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談起離婚,感受到的都是那不再和合的情感,以及離婚證上冷冰冰的內容。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獻,研究發現其中有12件離婚文書,多數是唐代的。比起現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唐代《放妻書》可以說是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從史實來看,唐朝提出離婚的不在少數,女方再嫁也不為失節,這和後代尤其是清朝的“從一而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形成鮮明的對照。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讓我們看看敦煌出土的這幾則《放妻書》:

放妻書一

【蓋以伉儷情深,夫婦義重,幽懷合巹之歡,須念同牢之樂。夫妻相對,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生同床枕於寢間,死同棺槨於墳下。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作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眅目生嫌,作為後代增嫉,緣業不遂,因此聚會六親,夫□妻□,具名書之。□歸一別,相隔之後,更選重官雙職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韻之態。解怨舍結,更莫相談。千萬永辭,佈施雙喜,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時次×年×月日】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這道《放妻書》可以說是溫柔至極,追述姻緣,懷想恩愛,然而“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只能離婚啦,離婚就離婚,沒有你死我活的詛咒,反倒是祝願對方“更選重官雙職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韻之態”,這還不算,後面還有撫養問題——“三年衣糧,便獻柔儀”,離婚後男方還要再負擔女方三年衣糧,而且一次付清!最後還“伏願娘子千秋萬歲”,讀來令人忍俊不禁之餘,不禁覺得還有幾許溫情。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放妻書二

【某李甲謹立放妻書。蓋說夫婦之緣,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結誓幽遠。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年結緣,始配今生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妻則一言十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想憎,如狼羊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裙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選娉高官之主,解冤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於時年月日謹立除書。】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這則《放妻書》中我們看到,離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妻子“一言十口”,久而久之丈夫生出嫌怨。這裡“一言十口”也許並非搬弄是非的“多口舌”,也許只是單純的婆婆媽媽、嘮嘮叨叨,使丈夫不勝其煩,於是漸漸兩人關係如貓鼠相鬥,心意不合。不如好聚好離,最後丈夫還祝願妻子能夠憑藉自己的姿色另嫁良家,既然分別即忘記曾經的憎恨與心結,另在他處尋找自己的幸福。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放妻書三

【蓋聞夫婦之禮,是宿世之因。累劫共修,今得緣會。一從結契,要盡百年。如水如魚,同歡終日。生男滿十,並受公卿。生女柔容溫和,內外六親歡美。遠近似父子之恩,九族邕怡,四時如不曾更改。奉上有謙恭之道,恤下無黨無偏。家饒不盡之財,妯娌稱長延之樂。何乃結為夫婦,不悅鼓瑟,六親聚而鹹怨,鄰里見而含恨。蘇乳之合,尚恐異流,貓鼠同窠,安能得久。二人違隔,大小不安。更若流連,家業破散,顛鐺損卻,至見宿獲不殘。擎鏊築甕,便招困弊之苦。男飢耕種,衣結百穿。女寒績麻,怨心在內。夫若舉口,婦便生嗔。婦欲發言,夫則拾棒。相曾終日,甚時得見。飯飽衣全,意隔累年,五親何得團會。幹沙握合,永無此期。羊虎同心,一向陳話美詞。心不和合,當頭取辦。夫覓上封,千世同歡。婦娉毫宋,鴛鴦為伴。所要活業,任意分將。奴婢驅馳,幾□不勒。兩供取穩,各自分離。更無□期,一言致定。今諸兩家父母、六親眷屬,故勒手書,千萬永別。忽悠不照驗約,倚巷曲街,點眼濃眉,思尋舊事,便招解脫之罪。為留後憑,謹立。】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這則《放妻書》中,我們看到了夫妻感情變質。為生活瑣事而爭吵,同床異夢,如同貓鼠的關係。這也導致了家內六親不和,鄰里生出怨恨,家業破敗,困蔽不堪,這是雪上加霜的事情,離婚便是對兩人以及兩家的解脫。與上一則不同的是,我們還看到了對家產的分割,以及所書寫人為第三方人士這一不同之處。上一則中,祝願語從內容看來僅僅是出自丈夫口吻,而這一則中是夫婦對雙方的祝願,頗有些男女平等之意。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放妻書四

