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不帶走一片花瓣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沒有依據的,在孩子幼年成長的過程中,3歲之前的階段,孩子通過各種行為的學習、模仿、吸收,通過對環境和周圍親人的熟悉,將會逐漸形成很多基本的習慣和行為模式,這些習慣和行為模式,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會帶來極為重大的影響。

目前來看,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在3歲的時候已經建立了一定模式基礎了。

一、3歲的寶寶,情感的模式已經基本形成。這種情感的基礎,主要來源於媽媽的愛,如果在3歲以前,媽媽能夠基於母愛的本能、全然沒有條件的接納孩子,就能夠給孩子充足的信心和養分,讓孩子形成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基礎,如果媽媽沒有做到這一點,孩子很可能會變得懦弱、膽怯、悲觀。

二、3歲左右的寶寶,性格的模式已經基本形成。雖然性格特點有先天遺傳的因素,但是後天的早期階段的生活、訓練,對於孩子的性格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這個階段,孩子會慢慢演化出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內向謹慎,有的含蓄,有的張揚,有的孩子會快速的採取行動,有的則會深思而後行。

三、3歲的寶寶,安全感和安全邊界的心理意識已經基本形成。3歲以前的孩子,如果能夠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尤其是母愛的包容,往往安全感會更強一些,在以後的人生中,情感會更為豐富,對別人的也更樂意付出自己的愛,如果3歲以前獲得的關愛不夠,成年後往往會容易封閉自己的情感,對感情淡漠,此外,也容易導致對各種畸形的情感的追求。

四、3歲的寶寶,已經培養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個人習慣。1-3歲是孩子的個人生活習慣、行為習慣、自理能力的培養訓練期,這期間如果不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個人習慣,等到再大一些,想要扭轉改變的難度就很大了。

五、3歲的寶寶,規則意識已經打下了基礎。有的孩子,在3歲之前,通過家人、周圍親人的榜樣作用、指導訓練,已經初步的瞭解了一些行為規則,比如交通規則、社交規則等,初步理解了規則的必要性,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了規則意識的腦回路,如果對孩子忽略了這方面的訓練,很容易導致孩子形成不遵守規則、不服從管教的性格。

六、3歲的寶寶,興趣喜好和天賦特性會開始顯現並作出方向性的選擇。

七、3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如果在1-3歲的階段,能夠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作出足夠的保護和指引,將幫助孩子培養出更好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能力。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職爸爸,帶娃休息間隙,偷空答個題,放鬆一下被小傢伙蹂躪的神經,就是這個樣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啦~


元寶爸的育兒日記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很多人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其實這也並不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3歲以前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也就是說在寶寶3歲的時候,腦部已經接近於成年的腦重量,在之後的腦發育就會變得很緩慢,所以在3歲的時候腦部發育基本已經固定。

其次,在心理建設和個性的形成方面3歲的寶寶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了,比如他是充滿自信型的,開朗,堅強;還是沉默寡言型的,不善於表達,很多事情喜歡放在心裡,這些爸爸媽媽們都很容易看出來,如果寶寶3歲的性格已經形成,那麼剩下的就很難再去改變,或者說讓他有特別反差的行為。也可以把寶寶3歲之前判定為一個學習期,就像海綿一樣飛快的吸收周圍的事物,並且這個階段他們學習能力特別的強,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而後當這塊海綿慢慢接近飽和,所學到的就很難在對他們有什麼巨大的形象,也只是說在他們已經形成的性格方面不斷的調整,控制等。

最後,對於“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也只是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們可以加強對於寶寶的教育,讓寶寶從小得到很好的照顧,特別是在寶寶小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所以爸爸媽媽們寫下的第一筆色彩就尤為重要了。


孕媽學堂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俗話的“3歲看大,7歲看老”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1、3歲時寶寶的性格初具雛形,能看出是悲觀還是樂觀或者是比較敏感,爸媽已經沒法扭轉寶寶的性格,最多隻能做一些引導和調整。

2、3歲左右的寶寶,也開始有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興趣愛好有時候能影響到成年。

