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如果現在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你會選擇先聽哪一個呢?

好消息是,十一黃金週就要來了,我們又雙叒叕有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

壞消息是,你的朋友們不約而同地扎堆在十一舉辦婚禮,送完份子錢後的你,別說旅行了,連外賣都只能選擇無配送費的了。

畢竟中國人的份子錢,一向都不低啊。曾有人對份子錢做過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0%的人,掏過一千元以上的份子錢,49%的人表示份子錢大多超過500元。

忍不住仰天長嘯,究竟是哪個人發明的份子錢啊!

1

份子錢曾可幫助新人度過難關

但現在已淪為攀比的工具

倘若要追溯份子錢的歷史,恐怕要追朔到明朝時期的朱元璋,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份子錢這一說法,而且人們不送錢,都送物品。

所以那個時期的份子錢是極其受人待見的。

“我!結婚!打錢!”

份子錢的雛形,就是朱元璋建立的一套“鄉飲酒禮”制度。“鄉飲酒禮”制度規定:

“其婚姻喪葬有乏,隨力相助。如不從眾,不許入會。”

這個“隨力相助”就是指,有人要結婚了,但是房間裡床鋪被褥糧食什麼都沒有,需要村民每個人捐助一點,你給個床鋪,我給個被褥,以幫助新人度過難關,組成家庭。

相當於現在的一種眾籌制度。

“我!結婚!打錢!”

什麼時候份子錢開始不受人待見了呢?清朝末年的時候,就已經不招人待見了。

因為這時候不送東西改送錢了。老舍先生的小說《正紅旗下》就描述過家裡為了湊份子錢發愁作難的情景。

為什麼歷史上,份子錢會曾受人待見?

因為那個階段,份子錢實質上就是一場互幫互助的眾籌活動,而且鄉里往來頻繁,居所固定,兄弟朋友間年齡相仿,結婚時間也差不多一樣,份子錢一定有去有回。

現在為何不受人待見了呢?

因為份子錢在當代社會,幾乎已經完全失去了它的本質作用,更多地傾向於攀比。

“我!結婚!打錢!”

現在的份子錢,是一種不確定性極強的禮尚往來。

首先,普通同學、公司職工之間掏的份子錢,基本都是有去無回的。今年我給你掏了五百的份子錢,明年說不定對方就離職逃離了北上廣,別說份子錢不知道去哪了,人你還能不能聯繫到,都懸。

其次,結婚基本上都集中在畢業後的兩三年間。這時候昂貴的份子錢和低廉的工資水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於是,你咬著牙存下的打宮頸癌疫苗的錢,最終只能全交了份子錢。

諸多的理由加在一起,令份子錢變得不受人待見。

2

份子錢是對大齡單身人士的

雙重打擊

《奇葩說》曾有一個辯題:該不該取消份子錢?

馬薇薇就贊同取消,她說:份子錢,就是對單身狗的打劫。

“我!結婚!打錢!”

而我如今已經30+的胞姐也深有同感,她剛畢業一年,就有五六對小學/初中/大學同學結婚,光是結婚和孩子滿月宴的份子錢就隨了五六千,可是八年過去之後,她還沒有男朋友。

而當年的那些同學,早已經天南海北,散落在天涯。更何況八年過去了,你還好意思問人家要當初的那點錢嗎?

所以最終的結果是,那些結婚早的人,收了份子錢早早開始享受人生,而那些結婚晚甚至不婚的人,30+的年齡,事業與感情都一片荒蕪。

雙方的落差太大,逐漸令一些人不再樂意去參加對方的婚禮。

“我!結婚!打錢!”

但詭異的是,有時候,婚禮可以不參加,但是份子錢,還要交。

朋友李佳,前兩天收到了一個久不聯繫的初中同學的一則電子喜帖,一打開,三十多張結婚照撲面而來,新人臉上喜氣洋洋,看上去也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

李佳剛要去祝福,新娘卻說:“佳,你不用來了,結婚地點太偏僻,你心意到了就好”。

什麼是心意?也就是份子錢。

“我!結婚!打錢!”

