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三省賦

賦乾.雞鳴三省賦

雞鳴三省,畢節名村,七星關區,林口鎮轄。

區城東北,離距七五,三省村莊,隔河相望。

北及四川,村名水潦,西至白車,雲南之村。

赤水河流,三村匯聚,隔河相望,足踏三省。

一雞啼叫,三省皆聞,地理環境,頗富詩意。

雞鳴三省,歷史悠久,川鹽古道,底蘊深厚。

赤水河史,三海經載,漢喚大涉,晉名安樂。

唐赤虺河,元朝明代,相沿今朝,改赤水河。

河有兩源,南源渭河,北源銀廠,支流匯合。

蜿蜒迂迴,折入林口,南北交匯,滾滾東流。

赤水兩岸,彝民所居,彝祖領地,扯勤彝家。

赤水滋養,興旺發達,歷經千年,實力雄厚。

明初冊封,永寧宣撫,女傑奢香,出此彝家。

洪武置衛,隸屬赤水,明未王朝,改土歸流。

天啟崇禎,崇明反判,奢震改餘,潛居雞鳴。

他支相繼,改楊蘇李,祿張漢姓,分居兩岸。

兩岸土目,各居一地,先後發展,形成八屯。

歸屬水西,安氏管轄,得勝巖口,家戛夷屯。

民國名土,題其門聯,至今尚存,氣勢恢宏。

東臨蜀山,西擁滇山,雞鳴三省,鍾靈地也。

昔尚武功,今崇文治,虎距千秋,耀德輝矣。

雍正七年,清理疆界,赤水河界,八彝歸畢。

八彝屯名,改平定裡,時至今日,七星關地。

彝族同胞,較為開明,引進漢學,倡導教育。

激勵子孫,參與科考,清代民國,名人輩出。

文化人物,詩人家駒,及餘珍等,層出不窮。

革命志士,有餘若瑔,及餘建光,辛亥之光。

詩人相聚,經常對唱,吟唱山水,謳歌家鄉。

留下詩歌,流傳後世,今日讀之,滂溥大氣。

雞鳴三省,古蹟亦多,供人瞭解,文化源泉。

林口古鎮,川鹽古道,赤水古渡,土司莊園。

康炳堂房,三聖宮處,黑神廟地,彝家村落。

清代民國,民團營屯,大姓住宅,比比皆是。

雞鳴三省,景觀奇秀,風物優美,民風淳樸。

人文深厚,自古至今,名人遊蹤,旅跡累見。

騷客讚歎,吟唱不絕,已集文集,以饗讀者。

雞鳴三省,黔川滇界,雲貴典型,喀斯特貌。

險峰重嶺,河谷深切,崖壁陡峭,巉巖欲傾。

古道盤旋,深穴密佈,泉瀑飛流,煙雲盤託。

青龍山高,俯視烏龍,仰侃朱家,壯麗奇秀。

雞鳴三省,紅色文化,紅軍長征,曾住該地。

重大會議,在彼召開,高層人事,重要決定。

聞天替博,毛助周軍,決定方向,糾正左傾。

集體核心,組織保證,黨內團結,明確保徵。

紅軍會議,級別最高,內容最重,史有地位。

核心景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文化樂趣。

革命傳流,愛國教育,弘揚精神,穩步前進。

認識歷史,堅定信任,堅持信念,團結奮進。

紅色會址,旅遊勝地,實現跨越,強力推進。

贊曰:

尋幽訪勝林口景,雞鳴三省早已聞。

險峰重嶺谷深切,古道盤旋穴布密。

紅色文化轉折地,長征勝利始保證。

雖處偏僻人文盛,早有名士譽華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