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的子女,讓父母情何以堪!

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的子女,讓父母情何以堪!前兩天無意間在電視上看了cctv12頻道的春節特別節目《家和萬事興》,讓我感觸很深。

節目講的是一個六旬老母親和四個女兒關於贍養的糾紛的故事。老母親因為贍養問題將四個女方紛紛告上了法庭,從當事人的敘述中瞭解到,父母最初是和二女兒一起生活的,父親去世以後,村裡便將老人地給了二女兒種,誰知道二女兒種植了幾年後,選擇出去打工,將土地承包了出去,留下老母親一人在家無人照顧。大女兒知道此事後便將老母親接到了自己的家裡。這一住就是6年,在此期間二女兒對老母親的生活不聞不問,自此,姐妹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老人覺得二女兒將自己的地對外承包每年都應該產生收入,以前土地收益讓二女兒拿了也就算了,很讓她生氣的是,二女兒對自己不聞不問。於是她就將四個兒女都告上了法庭,想在法庭上解決問題。

老人在法庭上提出那家也不去,要求每個女兒每年給予3000元的贍養費,去處有她自己決定。

三女兒和四女兒當庭表示,對母親提出3000元贍養費的要求沒有異議。

二女兒表示,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但是從來都沒有推卸過贍養老人的義務,對於老人的說法,她感到委屈,過去承包土地的收入並不高,而且大多數都用到了一家人日常的生活上。

這件事最終在法官的調節下,達成了一致四個兒女每年按時支付給老人贍養費3000元,而且住所問題任憑老人的意願。自此,此處應贍養問題而引發的風波得到了圓滿的結束。

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的子女,讓父母情何以堪!

這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看完這個節目,我有兩點感觸很深,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父母在,家就在。

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拉扯大不容易,有時候父母的確比較嘮叨,比較木訥,甚至讓你覺得厭煩,但他她們始終是你的父母,無論如何,你始終都要做到作為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當父母在時,你始終都能感到家的溫暖,他她處處都為你著想,而你心中也總有著家的牽絆,這讓你感到活的真實,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二 交流,親人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就那上述事件來說,如果能及時的交流,也不至於會上法庭。所以交流在親人之間顯得尤為此重要,交流能化解那些無畏的小矛盾,避免它們逐漸轉化為矛盾。除此之外,交流還能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促進家庭和睦,兄弟姐妹同心。

不知大家對事有何看法,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的子女,讓父母情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