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 婚姻

婚姻兩字,古代寫作“昏因”,“婚姻之道,謂嫁娶之禮”,“男以昏時迎女,女因男而來。嫁,謂女適夫家;娶謂男往娶女。論其男女之身謂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際,謂之婚姻”,這些都是古人對婚姻的解注。

那麼婚禮究竟始於何時呢?現在已很難考查。許多古籍記載,傳說伏羲氏創造了嫁娶儀式。當時的中國社會還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即歷史學家們所說的傳說時代。實際上,婚禮最早的含義帶有祝賀性質。在氏族社會,男女之間的婚配,大都實行氏族外婚或部落外婚。男子成婚,必需要到另外一個氏族或部落去尋找配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搶婚現象經常發生。特別是在女性比較少的情況下,男子要得到配偶,是非常困難的事。一旦得到配偶(哪怕是槍來的)全氏族或部落的人都要為此而慶賀。有時還要設宴歡慶。這就是婚禮的原型。比如,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很久以來就實行氏族外婚。由於居住地域遼闊,部落之間相距很遠、給通婚和貿易帶來很大困難。所以在古代蒙古族中,姑娘遠嫁和搶婚現象是很普遍的。一旦成婚,必然飲酒作樂,表示慶賀。另一方面,婚禮的功能還在於,通過一定的形式向族人和社會宣告婚姻的成立,以便得到社會的認可。

婚姻是男女締結夫妻關係的一種文化現象。其風俗是隨著一個時代男女關係觀念的開放程度而定的,而這觀念又取決於社會的哲學,經濟,國力等因素。由於歷史久遠、疆域廣袤、民族眾多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約,以及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古代婚姻文化蘊含豐富且特色鮮明。古代婚姻重禮輕愛。舉行正式儀式的婚姻才被社會和家庭認可。所謂“婚姻之道,謂嫁娶之禮”。婚姻禮儀包括議婚、訂婚和結婚等全部過程的禮儀程式,主要分為“成妻之禮”和“成婦之禮”。“成妻之禮”先為“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納采是議婚的第一個階段。相當於提親,男方請媒人去女家提親,女方同意,男方再去女家求親。送禮,古俗為雁,因雁為隨陽鳥。求婚後,託請媒人問女方名字、生辰八字。準備合婚。也送雁。忌女比男大,特別是女比男大一歲。也忌生肖相剋。問名以後,把占卜的好結果通知女方,這叫訂盟也就是訂婚。古禮要送雁。和定禮,作為婚事以定的信物。後世叫小聘。滿族送如意、首飾、衣料。漢人送戒指。表明婚姻已成、但婚期未定。訂盟後,男方將聘禮送到女家。進入成婚階段的重要標誌,叫大定、

中國古代 婚姻

過大禮。一般在婚前兩個月或百日之內。禮忌單數,名稱要吉祥。結婚日子由男方決定,徵女方同意,男定月、女定日。親迎是婚禮主要禮儀。前一天下午女方送嫁妝。滿族女子嫁妝豐厚,漢人只送表面上的東西。迎親是新郎親自去迎接新娘。迎親用兩頂轎。去時女轎要有壓轎人,新郎只在門外等待。有迎轎,下轎。跨火盆,射轎。拜天地、入洞房、喝交杯酒、吃子孫餑餑、婚後三天歸寧。至南宋時,理學家朱熹將“六禮”改為“三禮”,“自議婚而下,首曰納采,問名附焉;次曰納幣,請期附焉;次曰親迎。”“成婦之禮”即拜見公婆、拜謁祖廟。婚姻重禮,當事人無自主權,而由媒人與父母參預或做主。“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婚姻文化的經濟性表現得十分突出。男女雙方在選擇配偶時大多考慮雙方家庭財產多寡。婚姻在締結過程中非常注重聘禮,聘禮越重,女子的身價籌碼越高。而女子出嫁時陪送嫁妝,也體現了婚姻當事人的經濟動機。清代趙翼談及古代婚姻時說:“凡婚嫁無不以財幣為事,爭多競少,恬不為怪。”婚姻文化還具有跨越民族、國界的政治性。漢高祖為緩和北部邊境緊張局勢,採取“和親”政策,主動與匈奴聯姻。清代為鞏固在蒙古地區的統治,世代與蒙古族聯姻,清代皇帝娶蒙古女子為后妃,與此同時,眾多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給蒙古王公貴族。因政治目的而締結的婚姻,注重的是政治而不是感情。在婚姻關係中,上層社會如帝王、貴族和官僚等都於正妻之外納妾。下層社會,除少數富裕暴發戶外,廣大庶民百姓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上層社會的婚姻嚴格按照等級、繁雜的禮儀進行。下層社會的婚姻,雖然法律上也有嚴格的規定,但在實際婚姻中,人們並未完全遵守法律條文。此外,漢族與少數民族在婚姻形式上存在較大差別,在婚姻禮儀和嫁娶方式上也大異其趣。這是古代婚姻文化的差異性特徵。

無論古代或現代,婚禮都是婚姻和儀禮相結合的產物。婚姻發展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雖然有兩性的結合,但這種結合的目的是為了人種的自然繁衍,純屬一種自然現象。所以,這種兩性之間的結合,嚴格來講不能稱之為“婚姻”。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之間的結合漸漸不僅形成一定的規範,而且逐步產生了相應的婚姻制度和某些特定的婚俗,這時的男女結合,是以得到社會的許可為特徵的。再往後,有關婚姻的法律出現了,法律將男女之間構成婚姻的原則,用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使婚姻不僅得到社會的認可,而且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這是人類婚姻的一大進步。但是,我們應看到古代婚姻所包含的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雖然現今大部分都已無沿用,我們還是可以汲取其所包含的文化精華,並可作為對中國民俗文化的考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