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頂級祕訣 謀劃常用的九種手段 一種手段一個案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資源是有限的,可利用的資源更是短缺的,對一個來說,無論生存還是發展,資源是非常重要,所以人們對資源的需要,就免不了鬥爭,你想在鬥爭中贏得勝利,那麼必須要學會使用一些手段,讓你低成本的贏得勝利,那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幹,有智謀的人都會使用,來贏得勝利。

本文介紹在競爭常用的幾種手段,供大家學習或者參考,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學習智慧,縱橫人生,讓自己在競爭中不被淘汰。

一般常用的套路有九種,一誘敵深入,等待機會。二用欺詐手段,掩蓋事實真相。三用拖延的辦法,等待時機變化。四假借其他力量。五放縱對手的慾望,讓其慾望膨脹,自取滅亡。六讓其自身不斷削弱,讓其由強轉弱。七暗中操縱,讓其不知不覺墮入深淵之地。八以牙還牙,直接對抗。九威逼利誘,讓其不自覺的服從。

權謀頂級秘訣 謀劃常用的九種手段 一種手段一個案例​權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誘之以計,待之以隙。不治獄而明判,不用兵而奪城,非智者誰為?

這句話的意思的是,善於觀察的人,就會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謹慎愛思考的人就會富有智慧。設下計謀把對手誘惑到圈套裡,等待別人的空隙,等待他漏出馬腳或者弱點,然後趁機拿下他。對於明智的人,不用審問案件就能看的明明白白,不用派兵攻打城池,就可以拿下,不是有智慧的人誰還能做到呢?

誘敵深入的套路,歷史上成功的案例特別多,都是讓對手經不住眼前的誘惑,把敵人拉入自己的包圍圈,把敵人引入死絕之地,劉邦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就是,他自己經不住誘惑,被冒頓撤退所引誘,輕敵冒進所致。

夫欲行一事,輒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釁興。此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這句話的意思,你想要做一件事情,就得用其他事情來掩蓋你想做的事情,大家就不關注你真正想幹的事,把做注意力都吸引到那件假事情了,這樣別人就不會心生疑惑,也不會對你使絆子,使得你可以順利達到目的,這種方式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種歷史案例也頗多,這個故事源於韓信。楚漢爭霸時期,項羽想把劉邦控制在漢中之地,劉邦到了漢中養精蓄銳,圖謀關中,這塊成就帝王霸業之地,可是又害怕項羽提前預謀,斷了自己的謀劃,於是韓信表面派遣士兵和農民去修復已經毀壞入關中的棧道,來迷惑項羽,實則已經從陳倉出兵關中,之後韓信順利的打下了關中地盤。為劉邦爭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情發展到最後,項羽烏江自刎而死。要想做一件事情,要藉口其他事情來遮掩,不要讓別人有所懷疑,不要使別人對你要進行的事情產生阻力。這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權謀頂級秘訣 謀劃常用的九種手段 一種手段一個案例​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緩之,消其勢也,而後徐圖。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一件事情,你無能為力的時候,不可抗拒的時候,就心平氣和的接受他,不要抗拒,抗拒則馬上會給自己帶來禍患,那就徹底失去了圖謀的機會了,你只要拖著,耗著,等待形勢的變化,然後在圖謀他。

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玩這個套路的高手,當初漢更始皇帝忌憚劉秀兄弟的實力,劉秀與哥哥劉演深得軍心,後來漢更始帝就除掉了劉秀的哥哥劉演,劉秀聽到消息馬上就到漢更始帝面前請罪,認為哥哥劉演罪有應得,劉秀不表現出任何的憤怒,生活一往如常,漢更始帝就放下殺劉秀的心思。假如劉秀表現出自己的憤怒,恐怕就沒有東漢王朝了,因為漢更始帝那時候除掉劉秀很容易,後來劉秀出使,終於逃離監控,慢慢就建立起了自己勢力,然後統一了天下。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偽。偽稱天命,其徒必廣。將計就計,就勢騎驢,詭之異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漲,此漲彼消,其理一也,不詭於敵而詭於己,己之氣盛,敵氣必衰。

