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戰士行軍打仗,貴在士氣;而將領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做好宣傳委員的工作,能夠時刻鼓舞戰士們的鬥志!作為邊塞詩人的王昌齡,更是深諳這個道理,於是他把自己會寫七絕詩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口氣寫下七首《從軍行》,篇篇是精品。當這豪邁的詩作,配上雄壯的軍樂,於是成為了最能鼓舞士氣的軍歌!今天要聊的就是王昌齡七首《從軍行》中的(其四),全詩如下: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詩題《從軍行(其四)》,從軍行,指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

樂府原本是在秦代設立、漢代擴建的專門用來管理音樂的機構,其功能主要是採集各地民間詩歌和樂曲。樂府詩在漢代發展得特別紅火,唐代詩人中有很多依然模仿漢樂府當年的形式來作詩,因此依然使用當年漢樂府詩的題目,王昌齡的《從軍行》就是其一。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

蔚藍的青海湖上,漂浮著綿長的白雲,白雲投下的陰影,卻讓雪山暗淡了下來。如此壯麗的邊塞風光啊,可為什麼要讓雪山黯淡呢?無奈!離開家鄉多時,連日的打仗,讓詩人的心情也是一片灰暗。

“青海”,這裡指“青海湖”。

“雪山”,這裡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一個人孤獨地站住守城上,遠遠地望著玉門關,思緒萬千。雖然遙望的是玉門關,心裡面卻是痴痴地望著家鄉的方向,想著家啊!

“玉門關”,因為西域的和田玉石經過這裡進入中原而得名。玉門關是古代中原詩人心中的國門,出了玉門關,就彷彿出了國家。因此,很多邊塞詩都有提及。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黃沙百戰穿金甲”

置身軍營的王昌齡,怎能體會不到士兵們的思鄉之苦呢?但做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個個久經沙場,哪一個不曾在黃沙漫天的惡戰中磨穿了盔和甲,即便如此,也要振作起來。

“穿”,這裡是“磨破”的意思。

“金甲”,指戰衣,用金屬製作的盔甲。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鼓舞所有戰士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誓死攻下樓蘭城,不打敗它,就不回去了!

“破”,這裡是“打敗”的意思。

“樓蘭”,是漢代西域的一個國名,曾經是一個非常繁華的西域小國,後來一夜之間消失了,說法眾多,這為這個西域小國增添了幾分神秘面紗。此處泛指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此詩,成備受鼓舞的軍歌,精析!

王昌齡素有“詩家天子”和“七絕聖手”之美譽,其邊塞詩的厲害之處莫過於“變化莫測”。此詩前兩句通過寫景,鋪墊了濃濃的愁緒,本以為要催人飆淚了,結果呢,詩人一個大轉折,振臂高呼“不破樓蘭終不還”,把壯志豪情推到了雲層!這種寫法,也太令人意外了。


(家有牛娃,一起輕鬆學古詩!歡迎訂閱“牛娃學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