3、寶寶與父母的關係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定型了,如果與父母關係不夠融洽甚至有隔閡,長大後人際關係也會相對處理得不太好。

4、寶寶養成各種習慣的時期,也是在3歲左右,學習、模仿能力最強,而且還是一張白紙階段,養成什麼習慣後,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想再去改變會變得很難。

5、這個階段,也是寶寶語言的爆發期。

6、氣質也會在3歲左右初具雛形。

7、這個時候的寶寶,也差不多有了一半的智力。

希望爸媽在關注寶寶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求之外,能更多地關注上述情況,把握好這個黃金期,及時引導寶寶,助力寶寶更好地成長。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與其說“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不如說是兒童初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換句話說,孩子在成長髮育的初期,能否及時地完成一些里程碑式的成長任務,對於他們之後的人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比如一個人如果在0-2歲的時候沒有學會信任別人,那他在成年後(19-20歲)也很難學會愛、與人建立親密。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一生都是在成長的,但是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重點發展的能力和品質是不同的,如圖所示: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8階段論)

接下來,我主要來講講兒童早期(0-6歲)的發展需要完成什麼任務:

嬰兒期(0-2歲):學會信任

我們都知道,小嬰兒無法照顧自己,完全依賴大人的照顧。如果照顧者的情緒是穩定的,也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嬰兒會放心依賴照顧者,發展出信任他人的能力

幼年(2-3歲):學會自主獨立

在這個年紀,孩子們開始想要證明自己,他們會拒絕家長的幫助,想要自己完成一些基本動作。如果能自己走,就絕不讓人抱著。他們也想要爭取小小的獨立,自己選擇喜歡的食物、玩具和服裝。

這是培養自主獨立的階段,家長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可以按自己心意,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干預孩子的嘗試,他們會認為自己無法獨立行事,日後可能會過度依賴他人。

(圖自Pinterest)

童年早期(3-6歲):學會主動追求目標

與幼年期想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同,童年早期的孩子們想要控制周圍環境。他們渴望承擔責任,希望可以影響別人。

一個能夠控制環境的孩子,會認識到他們可以對周遭施加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演化出領導能力。如果不給孩子一個承擔責任的機會,或者無視孩子的建議,孩子會產生罪惡感,認為他們不應該、也沒有能力對環境做出改變。他們長大後在面對不公平和壓迫時,可能會更多地選擇忍耐,不敢爭取自己的目標和利益。

在知道了每個階段孩子需要學會的能力和品質之後,爸爸媽媽便可以調整相應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最初的關鍵期。

謝謝大家對知我家庭諮詢的關注,這次我們決定給所有關注我們的粉絲獻上『免費心理學習精選資料包』

,想領取的小夥伴們,歡迎私信我們領取。

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家庭諮詢”——全網超過400萬用戶信賴,你身邊的家庭心理諮詢師,陪伴你守護幸福家庭。

Reference:

Kendra Cherry.2018.Erik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知我家庭諮詢


這句話有點危言聳聽,本身沒有什麼道理,只是被人們流傳的廣了,還真就有人信了。那這句話到底該怎樣去理解呢?

三歲孩子的脾氣受父母影響,可能會有相似性。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特別自我,不良情緒說來就來,不管什麼時間,什麼場合只要不順自己意就會大哭大鬧。而家長拿孩子的哭鬧沒有辦法時,只能哄,有時會管用,但有時不管怎麼哄都不管用,就會把大人激怒,只見孩子被大聲訓斥,甚至打罵,以及被冷落等,反而會有所改觀。可能很多家長不清楚的是,你的性格與脾氣已經悄然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你用什麼樣的語氣、態度和手段對孩子,他(她)就會模仿學你,最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三歲孩子如果缺乏心理安全感,可能會有不自信或懦弱現象。經常能看到一些幼兒特別膽小,不敢和陌生人大大方方說話,也不敢和小夥伴一起玩兒,甚至有些極個別孩子,在家裡特別膽小,大人不讓做的事,不敢自己嘗試去做。這些行為表現都是寶寶缺乏心理安全感,慢慢會從行為活動上表現出來。如果父母或看護人不知道原因,不能合理給予寶寶關注和愛的呵護與鼓勵,很可能就會讓寶寶始終缺乏安全感,這對後續整個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長都會有影響。