中國人習慣以份子錢的多少,去衡量兩個人感情的深厚程度。

還記得有一位著名大V曾公開支持用份子錢的多寡來檢驗友情,她說:

份子錢的多寡,暴露了誰是真朋友,誰是塑膠姐妹花,而真正的友情,經得起份子錢的檢驗。

我卻想說,份子錢僅僅只是我對你的祝福和心意,但如果你以此來檢測我的友情,那我倒覺得,這樣的友情不要也罷。

而且,只是一味的比較朋友出的份子錢的多寡,卻絲毫不在乎她們目前的經濟情況、健康情況、家庭負擔、為人性格等,也很不妥當了。

曾有一個朋友跟我抱怨:我把誰誰誰當朋友,但我結婚的時候她只隨了五百塊,我們的友誼在她看來竟一文不值。

但只有我知道,她口中的那個誰誰誰,母親生了一場大病正在住院治療。但沒辦法,沒人關心這些。

他們只看份子錢的多寡,這不更加令人寒心。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啊。

“我!結婚!打錢!”

3

內陸地區攀比成風

廣州的份子錢卻是一股清流

隨份子錢這事,不只是你頭疼,我頭疼,其實全國的人民都頭疼。眾所周知,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份子錢的收入和支出,就代表著你的人情往來。

你知道,中國人一年要送出去多少份子錢嗎?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就曾對份子錢問題,開展了一項各省份之間的調查。

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我!結婚!打錢!”

其中針對中國各個省份份子錢的調查顯示:

在2016年,重慶市家庭平均份子錢支出最高,高達10612元;寧夏回族自治區平均份子錢支出最少,僅為325元。而2016年中國恩格爾係數也僅為30.1%。

調查數據顯示,在大部分中部省份,份子錢就要花掉一些人整整一個月的工資。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23歲的肖小姐畢業三年,在重慶工作,她國慶原準備回老家陪父母,誰知卻接到了6張“紅色罰款單”。八天要參加6場婚禮,份子錢就差不多4400元。

原本打算賺了錢就帶父母出門旅遊的她,只能放棄了這一想法。

“我!結婚!打錢!”

與份子錢動輒上千塊的內地相比,廣州人的份子錢,真是一股清流。

在廣州,份子錢隨一兩百是很正常的。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而且,時至今日,在廣州的很多婚禮上,主人家收到份子錢後,會“摸一摸、折個角”或者放進口袋再拿出來,歸還給客人。

“我!結婚!打錢!”

廣州的風氣,始終是重人情淡禮金。與內地動輒上千的風氣相比,實在是一股清流。

廣州地區經濟發達份子錢卻很低價,內陸地區經濟不發達份子錢卻居高不下,略略有一絲對比和諷刺,也顯示出內陸更復雜的人情來往的現實。

4

比起脫單、脫貧、脫髮

份子錢才是壓在90後心口的一塊巨石

最近,反對鉅額份子錢的聲音越來越多,大多都是九零後,於是網絡上出現了一種聲音,說90後是最自私冷漠的一代人。

我倒覺得90後是最有自我的一代人,他們不再像過去的人一樣終身生活在別人的樊籠裡。

“我!結婚!打錢!”

而且,90後反對的不是份子錢,只是反對鉅額份子錢。

畢竟他們生活在一個工資不漲,房價、物價甚至份子錢,都在成倍增長的時代。

以前最多是結婚給個份子錢,現在有些人巧立名目,遷新居、考大學、過生日、百日宴等都要掏份子錢。以前最多幾百塊,現在動不動就要上千,90後實在承擔不起。

而碰到一些把份子錢當成了斂財手段的,就更是傷不起了。

結婚這種重要的事情,請最親近的人就可以了,可是有些人,不管感情深的,感情淺的,甚至只是工作上有往來的,都發喜帖,美其名曰:不認識來參加婚禮不就認識了,實際上打的是對方礙於情面,不去參加婚禮但也會給份子錢的策略。

這挺過分的。

最過分的是,掏份子錢,有些還規定最低金額。

比如下圖中的女孩,要求最低金額是2000元,不然就不讓舍友去參加她的婚禮: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圖片來源微博:我和奇葩舍友的日常

或許這時,會有一些人會說,怕什麼,反正你結婚的時候,份子錢還會拿回來的。

不不不不,這句話,在九零後這裡真的不一定成立。

不婚族和超級晚婚族瞭解一下?

要知道,窮是年輕人的通病啊,而份子錢就相當於在年輕人的腿上又紮了一刀。

“我!結婚!打錢!”

“我!結婚!打錢!”

所以實在拿不出來上千塊份子錢的人,我建議你們千萬別為了什麼所謂的友情,就去打腫臉充胖子。

沒用的,沒人會因為你給的份子錢多就和你掏心掏肺。

別讓昂貴的份子錢,透支了你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該送份子錢送份子錢,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就踏上旅行的征途吧。

這個黃金週,祝你事事舒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