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設的人生

有預設的人生

在諮詢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來訪者會如此說:“這件事就應該這樣……”,或者“她(他)就應該這樣做”等等,諸如此類,將自己與他人對比的、理想中的、幻想中的投射到現實裡,而覺得現實中發生的事、涉及的人、以及他人產生的情緒等等都是不對的,換句話來說,就是不接納現實發生的事情、他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和他人因此產生的情緒。

有預設的人生

學了心理諮詢後,才知道各種看不慣他人而產生的情緒,是由不合理信念衍生而出的不合理情緒,應對它的有RET(合理情緒療法)。這些不合理信念是從何而來呢?這個問題似乎每位諮詢師都能回答出來,比如從父母、老師那裡習得來的,從成長經歷、環境中自己總結的。此外,我覺得還有我們對事件、對人、對未來、對關係都有著一種設定,又或者說是一種預設,諸如“好媽媽就應該是和藹可親的(當媽媽怒目橫眉時,就不是好媽媽)。”等等。

當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潛意識會根據曾經的習得而來的和自己總結的經驗做出一系列的判斷和預設,當涉及的其他人處理事件的方式、情緒表現等都符合潛意識給出的預設時,我們會有一種安全感和可控感;若是情況相反,我們則會惶恐,失控感和不安全感隨之而來,於是埋怨、指責、不合理情緒由此發生(以上是我個人的感覺,沒有生物學依據)。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是完美的——在精神分析中,這叫做自戀。

有預設的人生

當現實無法達到“我”的預設該怎麼去調節心理落差、調整情緒呢?這裡有兩字真言——“接納”送給你。“接納”說起來就兩個字,做起來真的很難,我個人認為,難在信念的改變。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看到或聽到這句話,大家會恍然一下,“哦,是的,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但是,往往處於事件當中之時,我們會覺得“別人應該和我想的一樣”、“我想他就是應該這樣”、“他做這件事是這樣的結果,我也應該是這樣的”。記得我剛學習和潛意識溝通的時候,老師說:“有的人和潛意識溝通後肚子咕咕叫兩聲,有的人溝通後會做夢……”我固執的認為我和我的潛意識溝通後應該是做夢,沒錯,是應該,我給我和潛意識溝通這件事加了預設,所以在練習的時候就會分心,沒有做夢就會焦慮。

有預設的人生

後來一句“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將我打醒,我不再預設和潛意識溝通後的狀態,不管腦海裡呈現怎樣的畫面,又或是身體有什麼狀態,我都會向她問好,靜靜的感知她,不但感到整個人都輕鬆了,同時也更容易接收潛意識的反饋。

作 者: 路 晶

有預設的人生

有預設的人生

路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參加過心理動力學心理分析、動力溝通、NLP等流派理論及其技術的學習。曾帶領過家長親子關係成長團體,青春期學生自我成長團體,中考、高考學生解壓專項訓練團體等,具有豐富的個體和團體輔導的經驗。諮詢理念:真誠對待每位來訪者,協助來訪者自我成長。

我們是心理諮詢師,我們可以和你一起改變你的生活,讓你的生活變得積極、喜悅!

有預設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