人則是迫於生活所困,不得不外出打工。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李捷的這句“這年頭沒錢養什麼孩子”或許戳到很多人的痛處,作為家長,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這樣的經濟能力。

對於那些勉強為生的家庭,撫養一個孩子有多大壓力,只有自己知道。這些現實問題擺在面前,讓人不得不深思。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入圍今年多倫多電影節的這部影片《寶貝兒》對於“現實”更直接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於一個明知有缺陷又難以根治,還會拖累家裡花很多錢的孩子,如果無力撫養,那麼,救,還是不救?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命題,而這種命題往往無解。就像2014年,趙薇在《親愛的》中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是造化弄人。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影片中,孩子的父親田文軍(黃渤 飾)在尋人啟事裡說過一句:“不要給他吃桃子,他桃子過敏。” 後來把孩子歸還後的李紅琴(趙薇 飾),跑到田文軍家,對他說了一樣的話: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在感慨孩子終於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的同事,對李紅琴也會有一絲動容。從孩子親生父母的角度,李紅琴是“惡人”,但是從李紅琴自己呢?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同樣是母親,馬伊琍飾演的孫芳偷走了李捷的孩子,在李捷歇斯底里尋找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或許恨透了孫芳。但是當故事一點點展開,那些不堪直視的過往卻在慢慢蠶食你的恨意,孫芳的人生,又有多少無奈?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下面就詳細講一講這部電影的幾大亮點:

看點一:姚晨、馬伊琍同臺飆戲 “影后級”演技

電影《找到你》採用華語片中屈指可數的雙女主設定,中生代實力派女演員代表姚晨馬伊琍強強聯袂,在影片中兩位女主都貢獻出了“影后”級別的表演。

姚晨所飾演的職場母親是電影的線索人物,從初登場光鮮幹練的自信女白領狀態,到丟失孩子後的惶惑慌張,一個角色在各個角度的張力,她都完美詮釋;而馬伊琍所飾演的另一位母親呈現的是表面平靜、暗流洶湧的狀態,她從造型到角色突破之大,令很多觀眾在前30分鐘都沒認出來。

兩位現實中已為人母的女演員表演真實可信,首次同臺飆戲宛如冰與火的碰撞,既默契十足、又有強烈化學反應。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看點二:延續現實題材熱度 深刻聚焦女性群體

繼《我不是藥神》之後,《找到你》是2018年國慶檔唯一一部深刻聚焦當下社會女性群體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不是淺嘗輒止地挖掘、更不是貼標籤,《找到你》對兩位身處不同境遇的母親形象刻畫十分細膩,並且在劇情推進過程中將她們各自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展露到觀眾面前,而這也是當代女性在事業、家庭、孩子上普遍會遭遇到的問題。同時影片採用寫實細膩的鏡頭語言,為這一主題更添說服力。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看點三:故事情節環環相扣 矛盾衝突不斷升級

《找到你》從一個孩子的失蹤事件講起,隨著故事逐漸展開、線索逐漸清晰,姚晨馬伊琍所飾演的兩位母親之間的命運交匯、人物背後的故事與動機也逐漸浮出水面——原來種種後果皆有前因。

本片與韓國電影《迷蹤:消失的女人》是“一本兩拍”,韓版劇情偏薄弱、類型噱頭大於故事內容本身,但《找到你》經過本土化改編後,不僅邏輯更加合理,節奏更加緊湊,還增添了更豐富的故事內涵,再加上呂樂導演深厚的拍攝功底,最終呈現出一部敘事緊張流暢、衝突強烈主線清晰的佳作。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看點四:母愛主題發人深省 億萬女性超強共鳴

《找到你》的情感核心是兩位身份、境遇皆不相同,唯有對孩子無私的愛是相同的兩位母親。在華語電影市場上,母親角色在大部分影片刻畫中都很“符號化”,基本以年邁保守嘮叨的形象出現,與如今新一代青年媽媽的形象其實相去甚遠。

而《找到你》中姚晨、馬伊琍所飾演的兩位母親打破了這一常規認知,她們所呈現的是當代母親最真實的狀態——有來自生存環境的壓力,有徘徊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焦慮,但是在所有這些困境之中,支撐她們的力量是對孩子原始的母愛本能。而這一點,相信每一位母親都能感同身受。

