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宁愿“罚款”,也要土葬,老农说的这4点原因,算说对了!


点击右上角,关注:【乡村天下事】! 走进农村生活,学习农村文化,传播农村正能量! 对于城里人来说,火葬已经深入人心,在过去农村一直都是实行土葬的政策。现在国家也进行了丧葬改革的试点工程,让农民理解和认识火葬的优越性。 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土地的占用,确保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保护木材的可持续供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这项政策看起来不错,农民却一直都不乐意,虽然国家提供了火葬补贴,农民并没有被吸引住。 很多农民宁愿被罚款,也要坚持土葬,这是为什么?老农说的这4点,说对了。

第一、入土为安的思想 对于农村人来说,大家都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从尘土中来到尘土中去,在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土葬已经深入人心。 农村的丧事礼节繁多,其中的忌讳也比较多,老人在离世之前也都会要求入土为安。正因为如此,子女也会尽力满足这个要求,不然将会受到村里人的指点和非议。 当然土葬也是一种宗族观念的仪式,以便于让这个家族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后代都可以悼念先人。


第二、火葬程序比较麻烦 一个县城只有一两个火葬场,整个县城这么大的地方,农民想要火葬,那就需要租车,自然也会花费一笔费用。在火葬的过程中也分为三六九等。 不同的费用可享受的火化待遇不同,因此大家也比较反感这种操作。虽然说火化费国家可以报销一部分,但其他的费用也是一笔支出。 这样一来土葬的优势自然就加大很多,不管是程序上还是费用上都会少很多。

第三、风俗的差异化 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和信仰,很多地方的风俗中最忌讳火葬,这就和回族人不吃猪肉一样。很多地区在人百年之后还有着树葬、天葬、水葬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虽然遵守着火化的习惯,但回到家里还是依照土葬的习俗,这样土地的资源得不到保障,农民的负担加重。

第四、公墓费用更高 很多农民都在吐槽现在的火葬已经市场化、商业化了,如果是土葬的话,农民只要打造一个棺材即可,其他的花费很少见。 但现在的火化中需要一笔花费之外,公墓的花费让农民直呼承担不起,一个公墓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元,到期不续费后就会剔除,农民自然不乐意。


未来的火葬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农民也要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移风易俗的号召。农民朋友们,你们对于火葬是什么态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看! 更多三农资讯,欢迎关注【乡村天下事】,了解更多农村新鲜有趣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