【夫妻相別書一道。蓋聞人生一世,夫妻語讓為先。世代修因,見存眷屬。夫取妻意,妻取夫言。□夜□事奉郎姑叔伯,新婦便得孝名,日日即見快歡。今則夫婦無良,變作互逆之意不敬翁嫁,不敬夫主,不事六親,眷屬汙辱,臬門連累。兄弟父母,前世修因不全,弟互各不和目。今議相便分離。不別,日日漸見貧窮,便見賣男牽女。今對兩家六親眷屬,團坐亭藤商量,當便相別分離。自別以後,願妻再嫁富貴,得高夫厶,不再侵凌論理,一似如魚得水。任自波遊;馬如捋綱任山丘。願君不信前言者,山河為誓,日月證明。願君先者,男莫逢好婦,女莫奉好夫。】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此兩則內容格式大同小異,都在講述夫妻原本恩愛美滿,卻因為感情不和,又與家庭成員不和睦而分開,並祝願對方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則中結尾處“男莫逢好婦,女莫奉好夫”表達了對違反此放妻書中對祝願對方幸福的誓言的詛咒性懲戒意蘊,此類語句在第二則中“忽悠不照驗約,倚巷曲街,點眼濃眉,思尋舊事,便招解脫之罪”也有體現。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放妻書五

【放妻書一道。蓋聞夫天婦地,結因於三世之中。男陽女陰,納婚於六禮之下。理貴恩義深極,貪愛因濃。生前相守抱白頭,死後便同於黃土。何期二情稱怨,互角爭多,無秦晉之同歡,有參陳之別恨,償了赤所非擊,樹蔭莫同。宿世怨家,今相遇會,只是妻□敲不肯聚遂,家資須卻少多,家活漸漸存活不得。今親姻村巷等與妻阿孟對眾平論,判分離別。遣夫主富盈訖,自後夫則任委賢央,同勞延不死之龍,妻則再嫁,良媒合巹契長生□□慮卻後忘有攪擾,賢聖證之,但於萬劫千生常處□□之趣,恐後無信,勒此文憑。昭跡示□,用為驗約。】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這則看似是《放妻書》,然而若仔細分析,實則為“放夫書”。此件中,實際上是夫(富盈)從妻(阿孟)居,而離婚時便是“對眾平論,判分離別,遣夫主富盈”歸。一般情況下,妻從夫居,離婚後妻子也是帶著自己的財產離開夫家,反過來,夫從婦居,離婚後也要離開婦家。有學者認為這是一件以放妻書為名,放夫書為實的離婚書。故連祝福語,也是先夫後妻的順序:“自後夫則任委賢央,同勞延不死之龍,妻則再嫁,良媒合巹契長生”。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放妻書六

【謹立放妻書一道,竊聞夫婦義重,如手足似乎難分,恩愛情心,同唇齒如不別。況且夫婦念同牢之樂,恰似鴛鴦雙飛,並勝花顏共坐,兩得之美。二體一心,生同床枕於寢間,死同棺槨於墳下。三載結緣,然則夫婦相對,今則兩自不和,似將難活,反目生嫌,作為後代憎嫉,緣樂不遂,見此分離。遂會六親,以俱一別。相隔之後,願妻娘子諫選高官之至,弄影寢前,美呈琴瑟合韻。解怨舍結,再莫相談,千萬永辭,佈施歡喜。其兩家並惣意欲分別,惣不耳三年衣糧,自後更不許再來互相攪亂,自今已後,更不許相違,忽若論列夫婦之義者,便任將憑官斷,則知皂白。】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是離散,曾經的結合也是上輩子的結緣,而後琴瑟不悅也同樣是宿世結了冤家。解開二人心結,唯有“一別兩寬,更生歡喜”,兩人解開上世愁怨,今世離別各尋美滿姻緣。從“棄妻”“出妻”到“放妻”,一個“放”字蘊含著掌握一家大權的男性,對女性在婚姻關係中渴望掙脫痛苦、尋求幸福這一願望的默認與許可,我們也可以看到女性對於自身在婚姻中幸福美滿狀況的覺醒與關注,唐代女性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如此,雙方在離婚時還不忘對對方祝福,希冀兩人好聚好散,特別祝願妻子美貌賢德,嫁得良媒。與後世禮教提倡的女子守貞節、從一而終不同,《放妻書》暗示著對再婚的鼓勵,提倡女性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這也是唐代婚姻關係的一個特殊之處。

古代夫妻離婚之《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

彼時的幾紙情意綿綿、飽含祝福與釋懷之願的《放妻書》,文字清雅通俗,寬懷包容,讓人感受到即使是離別,也有著對彼此的美好祝願,幾件放妻書都有類似詞句,也許是一種程式語言,但這樣的包容與釋懷,大概正是大唐開明、昌盛、稱雄於世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