2、“影視獨舌”: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看了電影,沒有預料中的沉重,是比較平實的風格,既不沉悶,也不會感到鬱悶,懸疑和救贖,也跟想象中的不一樣。

角色貼合,故事與主題不貼合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

“找到你”的“你”表面上指的是李捷(姚晨飾)的孩子,實際上尋找的是孫芳(馬伊琍飾),《找到你》又可以叫做:孫芳的故事。導演呂樂用了三層結構,打亂了時間順序,用現實與回憶雙線交替的方式講故事。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從別人的故事切入李捷的故事,再從李捷的生活切入孫芳的故事。電影要創造一種爭分奪秒的緊張感,懸疑線索由尋找失蹤的孩子,轉移到了揭開保姆孫芳的神秘背景,李捷為了尋找抱著女兒一起失蹤的保姆孫芳,一步步發現和孫芳有關係的人。

片頭和片尾對照,一對離婚夫妻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官司,讓李捷經過了尋找之路後再次回到法庭上,相同的場景,以表現人物的成長變化。

電影在選角上做得很好,兩個女主角的共同點是倔強與母性。對於馬伊琍來講,孫芳是一個比較新的角色。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而李捷這個角色更是為姚晨定做的,姚晨曾在電視劇《離婚律師》中出演羅驪,塑造了幹練直爽的職場形象;在電影《搜索》中飾演了電視臺主編陳若兮,一個世故圓滑同時坦蕩的大女人。近年來,姚晨的公眾形象是“女權+母親”,還進行過相關演講。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三點,非常恰好地貼合了李捷這個人物,作為律師,擁有高知+中產屬性,事業有成獨當一面,李捷熟練地為有錢的代理人打官司辯護,與法律和利益打交道多年,養成了冷酷的個性,諳熟諸多規則,用盡精力應付酒局和職場。

李捷又要當職業女性又要做母親,生活讓她焦頭爛額。姚晨在電影中的大部分狀態是一個強勢而崩潰的女人,疲憊、偶爾溫情。

《找到你》講的到底是什麼?

作為一部雙女主電影,《找到你》想要表達的原意是對母愛和女性生存狀態的認識,在宣傳上也是主打“母愛”。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電影在敘事上不夠曲折、沒有高潮,沒有衝突的大爆發,更多是社會橫截面的選取展示。

比如前一秒還是冰箱藏屍,下一秒孫芳來電,再下一秒就是在黑暗裡追擊張博了。因銜接不連貫,場景之間的因果沒有講清楚,削減了這些場面出現的必要性。

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中產和底層的對比、底層各色小人物的生活一角、中產女性的雙重身份重壓、情與法的討論……

醫生、保姆、律師、放高利貸的、陪酒女……

電影呈現了這麼多的社會現實,卻對人物、對社會現實的展現,都比較淺,沒有深入。如果電影和觀眾的認知是同步的,便達不到揭露現實的作用。

找到誰?救贖誰?尋找與瞭解的驅動不夠


作為一個觀眾,我想這個故事最終呈現出來的不是母愛也不是女性,而是瞭解。人與人的聯繫是多麼微弱,一不小心就斷了。

什麼時候才會去了解一個人?

到不得不瞭解的時候,到已經“出事”的時候。人海茫茫,孫芳不過滄海一粟,和她產生交集的人就那麼幾個,陪酒女,擺攤的老鄉,徘徊在小區裡身份不明的可疑男人。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產生交集的人已經夠少了,能產生深刻而親密的聯繫就更少了,孫芳要孤獨地面對重重危險,解決所有困難,從農村跑出來,已經活在社會底層,從婚姻中出走的孫芳,抓不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李捷世故到有些不近人情,忙碌到對別人顧不上多看一眼,包括她面前的這個女人——保姆孫芳。