這句話的是,藉助鬼神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人是愛好迷信的,對鬼神是敬畏的,人們就沒有辦法辨別真假了。假借天命所歸,追隨你的人就一定很多。這邊的減少那邊的就會增多,這邊的增多那邊的就會減少,道理是一樣的。不這樣對待敵人,而對自己人使詐,自己人能士氣高漲,敵人的士氣必然就會衰落。

無論漢高祖劉邦斬白蛇,還是南朝劉裕的各種傳說,這倆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劉邦比劉裕還能強些,好歹也是個亭長,劉裕當皇帝后,劉裕臣下問劉裕那些傳奇,劉裕都是拒絕回答,這些神奇之事,都不過是為了忽悠眾人,讓自己成為不凡之人,樹立威信,讓眾人心甘情願賣命罷了。

意欲取之,必先縱之;意欲除之,必先驕之。然後乘其勢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想征服一個人,必須先放縱,讓他不知天高地厚,不斷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想要除掉他,就必須讓他驕傲,讓他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後利用這種不防備形勢,突然發動攻擊,一擊致命。

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郭嘉叫後蜀,創始人掛掉以後由十七的兒子孟昶繼位,大臣李仁罕橫行霸道,都不把孟昶放在眼裡,孟昶擔心李仁罕會篡權奪位,可是自己現在沒有站穩腳跟,於是就不斷給李仁罕加官進爵,李仁罕更加驕橫,放下了防備。有一次孟昶召見李仁罕,李仁罕到處宣揚皇帝要封他為公,可是到皇宮,孟昶立馬就把他拿下了,死的時候毫無反抗之力。

敵強則弱之,敵實則虛之。弱之虛之,不我害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你有威脅的敵人就要想辦法拿下他,敵人強大就想辦法把他搞弱小,敵人弱小就不同他較量了,弱小了你隨時都可以打敗他,沒必要為他在消耗自己的力量,他沒有力量了,就沒有傷害你了。

勾踐滅吳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勾踐被打敗之後,痛定思痛,因為給吳王夫差當馬伕,為了削弱吳國力量,給吳王送美女,說服吳王中原爭霸,給吳國種子都用開水煮過,不擇手段削弱吳國力量,最後一舉滅了吳國,當對手強勢的時候,就想辦法削弱他,然後一舉滅了他。

偷樑換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彌禍患於無形。釜底抽薪,上樓撤梯,雖曰巧智,豈無大謀?

這句話的意思,偷樑換柱,移花接木這些手段,運用這些手段,可以在對方不知不覺中就可以消除禍患了。釜底抽薪,上屋抽梯,雖然有些巧妙的智慧,但是其中怎麼能夠不包含大謀略呢?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簽訂的停戰盟約,這個盟約由寇準簽訂的,簽訂這個盟約之後,宋真宗特別寵信寇準,同時宋真宗也寵信另一個人叫王欽若,王欽若害怕寇準會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私下裡毀謗寇準,說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是恥辱,況且寇準洋洋自得,讓真宗不爽,更加王欽若暗中陷害,寇準就從此不被重用了。

權謀頂級秘訣 謀劃常用的九種手段 一種手段一個案例​人構我,我亦構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客為主,後發制人。

這句話的意思,別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別人。用他傷害我的方式反過來傷害他,這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秦國秦惠王時期,秦惠王當初稱王的時候,四川的蜀侯,對秦惠王說,小心著點,哪天我會突然襲擊你,秦惠王私下裡對身邊的將軍說,等蜀侯回蜀的時候,派人跟著你,我們也去拜訪他一下,後來巴蜀大戰,秦國趁機吞併了巴蜀。

必欲使人為某事,威逼之,刑罰之,利誘之。由遠及近,從小至大,循序漸進,然後可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定需要謀人做某件事情,要威脅逼迫他,刑法懲處他,利益誘惑他。由遠及近,從小到大的順序,循序漸進,這樣就能夠順利成章了。

漢高祖劉邦的手下酈食其說服齊王用的就是這個套路,酈食其見到齊王第一句話,就是你馬上要掛了,要大禍臨頭了,然後齊王為什麼,然後酈食其講了一大堆劉邦的優點,說了項羽的一大堆,然後又說了劉邦的成功案例,最後說只有你投降了劉邦,才能保住你的地盤,然後齊王放棄了戰備,被韓信輕鬆給搞定了。

文章這都是慣用的手段,屢試不爽的套路,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告訴我你會選擇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