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走」了

文 │夏天

與小S在巴黎時裝週上穿透視裙引發的熱鬧話題相比,《真相吧!花花萬物》(以下簡稱《花花萬物》)第一季收官是顯得有些寂寥。

豆瓣評分4.0,與《康熙來了》9.2的高分相比相形見絀,46.0%的網友給出一星評價,在網綜市場裡算不上合格的成績,網播量在骨朵網綜排行榜十名左右徘徊,反響平平,不論口碑還是點擊量,《花花萬物》成績都不盡人意。

康熙“走”了

“下崗職工再就業真的很難,我情願看小S一個人在節目上賣紫水晶。”這條豆瓣評價一舉獲得了531個贊,評論區裡失望的聲音此起彼伏。

兩年前,《康熙來了》停播,賺足了粉絲的眼淚,“不捨”與時代情懷共振,引發了強烈的網絡效應。就在《花花萬物》開播前夕,“康熙”再度合體的噱頭被反覆提及,不少《康熙來了》老粉在社交網絡對蔡康永、小S的二度合作表達了熱切的期待。

接著《花花萬物》開播,且一波三折。延播、下架,把網綜市場兩座險山接連都經歷了一遍後,節目才逐漸步入正軌。

康熙“走”了

第一期節目請來內地綜藝一姐謝娜,試圖打響“康熙合體”的第一槍。小S與謝娜這兩位常被單獨拎出來做對比的女星,同臺自帶話題性,再加上《花花萬物》是謝娜產後復出參加的第一檔綜藝節目,噱頭十足。然而就在節目裡,謝娜就用玩笑的方式說出了現場的真實觀感:“兩個人合作有點生疏了,不抓人,尬演。

隨著節目陸續上線,“康熙合體”光環逐漸褪去,節目自身弱點暴露得愈加明顯。當小S不再戲謔人生,蔡康永不再冷眼觀人,觀眾們覺察到,“他們不靈了”。《康熙來了》累積12年的“情懷”被消磨為“一聲嘆息”。

定位模糊的翻版《康熙來了》

《花花萬物》由主持人蔡康永、小S,飛行嘉賓,嘉賓團以及花花觀察室四大主體組成,主旨是以消費為主題,通過邀請明星曬出消費賬單,揭露隱藏在購物車裡的秘密,以闡述嘉賓消費觀點和生活態度。

除新增的曬出明星消費賬單以及花花觀察室的設置外,《花花萬物》內容及流程

沒有跳出《康熙來了》原有框架,“康熙”的傳統談話模式也很難不讓觀眾不與後者作對比。嘉賓團分享光怪陸離的物品,讓人聯想到《火星情報局》裡腦洞大開的提案,《花花萬物》場景色彩的使用與《奇葩說》類似,而頻頻拋出的購物廣告,又給人一種在看電視購物的錯覺。

康熙“走”了

這種模糊的觀感,同樣體現在節目內容上。

在節目開場,“康熙”與嘉賓團根據飛行嘉賓淘寶購物記錄,剖析當期飛行嘉賓的日常生活及真實個性,“試圖透過物品撕掉明星面具”。淘寶購物記錄是一種相對私密的生活記錄,藝人注重自身人設的塑造,節目錄制前是否對淘寶購物記錄做出一番修飾和包裝,觀眾不得而知。然而就目前已經展示出的藝人購物記錄來看,整體內容無關痛癢,

撕掉明星面具無從“撕”起。

考慮到節目的實操性和可看性,《花花萬物》請來的飛行嘉賓大多是蔡康永、小S熟悉,或是內地敢做敢說的藝人。然而由於內地與臺灣綜藝環境不同,小S與蔡康永轉戰內地後聊天風格溫和許多,尺度受限,對飛行嘉賓的消費剖析也是淺嘗輒止。觀眾喜歡“康熙”在《康熙來了》裡敢於消解權威的“離經叛道”,而這種“離經叛道”顯然不適用於內地綜藝,這讓“康熙”合體的威力大打折扣。

康熙“走”了

在內地綜藝浸染多年,蔡康永沒有鮮明的“臺灣綜藝”特徵,知識分子的冷靜與機敏讓他內地綜藝遊刃有餘,與之相比,小S 的侷限更為分明。不能辛辣的調侃,沒有了肆意的尺度,小S就像是一把啞火的槍,失了銳氣和靈氣,沒有了小S在前頭衝鋒陷陣,蔡康永也難以給出致命一擊。

嘉賓團的設置則為節目再添了幾分尷尬。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群雖然“很用力”表現,笑點仍舊乏善可陳的陌生面孔,沒有了觀眾緣作支撐,難免給人一種表演和做作之感。一直以來,在內地,綜藝咖屬於稀缺物種,價格便宜、配合度高、敢說敢做、有藝能感、具有討論度的綜藝咖屈指可數,這也讓《花花萬物》需要綜藝咖支撐的嘉賓團,在嘉賓選擇上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且與《康熙來了》嘉賓們培養十多年的默契不同,“康熙”再次合體,與嘉賓團生疏的嘉賓們互動也鮮少碰撞出火花。

尺度受限,少了《康熙來了》敢於挑戰權威,嬉笑怒罵皆鮮活的真實,節目定位模糊,缺少創新,都讓這檔節目泯然在眾多網綜之中。

然而即便是《花花萬物》完全複製出《康熙來了》的獨到與精髓,恐怕也難以再現《康熙來了》的輝煌。

“康熙”合體為什麼不靈了?