沒人願意瞭解她,直到她消失了。

電影的缺點是並沒有往深處挖,不論是主題還是敘事,人物驅動不足,缺乏敘事的連貫性。如果從觀眾體驗角度講的話,電影該有的懸疑感弱,也不夠煽情。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對於女主之一李捷來講,她的驅動應該是母愛,她的任務就是尋找女兒,不停地尋找,崩潰後繼續尋找。李捷的母愛都沒有醞釀夠,這樣會顯得孩子只是敘事的由頭。對於孫芳來說,她是被動回憶的,被動的回憶掩蓋了人物的主動性,孫芳幾乎沒有驅動。

電影全程靠一層情感籠罩,電影每一次進入孫芳的生活,孫芳都處於危險的境地,尋找孫芳的過程除了懸疑感之外,還伴隨著危險和恐怖:所有人對於貧窮的恐怖,女性對於妻子、母親、工作者三重身份的恐怖,對於遇上不負責任的男人和離婚的恐怖,對於陌生人進入自己生活的恐怖。

兩個女人的生活全是危險和陷阱,隨便踩一腳都會掉坑裡。

電影把女性觀眾的害怕調動了起來,卻沒有能讓觀眾卸下防備和發洩情感。因為電影讓李捷單方面地理解孫芳,讓李捷找到了自己,而沒有讓孫芳找到自己。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別人理解自己與自己想通後達成自我和解,完全不同。

簡單平靜的溫情生活,電影通過不斷的閃回來展現,平靜中也透露著危險的信號。

當李捷的保姆,她可以擺脫以前那種時刻危險不得安寧的生活,她為什麼還要失蹤呢?

電影對她內心的不平表現不夠,對她為何而來,為何離開的原因沒有深究,烘托了半天危險的氣氛,結果也沒有出現什麼危險的事情,是外在的受傷?還是內心的變態扭曲?總該有個交代。

情感的層次和濃度不夠,真正懸疑的東西沒有講清楚,孫芳的陰謀不足以構成一個陰謀。

救贖談不上,相濡以沫+浪漫色彩稍作緩解


電影的雙女主設定,是想要通過李捷尋找孫芳的過程,讓二人都得到救贖。一面用底層女性生活的艱辛來消解律師精明冷酷的一面,助長正義溫情的一面;一面讓孫芳在被等待尋找的過程中良心發現。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中產的精力用來得到更好的資源,底層的全部力氣用來掙扎,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女兒的病,把勉強站在地面上的孫芳拖下了水。

電影的講述方式是感性的,但這種感性只是薄薄的一層,對孫芳幾段重要人生經歷的展示,都是他者回憶視角。

他者視角下的孫芳,好像只活在表面,她的面孔那麼木訥隱忍,毫無生氣。她的內心是怎麼想的,是什麼在驅動她?愛呀恨呀,開心不開心,好像都與她無關。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孫芳經歷了這麼多悲慘的事情,電影必須要找一個東西讓孫芳不至於完全墜入黑暗。在李捷家裡當保姆的時候,孫芳是有安全感的,有可愛的孩子,有相同處境的女人的偶爾關心,有溫飽體面的生活。

中產和底層的友情,建立在了共同的身份——母親之上,在朝夕相處中,李捷和孫芳度過了一段溫馨日常,同樣是帶著孩子的離婚女人,在出租車上,李捷對孫芳說,我們現在這樣不是也挺好嗎?李捷還決定滿足孫芳看海的願望。

這種簡單短暫的相濡以沫對於孫芳非常重要,電影想要表達的救贖是母愛,實際上呈現的緩解困境的是:女性間的友情。

電影中的中產男性精明冰冷,小混混卻有情有義。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張博(吳昊宸飾)

吳昊宸飾演的張博,一個和孫芳有情感糾葛的社會小混混,這是這部現實風格電影中唯一的浪漫色彩,雖說兩個倒黴蛋的愛情也是夠揪心的,但有情有義有擔當的男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觀眾的焦慮和恐怖。

3、“ 橘子電影Movie”:忘掉姚晨,記住《找到你》李捷

中國電影極少是將鏡頭聚焦在女性身上的,雙女主的更是少數。

《七月與安生》是講述兩個女生之間的友誼,那《找到你》就是講述不同階層的兩個單身母親。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因為我已經提前觀影過,在看之前,對這部電影的定位是類似於《親愛的》那樣尋找失蹤孩子的劇情。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但102分鐘的電影看下來,你會發現,這部電影是藉著找尋失蹤孩子的劇情線,講述了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人最有資格做母親?”

