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高樓平地起,勿在浮沙築高台 好程式設計師學員談大數據的修行

經歷了連續的酷暑,又遭遇了幾場驟然而降的大雨,感受著帝都這座城市飄忽不定的心情,翻翻日曆,來京已是兩月有餘。

從第一個月的水土不服,過渡到如今按部就班,學習生活漸入正軌。作息時間已經慢慢的規律,也適應了講師上課的節奏,一切似乎在朝著又好又快的“好程序員”目標修煉。

萬丈高樓平地起,勿在浮沙築高臺 好程序員學員談大數據的修行

可是,現實中就業危機的問題依然嚴峻,緊繃的神經時刻提醒著我們要提升自己。學習的越多,越能夠感受到知識海洋的浩瀚。一週以內出現的幾十個新技術名詞,僅僅管中窺豹,便令我這類從不關注互聯網技術的人苦不堪言,縱使通宵鏖戰,終究彷彿盲人摸象,一旦在實際應用中接觸到稍複雜的案例,難免捉襟見肘。

移動互聯網革命浪潮洶湧而來,年輕時尚能夠保持足夠熱情,時刻緊跟在技術第一梯隊,可以後呢?我不敢想象,作為這個神奇國度的一根韭菜,當揹負起前後代的重任,而身體又不斷地衰老,是否會疲於追逐這些不斷變換的名詞,感受到落後於新生代力量的危機。

在計算機這門科學,相比於將大量零碎的技術名詞縮寫塞進昏沉的大腦,手指無意識地敲出幾行代碼,培養以計算機思維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誠然,我們處在面向就業的培訓期,要求我們快速熟悉企業所應用的技術,我們很難靜下心來細究某些原理,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本質上是新工具對舊工具的迭代更新,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很容易浮於表層,難以觸類旁通,在很多非科班出生的同學身上,這個問題尤其明顯。

數據結構,概率論,線性代數,設計模式,這些子學科是構成計算機科學的堅強基石,是前人無數智慧的結晶。如果說計算機出現之前,數學是人類量化改造世界的工具,那麼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無疑是更高一層解決生產問題的抽象:它在數學這門工具的基礎上再一次封裝,讓“工具”能夠自動執行,解放了人類的雙手雙眼,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力。順應時代的潮流,互聯網的發展不可抵擋,大數據之行定是大勢所趨。在好程序員大數據高端班的培訓課堂之上,慷慨激昂,悉心教導的各位老師,必是深諳這些基礎學科的重要性,編程好比蓋高樓,根基沒打好早晚有一天會垮掉,而且蓋得越高,損失也越慘重。

萬丈高樓平地起,勿在浮沙築高臺 好程序員學員談大數據的修行

成功沒有捷徑,萬丈高樓,勿立於浮沙之上,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