事實上,即便是原汁原味的《康熙來了》存活到現在, 除卻“情懷”影響力,市場表現或許仍舊不容樂觀。

在《康熙來了》停播前,就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老觀眾無情指出節目套路流於平庸、新梗匱乏等等問題。對此蔡康永早有察覺,從他給出的告別理由中就可窺知一二:希望能在大家還喜歡《康熙》的時候離開,而不是要等大家看都不想看的時候慘淡收場。

且不說這檔存活了12年的綜藝節目,在停播前,已經有了走下坡路的趨勢。僅僅兩年,網生內容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康熙“走”了

2004年至2016年,《康熙來了》熱播的12年裡,內地綜藝土壤匱乏,樂於上綜藝的明星仍是少數。《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爆火後,內地綜藝節目井噴,從親子到婚戀,從競技到挑戰,從街舞到明星養成,網綜在國內空前繁榮,《中國有嘻哈》讓亞文化逆襲成主流文化,街舞、鐵甲、灌籃系列綜藝再次引發亞文化狂歡,網絡綜藝市場裡點擊量上億的S級網綜層出不窮,五光十色,讓觀眾眼花繚亂。除此之外,短視頻崛起,快手、抖音等娛樂軟件也在搶奪著用戶的時間。

《康熙來了》誕生在內地互聯網蓬勃發展之前,它對多元化價值觀的包容,吸引著內地新一代年輕人的眼球,而它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則停留在了網生內容的蠻荒時代。如今,微博上大小藝人自爆感情經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迅速引爆話題討論,微博大V緊跟潮流熱點,搶奪觀眾眼球,拋出或離經叛道、或犀利的觀點,“語不驚人死不休”,《康熙來了》那種戲謔、反傳統的氣質,在互聯網上已經不再特立獨行。

康熙“走”了

《康熙來了》經歷一場生老病死自然退出“歷史舞臺”,在網綜節目百花齊放的今天,複製一檔14年前誕生的,已經自然消亡的節目,不由得讓人捏一把汗。

蔡康永在《康熙來了》告別節目中說道:“徐熙娣跟我即使有機會再開始任何節目,它也不可能是《康熙來了》。”遺憾的是,《花花萬物》不論是“康熙”合體還是內容設置,都在提醒著觀眾其與《康熙來了》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了珠玉在前,面臨的評價壓力可想而知。

“康熙”的北上困境

《康熙來了》停播前後,臺灣綜藝日漸式微,小S與蔡康永紛紛開啟了北上“掘金”之路。

身處娛樂八卦、搞笑無下限的綜藝圈,蔡康永算是少有的有股知識分子風度的主持人。他憑藉在《奇葩說》溫柔智慧的表現,攬獲一大批粉絲,隨後與米未傳媒深度捆綁,參與米未自制節目《飯局的誘惑》,在知識付費浪潮下,推出付費音頻《蔡康永的情商課》,接著在《拜託了冰箱》《明星大偵探》《火星情報局》中擔任飛行嘉賓,頻頻露臉,在《男子甜點俱樂部》《你說得都對》等網綜中獨挑大樑……

觀眾對《奇葩說》裡智慧的蔡康永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奔著他來的粉絲,期待著他在節目裡創造出更多智慧閃光時刻,然而除《奇葩說》外,上述綜藝中蔡康永個人屬性不鮮明,發揮空間受限,節目整體反響平平,沒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康熙“走”了

除了綜藝節目之外,蔡康永在多個領域頻頻“試水”,他是《真相吧!花花萬物》的製片人之一,主動邀請小S合體成績不及預期,他執導的電影《吃吃的愛》遭遇滑鐵盧,票房僅2000多萬,沒能收回成本。顯然,在《康熙來了》停播後,

他的北上之路並不順利。

相比之下,小S的北上之路更不平坦。沒有蔡康永掌舵,小S獨挑大樑的網綜《姐姐好餓》,一經上線,就被批“尷尬”,節目第二季雖有所改善,但還是沒能引起較大反響。她或坦率或幽默的舞臺表現,帶有強烈臺灣綜藝風格,插科打諢時間長了,也易引發觀眾審美疲勞。

觀眾對她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她輪番調戲華語圈男明星,坦蕩地說“屎尿屁”,大半夜喝醉之後在微博自爆“真心話”的鬼馬層面,觀眾們喜歡這樣“靈動”又“肆無忌憚”的小S,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種“肆無忌憚”,與內地綜藝環境顯得格格不入,不能辛辣調侃,有了尺度限制,小S在內地綜藝裡就像是一把啞火的槍,火力無處安放。

康熙“走”了

更為重要的是,文化背景差異,是蔡康永與小S面臨的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對於混跡於綜藝節目的藝人來說,許多梗,只有在同一個文化氛圍長大下有著相同記憶的人,才能會心一笑。“康熙”在這方面的短板在《花花萬物》中暴露得尤為明顯,節目裡內容素材基本取材於製作人和主持人並不十分熟悉和適應的生活環境中,“水土不服”的背景下,觀眾很難與之產生情感共鳴。

兩人北上之路不平坦,重組後成績也平平。如今蔡康永搭檔江疏影,推出新綜藝節目《恕我直言》,小S在阿雅新節目《奇遇人生》中擔任飛行嘉賓,不再搞怪無厘頭,開始暴露內心柔軟的部分。屢次打出“情懷”牌,成績不及預期,等待他們的已經不是當年對內容極度飢渴的觀眾,北上之路如何才能走得更長遠?兩人或許都還在探索著新的“突破之道”。

康熙“走”了
康熙“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