是一個每天奔走於工作,努力掙錢卻無法擠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的李捷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還是一個沒有文化沒有金錢,只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孫芳?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影片一開始就是濃重的喘息聲、腳步聲,李捷在隧道處瘋狂的奔跑,猛地衝到垃圾堆中,不停地翻看、尋找。

她在尋找自己的孩子。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電影的序幕已經拉開,整個電影是以倒敘的手法來展示的。

已經知道結果的觀眾,會對電影產生極大的好奇。

孫芳為什麼將孩子帶走?孫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李捷在連保姆都沒有搞清楚身份的時候就擅自任用這個陌生的保姆?李捷為什麼會在垃圾堆中尋找自己的孩子?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些疑惑,是會隨著電影的故事發展而一一展開給觀眾,並不是唐突的一股腦塞給觀眾。

懸疑的部分做的很足。

我說一個細節,作為整天在外忙碌的李捷來說,對家裡的保姆會存有不放心的心理。

有一個鏡頭是李捷在路上開車,攝影師的位置是在第二排,畫面內容是主駕駛和副駕駛的整體呈現。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而李捷放在車前的手機支架上播放的畫面內容,是孫芳在家帶孩子的實時畫面。

這是無奈。

還有一個畫面是李捷在和客戶吃飯的時候,客戶的手摸上李捷的大腿,李捷只能藉著給對方酒的動作而甩掉那隻手。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而此時的李捷,還身陷與前夫爭奪孩子撫養權的緊要關口。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是現實。

即便想要用自己的努力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你依舊會遭到外界的質疑。

一個單親媽媽又有諸多工作壓身,你憑什麼能夠養好一個孩子?


如果說陪伴在孩子身邊是最重要的,那再看孫芳。

孫芳是一個沒有文化基礎和經濟來源的鄉下婦女,她掙錢的方式極其不穩定。

自己的孩子病了,只能拼命的掙錢賺取醫藥費。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在夜店打工面對客人喝下十幾杯酒的無理要求,心甘情願。

為了錢。

即便再拼命,也湊不齊給自己孩子治病的錢,再多的陪伴也只能是看著孩子的氣息一點點的微弱。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到底要怎麼做啊?

電影最後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這是一部切切實實圍繞女性現狀和生存為話題的電影。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導演呂樂是以極其細膩的鏡頭語言,一點一點挖掘社會對待女性的態度。

在這個男權至上的時代。

離了婚的女性就是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的代名詞。沒有經濟基礎的女性依舊也是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的代名詞。

女性一邊喊著獨立,力證男人和女人的差別無非也就是器官上的不同,而當自己真正獨立的時候,社會便又開始用孩子來說話。

身為一個母親,要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工作沒有孩子重要···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試問,這個道理誰不清楚?

可能真正平衡兩邊天平的女性又有多少?

很少····

我想導演是想通過電影,來真正讓大眾思考,讓社會思考。

在這個男人喊著自己壓力很大的時代,女性的壓力是不是也是同樣存在?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或許你覺得我是在大題小做,借題發揮。

就用作為普通你我的職業與演員這個職業相比。

演員,明星。

一個距離我們遙不可及的職業,無數的光環盤旋在她們頭頂之上。

榮耀、掌聲、喜歡、瘋狂,都是附著於這個職業的光榮。

但其實呢?

在這個職業中,女性。

也有跨不過去的一個坎兒,就是年齡。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還記得楊蓉在《我就是演員》中說的這番話吧?

不是危言聳聽!

