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陳昌浩,又名陳海泉,1906年9月出生於武漢市漢陽縣永安堡戴家莊。早年入武昌大學學習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任共青團湖北省委宣傳部幹事,同年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0年10月,陳昌浩回到上海,12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曾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常委、團中央委員等職。1932年10月,參與指揮紅四方面軍主力由鄂豫皖蘇區向西轉移。參與創建川陝蘇區,同徐向前等指揮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當紅軍長征抵達陝北時,它主要由兩支軍隊構成,其中一支是由毛澤東、周思來和朱德等率領的第一方面軍,計約八千人。另一支軍隊是由張國濤、陳昌浩和徐向前率領的“第四方面軍”約八萬人。紅四方面軍,後來被先後改製為“左路軍”和“西路軍”,陳昌浩是它的最高指揮(“總政委”和“軍政委員會主席”)。他的麾下擁有一大批後來中國政治舞臺上重要人物:國家主席李先念、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王樹聲、徐海東;50年代中國幾個主要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如許世友、陳再道、程世才、洪學智等著名將軍;第二代領導人主政後,一些重要領導人,昔日還只是陳昌浩部下的一些連、排長。

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1936年10月按照黨中央的指示,陳昌浩、徐向前率領紅四方面軍的三十軍、九軍、五軍以及紅四方面軍總部、直屬部隊共計21800餘人西渡黃河作戰並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結果兵敗河西,僅剩4000餘人分散行動潛回延安。這樣一個曾經統帥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立下赫赫戰功的紅軍主帥,因為西路軍的慘敗,也因為患有嚴重的胃潰瘍,就退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舞臺。

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他回到延安後不久,他因患有嚴重的胃潰瘍,被批准到蘇聯治病。從此,開始了長達10多年漂泊異國的生涯。長年“牧羊”蘇聯,在集體農莊裡受盡折磨和苦難。他曾經幾次給中共中央發電報,要求返回祖國參加革命,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1951年,離開祖國10多年之久的陳昌浩攜蘇聯妻子格蘭娜和幼子陳祖莫回到了祖國。受到劉少奇和朱德的熱烈歡迎,但他拒絕了所有高官厚祿,選擇成為一箇中共黨史的研究學者(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以及“俄華大辭典”的“主編”。他幾次向他的舊部致歉,獨自承擔起西路軍覆滅的責任。

文革開始,陳昌浩受到衝擊。紅衛兵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批判鬥爭”和毒打。他親眼目擊彭德懷、徐向前等元帥被戴高帽掛牌遊街的景象,又風聞李立三“自殺”及其他的俄國夫人格蘭娜的被捕,情知自己“罪大惡極”,厄運難逃,1967年7月30日晚上便在寓所“紅霞公寓”裡吞服大量安眠藥後永久地睡去。1980年恢復名譽,黨中央為他舉行追悼會。

紅軍時期他叱詫風雲 四十年代“牧羊”蘇聯 文革服安眠藥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