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佛教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現在,事情又回到了我們談話的起點,佛教究竟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的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對於這個問題,我己經寫過一篇文章,幾家權威的佛學刊物都轉載了,你們也許已經看到。我找了四個答案:

餘秋雨:佛教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第一,別的學說雖然也會涉及人生,卻不會集中地關注人生,只有佛教,全部聚焦於人的生、老、病、死,研討如何擺脫人生苦難,表面上看起來,世間大事是朝廷社稷、征戰勝敗、門庭榮辱。但佛教堅定地認為,那些都不重要。結果,反把最高貴的人和最低微的人拉到了一起。

第二,佛教經典很多,教義很深,但基本立論卻乾淨利落,鞭辟入裡,不像其他學說那樣繞來繞去說不透徹,例如,佛教斷言人生是苦,苦因是欲,滅苦之途是建立“無我”“無常”的覺悟……這種痛快勁頭,讓大家覺得醍醐灌頂。

餘秋雨:佛教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第三,佛教因戒律明確,為人們顯示了參與規則。乍一看,戒律是一種阻擋,其實就像欄杆、籬笆、圍牆,反而證明它切實存在,可以進入。相比之下,要成為儒家的“君子”卻只能意會,好像沒有障礙,但難於步履清晰地拾級而上。

第四,佛教有一個嚴整而可以辨識的弘法團隊,他們有序、集中、大體統一、代不絕人,成了佛教教義的人格示範。

餘秋雨:佛教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以上這四點未必準確,卻來自我自己的切身體驗。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出生在浙東農村,那時一片兵荒馬亂,盜匪橫行,走再遠的路也找不到一個識字的人。因此,也絲毫不存在現在不少文化人幻想的那種人人都懂得《論語》和《三字經》的景象。唯一的文化纜索,就是小廟、袈裟和天天唸經的婦女。她們讀不懂佛經,但從僧侶們的行為中知道了一些基本佛理和戒律,由此覺得有了依靠和指望。而她們作為當家人,又強有力地影響著一個個村莊。我的這個記憶,被很多來自不同地域的長輩和同齡人所印證。例如前幾年我在臺灣佛光山與星雲大師舉辦公開對話會,我的童年印象與他的童年印象驚人相似,而我們的家鄉並不在同一個省份。這些不謀而合的記憶,大體可以說明佛教在遼闊土地上的超常生命力。

餘秋雨:佛教憑什麼在中國形成這麼大氣候,最後還融入了中國文化

餘秋雨與星雲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