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展期,是“套路”还是强行“续命”

进入8月份后,P2P雷潮正在逐步的转变,从直接原本的暴雷到宣布清盘再到现在的展期3年,可谓是花样迭出,但不管怎么变化都掩饰不住平台出现风险的事实。至于平台突然转变的原因跟各地互金协会陆续发布关于网贷机构退出政策有关联,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定期报送执行情况以及不失联、不跑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P2P平台的突然跑路。

因此在7月份很少有P2P平台发生突然跑路的情况,大多都选择清盘,但谁曾想面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清退要求,一些平台玩起了先清盘再跑路的套路。随后政策再次出台要求平台实现无风险良性退出,既然不能清盘脱身了那就进行展期吧,而就在前两天温商贷宣布展期3年兑付。通常一个期限超过1年的借款项目对于投资人而言就很长,现在却宣布三年时间的展期,很明显是平台在耍无赖。

平台展期,是“套路”还是强行“续命”

3年的展期,先不说投资人是否愿意接受,即便投资人接受,平台方能够保证这期间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吗?三年后又能按约兑付吗?想必没有哪家平台能拍胸口保证吧。另外一方面停运三年在没有任何进项的情况下场地需要租金、员工的工资、再加上其他开支,试问平台拿什么来坚持三年?即便能够坚持平台借款人在得知平台展期后还款意愿会不会下降?

由此看来不管是清盘还是展期,从三年的还款时间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在套路投资,从当下市场环境来看基本没有哪家平台的借款期限达到三年,即便存在又有哪个投资人敢大胆的去选择呢?那么展期或清盘真的需要三年之久吗?大多数所谓良性清盘的平台,不管是从自身的运作模式,还是从清盘过程中对投资者利益的保障都很难做到良性退出。

有人会平台清盘、展期不是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吗?其实对于P2P的监管整治相关部门也很头疼,一是不知道怎么去管,二是没办法管,因为很多地方金融办,对于P2P业务的理解并不深,一些实际情况也不清楚,想要有效的监管谈何容易。而对于近段时间的爆雷潮,维稳则是主要目标,所以哪怕平台已经出现问题,也得把风险释放延后,出个展期方案或者其他,不能直接爆掉。在这前提下只要平台不立刻跑路,愿意拖延还款时间来稳住投资人,相关部门就会去积极配合。至于今后的钱能不能还,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其实大家都希望平台能够良性清盘退出,投资人顺利拿回本金,平台也能成功上岸皆大欢喜,但实际纵观这些年的清盘平台真正能够做到良性退出有多少呢?所以展期就成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平台也希望通过展期兑付的方式来稳定目前的环境,从而等待P2P行业的逐步回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