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田樹萇,字楚材,別署碩昌,室稱一粟樓,又稱四寧軒,1944年12月生於山西省祁縣。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書法特聘指導教授,山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田樹萇行草書明顯受到米芾和傅山書風的影響,作書時毫無掛礙,以氣馭書,不計得失。但是此類書家的通病就是作品風格意蘊在尚未達至相當深度,主要優勢藝術語對細節的不足尚未形成“填補”、“覆蓋”層次時便開始對細節進行倉率化處理並且錯誤地視為理所當然。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或者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田這樣的書法家,其實沒有過深的書法基本功,完全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古人書法風格的基礎上,投機取巧,將某些特點特意放大,然後進行強化,再轉變到自己的書法作品上,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不錯,大氣書風以整體為重對於細節的得失並不特別關注,但是在認真的書寫創作下的細節失誤和“不到位”和在一種荒率心態下的細節失誤和“不到位”其結果則完全不同。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觀看田樹萇的行草作品,我一直感到作者創作的心態有些問題:作者是否認為“大氣書風允許某些細節的失誤”?如果這純屬我的主觀臆測,那麼起碼在具體作品中看是有此傾向的。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這樣的觀念或者是書法創作理念,一旦在心理上形成潛規則也就極易將細節完全脫離關注的對象,那麼對於精緻筆線塑造的不到位也就無形中自己給自己開了綠燈,放寬再放寬,從而坦然地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局部細節的得失看在哪種創作心態下出現,“理所應當”和“儘量避免”具有本質的不同。如果創作中書家把對於細節把握的失誤看成想當然那麼他對於更大一些的線條乃至作品的整體節奏都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而再度放鬆精準度的控制,從而導致作品更大的粗糙,這可稱為“細節危害的連帶效應”。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細節的某些失誤當然對於一件精力瀰漫的作品構不成傷害,但是如果這種失誤增多的話就會導致作品的微動力特徵單調化、美感度降低:對於細節的有意忽視可能會降低我們對於作品整體把握的嚴謹而降低作品的格調。

點評田樹萇書法,其實沒有過深的基本功,完全是靠聰明混書法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