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Henan Normal University Biological Specimen Depository,北依巍巍太行,南濱滾滾黃河,位於京廣、太荷鐵路交匯處的豫北名城新鄉市,坐落在廣袤的牧野大地、美麗的衛水之濱;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建設路東段,門牌148號,距新鄉市火車站7.5公里,距新鄉市長途汽車站7.5公里,距107國道8公里,交通便利。河南省地處中原,地理優勢獨特,屬於暖溫帶向北亞熱帶的過度區域,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古北界與東洋界的過渡地帶,南北動物類型相互滲透,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對研究動植物區系形成和歷史演變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經濟意義。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廳非常重視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科學文化設施建設。198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撥專款籌建了建築面積為3160平方米的生物標本館。近幾年學校撥專款,用於生物標本館的維護和發展。該館收藏的標本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經過幾代人的長期辛勤工作、積累、豐富和發展的結晶,彙集了原平原師範學院、新鄉師範學院、河南大學及河南省自然博物館的全部標本,同時也包含著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生多年來野外實習和野外考察所採集的標本。如今,它已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生物標本館,在國內生物標本館中也佔有重要地位,1990年被列入《中國博物館志》,成為反映我省生物資源、對外開放和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及溝通人與自然的紐帶,在科技創新教育、愛國教育、科普教育、科研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該館藏動物、植物、真菌、人體及化石標本總計近6000種120000餘號。其中植物標本3600餘種,28000多號,包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0多種,如人參、珙桐、太行花、天麻、蝟實、銀杏、連香樹等,著名的四大懷藥牛膝、地黃、菊花、山藥等也珍藏在本館,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對河南的經濟發展起重要的促進作用。館藏動物標本2400餘種,90000多號,脊椎動物標本600餘種,28000多號;無脊椎動物標本1000餘種,60000餘號。其中有翼展為3米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鷲以及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金斑喙鳳蝶,多尾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太白虎鳳蝶,枯葉蛺蝶和烏桕大蠶蛾等。具體如下:本館現有哺乳類動物標本110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種,如大熊貓、東北虎、金錢豹、金絲猴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如穿山甲、黑熊、大靈貓、小熊貓等;鳥類標本近40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如褐馬雞、黒鸛、大鴇、小鴇、金雕、白尾海雕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4種,如紅腹綿雞、白冠長尾雉、大天鵝、藏馬雞、勺雞等;爬行類動物標本50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揚子鱷、巨蜥、蟒和鱷晰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海龜和玳瑁等。兩棲類標本4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鯢。生命科學學院教師和研究人員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編寫出《河南魚類志》,其中記述的120餘種標本均收藏於本館。目前,生命科學學院已獲得了幾乎全國各地區的淡水水母標本,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另外,生命科學學院已成為中國淡水渦蟲研究中心,本館還是中國淡水渦蟲模式標本保藏中心。此外,本館還珍藏有人體器官浸製標本、骨骼標本、胚胎髮育標本500餘號,屍體、木乃伊等20多具;模式標本60多種;南陽恐龍蛋、黃河象牙、三葉蟲等化石標本10餘種。這些標本既有河南產的種類,也有來自國內外其他地區的種類,如南極的鱗蝦,澳洲的鴕鳥,馬來西亞的馬來貘等標本。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開館二十幾年來,接待中央、省委省政府、廳局各級領導,專家學者10000多人,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8萬多人,還有100多位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新西蘭、日本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到本館參觀、考察和研究,國內一些大學、科研單位、自然博物館、標本館、中學和自然保護區的專家、學者、教師、研究人員、工作人員也常來本館查閱、交流和鑑定標本。本館豐富的標本資源,受到了社會各界和教育部門的極大關注。近年來,組織學生前來本館參觀、學習已成為各類學校、團組織和少先隊組織對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科普知識教育、科技創新教育的首選活動之一。

生物標本館安裝有防盜報警器,晚上在標本館樓內有專職值班人員。生物標本由標本館工作人員統一管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投放防腐藥品閉館進行蒸汽消毒殺菌,以確保生物標本的完好無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