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菜场学问”解释深奥的法律知识,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说,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即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人格,授业和解惑则是在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能够将其所教授的知识清晰明了教授给学生的,是能够让学生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称赞的,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用“菜场学问”解释深奥的法律知识,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终身受益

在西北政法大学的校园里,就有这样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他将艰难晦涩的法律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市井生活常识,而除了知识本身,这种转化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也让学生们终身受益。他就是周景安副教授,现西北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

一位周老师的学生说:“国际贸易法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程,这与这位授课老师有很大关系。”这位学生现在早已成家立业,是西北政法91级的校友,名叫王学堂,现就职于广东佛山禅城区法制办。

用“菜场学问”解释深奥的法律知识,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终身受益

他回忆道,有一次,周老师上课讲到法律渊源中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大家都知道,国际条约好理解,但国际惯例不好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来自乡下的孩子,又是在西安这样的内陆城市,相信老师也很难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解。然而周老师却这样说:“说国际惯例,大家可能不好理解,我昨天晚上在家背课,我太太在旁边听见了,说惯例还不好理解?她说她早上去菜市场买一斤豆腐,人家卖豆腐的搭给她一棵芫荽。你买2斤豆腐,人家就送2棵芫荽,这不就是惯例吗?”

解释一下“芫荽”这个词,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称谓,而往往称它们为“香菜”,但是在乡下,大多数人还是如此称呼,因此听起来尤为亲切。

用“菜场学问”解释深奥的法律知识,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终身受益

老师讲到这儿,说:“同学们,我太太买菜买出了个惯例。如果这豆腐卖给了外国人,然后搭配芫荽,岂不就是个国际惯例?”

就这样,一个复杂的法律术语被老师讲解的成了日常市井生活。

这位学生说,周老师的这堂课在25年后他仍然清晰地记得,但他只记得老师姓周,但确实想不起周老师的名字了。直到2018年7月,西北政法大学佛山校友会举办了一场读书会。西北政法大学2008级的学生赵星讲到她在学校受周景安老师魅力的影响选择了国际法专业并读研,在西北政法读了7年。那时王学堂突然醒悟,他终于记起周老师的名字,他叫周景安。

王学堂说:“感谢周老师,他教过我的国际贸易法,由于工作原因我今天用得并不多,但他讲课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抽象的法律术语解释出来,这是老师的水平,更是老师的能力,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爱。”

好的老师总是这样,或许他意识不到,但他的魅力会影响学生一生。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自西北政法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