三歲孩子性格是內向或是外向,易受父母的影響。從韓教師多年的觀察來看,只要夫妻兩個人有一個人是內向型性格,孩子就有可能會成為性格內向,寡言少語的人。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屬於性格內向之人,孩子成為外向型性格的可能性就非常小。這本身並不難理解,幼兒從一歲開始便開始學習母語,只要爸爸或媽媽屬於性格內向之人,給孩子提供的母語環境就較差,孩子在語言發展敏感期內就得不到語言的充分練習和發展。但有也有例外,比如後期孩子和小夥伴接觸多,容易被小夥伴帶動多說話,原來的內向有可能變為外向。

不管怎麼講,說三歲決定孩子一生過於絕對,只能從性格的內向或外向,脾氣好的好與壞,自信心的強與弱來簡單評價。至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在三歲時根本看不出來,未來的路還長著呢,甚至有很多變數。因此,建議家長們不要受一些不理性的育兒口號訓導和影響。


韓國成老師


就拿我幾個同齡表兄弟和我弟弟來說吧,我大表哥三四歲就喜歡下象棋、圍棋、五子棋,經常贏過大人,好勝心及極強,後來上學讀書很聰明,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學府,又考上研究生,在北京工作買房買車,過著很幸福的生活。我二表哥從小喜歡玩玩具,新買的玩具他都會玩,不過他讀書不怎麼樣,大專畢業後外出打工,動手能力非常強,收入還是過得去,只是很辛苦。三表哥小時候生活較優越,後來上中專時,家中突遭變故,性格變得憂鬱,工作是接他爸爸的班,但是又感覺很不滿足,在個人感情上又遇挫折,從此變得很頹廢,對婚姻也不抱期待。我弟弟兩三歲的時候非常好動,四五歲都不會說話,不愛上學,家裡當時忙著賺錢,沒有注意他的異常情況,等他長大了才弄明白他得了自閉症 ,可是已經晚了。所以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此言不虛,所有的父母都應注重這一階段,以後才不會誤孩子一生!


愛思敏兒


3歲看大,7歲看老,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這話聽起來太過於絕對,但老祖宗的話告訴我們,這是一種發展規律,3歲時候孩子形成的習慣會影響成年以後的人生。

與母親的關係,影響孩子的人格

在心理學中,在孩子嬰兒期,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便是母親,與母親形成怎樣的依戀關係,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以及今後的人際關係。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孩子便會充滿自信和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更積極和主動;迴避型和焦慮型的依戀關係,會讓孩子在人際關係中患得患失,並且自我價值感低,認為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喜愛,在與他人交往中內心和行為會產生衝突,明明心裡想要靠近對方,卻在行為上表現的疏遠甚至拒絕。

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快速發展的時期

人的大腦組織會在3歲時候基本定型,可能家長認為孩子3歲之前什麼也不懂,但如果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感覺、知覺、形象思維等方面的訓練,會使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事半功倍。

小孩的情緒極為敏感,需要家長耐心教育

3歲的小孩經常會哭鬧,這時家長要耐心教育和培養,這個時候的孩子在情感上極為敏感。可以講一個案例,小麗夫妻的女兒還不到一個月,但是總愛在半夜哭鬧,小麗夫婦非常無奈,任何辦法都無濟於事,經過心理諮詢的調節,發現小麗夫婦婚後總是發生矛盾,這樣孩子感到非常沒有安全感。當他們緩解了矛盾,重歸於好後,孩子也不再半夜哭鬧了。

孩子的不安全感從嬰兒期就存在了,可想成年後的發展。

於際敬,《身心正念療法》創始人,《易思維問題解決》創始人,知名心理專家,《愛情保衛戰》等多家電視節目邀請嘉賓,從業20餘年,上千小時諮詢個案,擅長領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親子教育、職業發展等。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心理學發現這是有規律的,3歲是孩子個性、行為的形成期,所以3歲所具有的性格特徵也將深深影響其一生。