同樣類型的話,姚晨在《星空演講》中,也曾提過。

因為懷孕不得不擱置的事業,等到再想恢復工作後,卻發現,市場上已經不缺這樣的中年女演員,因為後面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時刻準備著。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也許是過於相同的人生經歷,讓姚晨在飾演這個角色時候,加入了更多的自己人生頓悟。

使得這個李捷這個角色,通過姚晨的細節表現更加飽滿、生動。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個角色,從丟失孩子的失措、到尋找孩子的決心、再到發現孫芳策劃一切接近自己的驚恐、直到找到孩子的崩潰與開心。

這個人物的情緒是層層遞進,多元化的。

如果你看完這部電影,會有這樣的體驗。

姚晨在面對多層次的表演的時候,她整個人的狀態情緒的轉變還有情緒的展示是完全能夠接得住的。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孩子的時候,整個人虛弱又憤怒,面色蒼白怒目圓睜。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丟了孩子報警後,面對警察為什麼“晚上才報案”,只能拋出一句無奈又可恨的回答“白天上班”

四個字,足以能夠引起大多數母親的共鳴。

姚晨自己在接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儘可能的將這個人物內心複雜性通過與他人的關係展現出來,讓人物更加飽滿而且完整。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其實在預告片中能發現姚晨口中的“細節”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因為太過思念小孩,再加上多日的瘋狂尋找,讓她幾近崩潰,只能拿著孩子穿過的衣物狠狠的放在鼻子下面呼吸寶寶的味道。

這個小細節一是反映了想念孩子,二是反映了李捷這個人物需要靠著這個味道繼續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一定要找到孩子,一定要找到孩子,一定要找到孩子。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還有一個細節,其實是《找到你》在觀影過程中讓觀眾倒吸涼氣的一個畫面。

冰箱裡藏著一個小孩子的屍體。

在處理這個鏡頭的時候,姚晨特意設計了人物下意識的反應和下意識該做的動作。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姚晨真的進步了。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我指的進步,除了演技,還有自我對演員這個稱呼的高標準高要求,不斷地嘗試並且挑戰。

所以你能看到姚晨從出道至今,幾乎接到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同類型不同風格。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對於“姚晨”這個名字,沒有人不知道。

“微博女王”“公益達人”“全球青年領袖”,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稱號“演員”

你看,我特意把“演員”放在了最後,這是外界對於姚晨身上的標籤排位。

但對於姚晨來講,自己心中對於自己的標籤,只有一個——演員。

從最初被所有人記住的“郭芙蓉”開始,姚晨就徹徹底底走進觀眾的視線。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但這個標籤也是演員姚晨的煩惱,之後的劇好似總是越不過這座大山。

在出演《武林外傳》之後的兩年,姚晨和孫紅雷一起演了《潛伏》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王翠平這個角色,姚晨演出了不同的感覺。

這個是徹底擺脫郭芙蓉影子之外耳目一新的感覺。

王翠平的人物設定是沒文化、急躁、潑辣的女性。

甚至是有些傻傻呆呆的一個狀態,但這種傻和呆,並沒有刻意的表演痕跡,而是用一種最真實、自然的演技去表現這樣一個反姚晨本人性格的人物。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再之後的她,接的戲越來越謹慎,有配角有主角,但每一部都是在嘗試和挑戰自己。

《捉妖記》中的大廚神。

短短几分鐘,就足夠驚豔並且印象深刻。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非誠勿擾2》中與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離婚的芒果女士。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這個角色讓她奪得第1屆粵港澳青年電影盛典最受歡迎女配角獎。

還有《離婚律師》中雷厲風行的羅鸝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對於演員這個明晰的自我定位,能看到姚晨本人始終是在堅持自我與初心。

在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她一再說,好的演員是要真實。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我想,她做到了這份真實。

即便在《星空演講》中,她對自己的年齡、事業、職業仍舊抱著很大的困惑,即便市場上不停地改變對演員的要求,從演技到流量。

不論如何,這些都是快速市場的浮層現象,而觀眾真正喜歡的,依舊是不斷沉澱自己,琢磨演技的演員。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就如她自己所說,如果自己不夠熱愛這份工作,那怎麼會堅持到如今?

一個人一旦有了目標,再多的曲折和干擾都只是為了能夠在目的地享受成功的喜悅,即便這個社會有多殘忍,即便這個市場有多勢力。

她已經做好自己演員的身份 了,就夠了。

網友評論: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找到你》丨題材好,挖掘淺,女性間的感性相處是救贖嗎?

不知道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評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