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马云》——不同视角了解马云

喜欢 关注

关于作者

本书有三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是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第二位是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第三位是李翔。三位作者都和马云有比较深的渊源:作为阿里巴巴副总裁的高红冰就不必说了,是马云的亲密工作伙伴;由王利芬主办的《赢在中国》电视节目,马云曾连续三年担任总决赛评委;而李翔曾多次专访过马云。

核心内容

本书聚焦于从1992年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这段时期,记录了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关键节点。通过对这些关键节点前后的决策背景和决策过程的描述,勾勒出一幅阿里巴巴从小到大、从单一业务到多元业务、从创业点子到企业生态的发展历程图。本书按篇章结构可以分解成阿里巴巴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展现了阿里巴巴的用户、组织、业务和市场环境等战略要素的协调发展。

前言

将为你解读的书是《穿布鞋的马云》,讲述本书的精髓:创业公司在创业、成长、成熟,到转型的各个发展阶段中,经历了一个企业用户、组织、产品和市场等战略要素共同演化的过程;只有这些战略要素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够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实现从创业到卓越的惊险一跳。

《穿布鞋的马云》——不同视角了解马云

这本书选择了从1992年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这段期间,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通过对这些关键节点前后的决策背景和决策过程的描述,勾勒出一幅阿里巴巴从小到大,从单一业务到多元业务,从创业点子到企业生态的发展历程图。本书按篇章结构可以分解成阿里巴巴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展现了阿里巴巴的用户、组织、业务和市场环境等战略要素的协调发展。

这本书实际上是三位作者从资深媒体人和朋友的角度,对阿里巴巴创业经历的一次系统梳理,并通过阿里巴巴的发展折射出马云的人格特征。

---------------------------------------------------------------------

现在市面上写阿里巴巴和马云的书有很多,其中有不乏叫做《马云传》的个人传记,叫做《阿里传》的企业传记,以及收集了马云内部讲话稿的各类书籍等等。本书的名字却叫作《穿布鞋的马云》,听起来有点儿怪怪的。实际上,作者用这个书名,是想描述一个真实的马云。本书是阿里巴巴官方首次以出版的方式,面对公众开放评述马云创业过程中的细节和重大决策,甚至包括一些大胆的和错误的决策,真实程度非常高。据作者说,马云平时是穿布鞋的,只有去一些正式场合,才在下车前换成皮鞋,活动结束,上车再换回布鞋。所以马云穿皮鞋的话,那是他的非常态,穿布鞋可能才是他的常态。换句话说,在我们心目中,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总是形象高大,像穿着皮鞋的马云一样。但实际上,这些成绩是无数穿着布鞋的“马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这本书正是要通过对阿里巴巴发展历史中一些重要节点的梳理,折射出“穿布鞋的马云”是如何带领阿里巴巴跨越这些节点的。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就为你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梳理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把马云的管理战略决策还原到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去,而没有只盯着今天已经成功的马云,去神化他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判断和选择。那么我们可以分四个部分,来理解这本书的重点,它们分别是:阿里巴巴在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转型阶段各自的战略决策。

---------------------------------------------------------------------

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阿里巴巴创业阶段的战略决策。

作者认为,可以把1999年到2002年这段时间看作阿里巴巴的创业阶段,这段时间,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B2B跨境电商业务——所谓的B2B,实际上是英文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说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不过,和现在的海外购不同,当时的阿里巴巴,主要是帮助中国的中小国际贸易企业把商品卖到海外去。

作者认为,当时阿里巴巴之所以选择B2B跨境电商业务,和马云在1999年前的创业经历有关。1988年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一名英语老师。他发现身边很多老师都有翻译英文资料的需求,于是在1992年创办了海博翻译社。1995年,马云从学校辞职,全职创业,创办了“中国黄页”,为中小贸易企业提供海外需求信息。1997年,马云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任信息部总经理。1998年年底,他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离职,带着之前的一帮小伙伴回到杭州创业。

马云从1992到1998年的三次创业经历,从某种程度上看,可能都是失败的——海博翻译社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中国黄页”和杭州电信合资后马云丢掉了控制权,后来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工作,也没有让他感到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这几次创业失败,也让马云悟到了几点经验:一是,小企业也要有制度,不然营业员拿了货款你都不知道;二是,翻译社这样的生意模式做不大;三是,有共同理念和目标的团队很重要。

于是,当马云带着小伙伴回杭州创业的时候,他把选对人和做对事儿看得特别重要。从选对人角度说,当时一共有18个小伙伴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里开会,这18个小伙伴中的绝大多数现在还在阿里巴巴,有些还担任着重要职务。这18个小伙伴后来被称作“阿里巴巴18罗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加入阿里巴巴,不是因为当时阿里巴巴收入高,而是他们看到了共同的愿景。比如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的蔡崇信,就是放弃了百万美元年薪加入的“18罗汉”之一,他加入阿里巴巴后每月工资才500元人民币。

除了选对人,还得做对事儿。通过之前的创业经历,马云意识到,“中国黄页”那件事儿的大致方向是对的,只是当时合资后失去了控制权。于是,阿里巴巴在1999年创业初期,就针对中小贸易企业获得信息难的痛点,打造一个线上交易平台。和当时如日中天的“广交会”等线下交易平台相比,阿里巴巴的服务有好几个优点:例如,宣传费用低,卖方能持续宣传,交易双方能在平台上保持互动,等等。2001年,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帮助交易双方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

除了做对事儿,还得把事儿做好、做出知名度。1999年,马云发现公司的知名度实在太低,这是个很大的痛点——比如说,2000年,他跑到德国演讲,能容下1500人的会场,结果只来了3个听众。回国后,马云就召集了第一次“西湖论剑”,邀请当时还都在创业初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共同讨论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方向。这些参与者包括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等现在响当当的企业家,他们的参与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很好的口碑营销效果。

除了在上面说的,对用户需求、组织文化、产品定位等要素外,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拿到的大笔投资,除了运气外,也和马云对市场环境和时机的把握很有关系。1999年10月,刚刚创业1年的阿里巴巴就拿到了高盛500万美元的投资,几个月后,又拿到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投资。拿到这两笔投资后不久,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如果没有这两笔钱,很难想象阿里巴巴能顺利地度过了那个互联网寒冬。

我们来总结回顾一下第一个重点。阿里巴巴在1999到2002年这个创业阶段的战略特点可以总结成:召集有共同理想的合伙人,针对天使用户的痛点需求开发产品,并通过口碑营销实现单点突破,借助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大机遇,开创B2B电商的混沌市场。也可以理解成,找对人和做对事儿。找对人说的是找对用户需求和创业伙伴,做对事儿说的是做对产品和选好市场机遇。

其他部分将在其他篇幅为大家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