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人們的隱私信息很容易暴露並被過度利用。生活中,大家應該接到過這些推銷電話:

裝修、保險、茶葉……對這樣的騷擾電話不勝其煩,卻又無可奈何。


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近期,桂林多位市民就有這樣的遭遇:剛收房就不斷接到裝修推銷電話,他們認為,自己的個人信息已經被洩露,但他們沒有“逆來順受”,而是選著了報警。


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有疑問,

報警真的有用嗎?

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信息是什麼時候被洩露的。

接下來,且看警方如何亮劍!

為全面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桂林市公安局臨桂公安局統一部署,繼續加大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打擊力度,捷報頻傳。至開展專項行動以來,已有3家公司被查,3人被刑拘。

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民警抓獲3名嫌疑人並進行現場取證

9月期間,臨桂公安局相關部門先後突擊清查了臨桂區多家裝修公司,當場查獲3名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違法犯罪人員,在掌握切實證據後,3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電話推銷被刑拘?裝修公司動“歪腦筋”付出慘痛代價!

下一步,臨桂警方仍會繼續深挖洩露源頭。同時,還將不斷深入打擊包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在內的其他涉網違法犯罪活動,打造安全、晴朗的網上秩序,淨化網絡空間,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警方溫馨提示

防止隱私信息洩露要學會以下幾招:

一、不要註冊來歷不明的網站,謹慎使用手機號碼註冊;

二、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來歷不明的程序;

三、淘汰的電子產品信息銷燬要徹底,防止不法分子恢復數據;

四、帶有個人信息的紙張單據處理需謹慎,要抹掉隱私信息;

五、避免在社交軟件上洩露過多個人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

六、慎用公共場所免費WIFI,防止用戶名、密碼洩露;

七、不要點擊短信和郵件中的鏈接,以免被“釣魚”;

八、不同軟件不要使用同一組賬號密碼,以免造成嚴重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