心理學:性格形成

1、安全感,影響一生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發現,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在3歲開始定型,通常來說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種類型為依戀型,依戀型是指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積極相應,孩子自身感覺到安全,孩子安全感也大為增強;迴避型關係,是指父母很少關注孩子,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隔閡;矛盾型則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時而回避,時而依戀,孩子與父母關係不夠確定。心理學看來,孩子只有與父母關係是依戀型,那麼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將較為順利。而如果與父母的關係是迴避型與矛盾型,孩子的性格則不夠穩定,情緒化大,性格也較為冷淡,在人際關係中也容易受挫。

哈佛心理學教授也曾調查研究,最幸福的能力是愛的能力,而愛的能力往往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表達愛,他們眼中所看到就是他們所理解的,這種關於愛的影響力將是一生的。

心理學:性格形成

2、是否自律,影響一生自我成長進程

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曾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是在3到4歲的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控力心理學經典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者給孩子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小孩子可以立馬選擇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另外一個選擇則是小孩子選擇等待15分鐘,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得到兩個棉花糖獎勵。這個實驗發現很多孩子都是選擇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只有少數孩子選擇延遲時間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

後來心理學家持續跟蹤這些孩子成人後的行為,20年後,他們發現那些延遲自己滿足感的孩子,即願意等待15分鐘後得到兩個棉花糖獎勵的孩子比那些立馬選擇滿足感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延遲滿足感是孩子自控力與自律力非常重要表現,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孩子在3到4歲時候就基本上有了對自控力的掌控,而自律對未來成長非常重要,當那些從小就自律孩子,長大後也懂得延遲滿足感,他們懂得長期規劃,並且他們願意為長期規劃做出自己的精準的努力,他們也更容易實現成長目標。

心理學:性格形成

3、性格,天賦與熱愛領域已初具雛形

3歲,孩子也逐步有了看世界的方式,孩子是悲觀還是樂觀,都將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自小就更為敏感,有些孩子天生就樂觀開朗,而3歲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性格初具雛形,而作為父母最多隻有在孩子的基礎上進行引導與調整,但是對於孩子的性格並不能有效改變。

另外一方面很多孩子3歲時就已經出現了自己強烈的興趣領域,巴菲特從3歲就開始對金錢感興趣,莫扎特3到4歲就開始對音樂感興趣,孩子的興趣有時就是影響成年重要生活方式。

3歲是人生中成長重要分水嶺,而父母則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導師,孩子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撫養方式以及教育孩子看問題的方式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只有我們願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時候,並不從年齡上去輕視孩子,那麼孩子越早形成自己獨立穩定的個性,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唐若心學


早教決定孩子一生,如果不重視,就會誤了孩子一生!

到了3歲孩子的大腦基本成型,也就意味著發育停止。爸爸媽媽們如果不抓緊機會,就會錯過讓孩子脫穎而出的絕佳機會!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的教育學博士赫爾姆說過,“孩子腦部的神經連接,在0-6歲會處於頂峰狀態,而6歲之後會持續降低。這意味著,0-6歲是孩子教育的最好時期,其影響也會持續良久,甚至一生。”

日本嚴寒天氣的幼兒園,可以看到孩子們個個短褲短袖地參加運動會,而觀眾席上的父母沒有絲毫擔憂。日本有以寒修行的民俗,對於兒童,有利於促進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鍛鍊意志力;

猶太人從小教孩子理財,培養他們的財商,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善經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都是由猶太人掌控的,華爾街80%以上的投資產品都是猶太人發明的,這和他們的早期教育分不開。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孩子成才也更快!

關注育兒達人尿布溼不師,收穫更多育兒乾貨,孩子成才不是夢!


尿布溼不師


中國有一句老話,"3歲看大,七歲看老。"它簡單明瞭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孩子心裡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出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從7歲可以看出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