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隐私信息很容易暴露并被过度利用。生活中,大家应该接到过这些推销电话:

装修、保险、茶叶……对这样的骚扰电话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近期,桂林多位市民就有这样的遭遇:刚收房就不断接到装修推销电话,他们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但他们没有“逆来顺受”,而是选着了报警。


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有疑问,

报警真的有用吗?

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信息是什么时候被泄露的。

接下来,且看警方如何亮剑!

为全面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桂林市公安局临桂公安局统一部署,继续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打击力度,捷报频传。至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已有3家公司被查,3人被刑拘。

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民警抓获3名嫌疑人并进行现场取证

9月期间,临桂公安局相关部门先后突击清查了临桂区多家装修公司,当场查获3名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违法犯罪人员,在掌握切实证据后,3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电话推销被刑拘?装修公司动“歪脑筋”付出惨痛代价!

下一步,临桂警方仍会继续深挖泄露源头。同时,还将不断深入打击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内的其他涉网违法犯罪活动,打造安全、晴朗的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警方温馨提示

防止隐私信息泄露要学会以下几招:

一、不要注册来历不明的网站,谨慎使用手机号码注册;

二、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来历不明的程序;

三、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防止不法分子恢复数据;

四、带有个人信息的纸张单据处理需谨慎,要抹掉隐私信息;

五、避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

六、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防止用户名、密码泄露;

七、不要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以免被“钓鱼”;

八、不同软件不要使用同一组账号密码,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