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

29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根据人民网、环球网、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综合。

9月20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面向未来的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论坛在敦煌举办。本次会议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由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兰州大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郭业洲,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总书记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西班牙工社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地区事务协调书记桑托斯·赛尔丹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宋亮主持开幕式。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

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白俄罗斯、西班牙、尼日利亚、肯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新西兰、美国、巴拿马、古巴、智利、阿根廷等32个国家的政党政要、智库学者、企业界人士等共约150人参加会议。

林铎在致辞中表示,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共同开辟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热情参与。春华秋实,五年有成。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必将引领我们创造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明天。

甘肃坐落在中国西北内陆,历史上就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闻名于世,千百年来曾孕育和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新的时期又因共建“一带一路”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

我们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提出并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着力畅通丝路物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中欧、中亚、南亚等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特别是与重庆、广西、贵州共同推进中新南向通道建设,实现了中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三大联通。我们着力加强丝路合作,同沿线16个国家开展了33个产能合作项目,近5年与沿线贸易额超过800亿元人民币。我们着力深化丝路交流,成功举办两届敦煌文博会,与沿线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文交流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甘肃的开放事业站上了新的起点,同丝路各方合作发展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郭业洲

郭业洲在致辞中表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部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宏大史诗。“一带一路”倡议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符号,旨在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推动各国携手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迎来5周年,国际社会对这一合作给予普遍支持和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背景下,我们应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积极建设“面向未来的文明之路”。一是坚持发展优先,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务实合作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二是坚持以民为本,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为各国普通民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三是坚持理念先导,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是坚持久久为功、相向而行,强化共同担当意识,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义务。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总书记

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

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在致辞中表示,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推动了欧、亚、非三大洲的文明互通,增进并维系了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一带一路”建设不局限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世界各国和各类组织都可参与其中,

这一倡议将推动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协调互通,深化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刚刚过去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再次点燃了非洲人民的希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党愿积极推动布隆迪政府与中国政府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合作,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西班牙工社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

地区事务协调书记桑托斯·赛尔丹

桑托斯·赛尔丹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不仅包括经济合作,而且强调人文交流,是对“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一些大国不愿承担相应国际责任的背景下,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为世界发展开辟新路,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带一路”将成为人类文明互鉴之路、开放合作之路和共同繁荣之路。今年是中西建交45周年,西班牙陆海交通便利,与拉美地区保持着密切的人文联系,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这些都是西班牙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优势,我们愿与中国加强合作,把“一带一路”打造为21世纪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支撑。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会议现场

开幕式后,围绕“‘一带一路’五周年:回顾与展望”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由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主持。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罗高寿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兰州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西班牙人民党众议院党团外事局局长特蕾莎·阿斯托尔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张明,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全国书记埃马纽埃尔·桑佐阿热拉,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纳米比亚人组党青年团总书记埃夫瑞姆·内康戈,正略集团董事长、正略咨询创始人赵民和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等嘉宾参加了研讨并回答了现场提问。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围绕推动务实合作行稳致远、共建“一带一路”精神家园进行分议题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参加了共建“一带一路”精神家园的议题讨论。她在发言中表示,“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五年来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未来更是要精耕细作。为此,从智库建设的实践角度提出如下4个建议:

1.强化智库平台建设与联动合作,资源互补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加强联合研究力度,重视与国外智库机构的联合研究,尤其是国别研究,推出反应真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报告与书籍,作为决策参考。

3.提升智库对外传播品质,通过民间外交与外国当地的政府,智库,知名人士,媒体等建立友好关系。

4.重视青年的力量,加强与沿线各国青年的交流互动,夯实民意基础。建议放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签证政策,吸引沿线国家更多青年主动来华留学、旅游、创业投资等。这对于民心相通,文化认同,精神家园建设有很大裨益。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

兼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讨论现场

长按关注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关注」30多国智库学者畅谈“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