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有多自然,但开始明白现实有多现实

单身的时候,想着感情会顺其自然的来;恋爱的时候,也说等到顺其自然就会结婚;工作的时候,也顺其自然的选择留或走,凡事,最常听到的字眼就是:“顺其自然吧”,顺其自然?是有多自然,好像就是每天24小时的过去,中间发生了点事故,让故事遇上了转折,是自然的发生?还是中间因为人的参与?真的能说顺其自然吗?其实自然里好像也不是完全的自然。

自然不知道有多自然,但现实倒是很现实,你以为好好的感情一定会开花结果,但最后有可能败给时间,你想安稳,他还想冒险,时间不对,束手无策;或着,败给了突如其来的另一个人,最后得到一句:“咱两不合适”;也有可能已经走到了谈婚论嫁,最后却在买房加名字、聘金聘礼上出了分歧,一拍两散;还有可能就是顺利步入了婚姻殿堂,但是没能熬过七年之痒,过去的美好被现在的厌烦占据,两人从爱人变成仇人······

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有多自然,但开始明白现实有多现实

某一天,和朋友聊天时,她无奈地说:“我看我们公司那些买房子的人还房贷,我就觉得他们好累”,我说:“大家都想有个房子安稳点嘛,可以理解啊”,她接着说:“我是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每个月要还房贷,生活开销都用信用卡,因为信用卡可以提前透支嘛,用信用卡就可以让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过的好一些,我觉得他们为了一个房子把生活过得这么紧张,这样的生活状态太差了”。

房奴、车奴,谁都不想做,但现实生活下,不只是孩子和女人没有安全感,男人们也一样,能在打拼的城市里,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这种实在的东西,是最能让他们感到安稳和轻松的;另一方面,打拼多年,这陌生的城市里积累了一定的社交圈,拿有房有车的人和没房没车的人相比,大伙都会对有房有车的人高看一些,这无形中满足男人们内心实感和虚荣心,物质是体现他们尊严和地位的一种表现。

也许年轻气盛时,大家对物质这些不太看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和家庭的发展和变化,四五十岁时,同年龄层都趋于稳定,价值观也逐渐被同化,当跟不上统一的起跑线时,总有一种混了多年,仍碌碌无为的自卑感,从此低人一等,这就是现实存在的有色眼镜。

感叹完房奴,我也问朋友:“如果,现在你有喜欢的人,但是他没房,有车,但也要还车贷,你会介意吗?”朋友回答我:“我不介意他有没有房子,但是我希望他在不需要买房还房贷的情况下,生活可以过的很充裕,比如说家里有人突然生病,需要用钱,我们可以有这个充足的钱去应对,不需要去找人借。”

现实生活下,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的条件,可以没车没房,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不时之需备着,合情合理,可以理解,可以说,这样的女孩其实是通情达理的,既有长远考虑,也不会太为难人。

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有多自然,但开始明白现实有多现实

最近,从微博上看到一条热搜:“准儿媳要求买房加名字”,女孩是独生女,又属于离开父母远嫁,说起这件事,她委屈地说道:“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也聊过,我说如果以后结婚了一起还贷款,房子要加上我的名字,当时他也表示同意。可前段时间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男朋友不乐意了,他觉得他婚前买的房子,为什么要加我名字,而且这房子他妈妈也出了钱的,他认为不应该加上我的名字……”

对此,女孩感到委屈,她提出加名字一来是有安全感,能在陌生的城市有自己的家,二来也是能有一个保障,毕竟结婚也是人生大事,总不能远嫁还倒贴,但男友却觉得她太现实,太计较这些。对于这样的新闻,旁人各抒己见,但似乎谁都没错,只是现实太现实,男女双方都是为了以防万一,怕将来婚姻走不下去时,还能留住些实在的东西。

出现不代表就会一直为你停留;有远虑近忧才各有想法和条件。生活似乎就是一年365过去,遇到事情解决事情,感情来了就遇见,当防不胜防时只能任由它走;工作努力,可当它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时,也就不用给自己留下来找理由······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有多自然,但我渐渐开始明白现实有多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