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大熊貓(不再瀕危:2016年)

1961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選擇大熊貓作為他們的標誌時,大熊貓幾乎已經滅絕。當時大熊貓就是瀕危動物的代表,截至2016年9月,大熊貓已經扭轉趨勢,不再面臨瀕臨滅絕。主要採取的措施是:首先,必須對偷獵行為加以嚴厲打擊。其次,必須建立大量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來保護它們的棲息地。我國現在有67個熊貓保護區,保護著1.4萬平方公里的棲息地。到2004年,大約有1500只生活在野外。今天這個數字超過2000。雖然大熊貓仍在“脆弱”名單上,但幸運的是,它不再瀕臨滅絕的邊緣。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斯特勒海獅(不再瀕危:2013年)

斯特勒海獅是一種巨大的野獸,生活在在阿拉斯加西部寒冷多岩石的海岸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之一。由於幾個世紀以來捕獵,環境惡化,漁船撞擊等事故導致海獅的數量急劇下降。在1990年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還確信斯特勒海獅即將滅絕。1979年,海獅的數量僅有18000頭。到2010年,這個數字超過了7萬。每年的數量增長超過4%,這隻虎頭海獅似乎已經被永久地從滅絕中拯救了出來。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阿拉伯羚羊(不再瀕危:2011)

在阿拉伯半島上,阿拉伯羚羊是具有古老意義的象徵。長久以來,它們都能從幾公里外嗅到水的味道,然而1972年,一個無名的獵人射殺了最後一隻阿拉伯羚羊,殺死了整個物種。幸運的是,由於羚羊數量的減少,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布扎比的幾位超級富豪王子將其中的一些動物作為他們皇室收藏的珍品,其中包括了阿拉伯羚羊。得知所有的野生羚羊都死了,1982年,阿曼建立了一個特別保護區,讓這些羚羊再次繁殖,現在有超過1000只羚羊生活在野外。如今重新復活這種高貴的生物被視為一種地區自豪感。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褐鵜鶘(不再瀕危:2009年)

整個20世紀中期,由於殺蟲劑在美國越來越普遍,農民和政府工作人員開始噴灑DDT,這對褐鵜鶘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褐鵜鶘食用了有毒的魚類,結果就是其數量急劇下降。到1970年,它們瀕臨滅絕。值得慶幸的是,70年代中期,禁止過度濫用的DDT,唯一的例外是用它來對抗瘧疾。褐鵜鶘的棲息地不再被有毒的化學物質所覆蓋,棕色的鵜鶘數量不斷回升。最後在2009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將其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刪除。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印度犀牛(不再瀕危:2008)

幾個世紀以前,印度犀牛在整個次大陸的北部遊蕩,從現代的巴基斯坦到孟加拉,途經不丹。它們的數量是多達數十萬。然而在20世紀的早期,大量獵人們不斷的捕殺這個龐大的群體,在後來的70年裡,他們的數量僅剩600只。1975年在孟加拉國和不丹、印度,犀牛已經滅絕。但由於棲息地保護和反捕獵法得到了加強,它們數量開始有所改善。到2008年,犀牛數量已經恢復到3000頭。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路易斯安那黑熊(不再瀕危:2015年)

路易斯安那州的黑熊是一種獨特的亞種,也是我們所熟知的“泰迪熊”的原型。這起因是在1902年,羅斯福決定要在密西西比鄉下射殺一隻黑熊。在展開很長時間的追捕無果後,他的助手們將一隻受傷的熊綁在樹上,並邀請總統去射殺它。羅斯福拒絕了,說這是不符合體育精神的。於是《華盛頓郵報》的一位漫畫家畫出了一張總統拒絕射殺一個可愛的、毛茸茸的小傢伙的照片。公眾瘋狂地追求這一形象,於是泰迪熊出生了。儘管如此,在1992年時,只有150只野生黑熊,經過二十年來的保護其數量增加到700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