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奇人秦俊(四)邓州市白牛镇走出的大作家

大作家、奇人秦俊(四)邓州市白牛镇走出的大作家

奇人秦俊 大 有 作 为

韬光养晦四年的秦俊,捧着历史学学士证书,载誉归来了。

大学期间秦俊成绩名列前茅,写出了很有分量的论文。毕业时有留在郑州、开封的机会。

当时河南大学图书馆德高望重的黄廷晌副馆长(宛西地下党负责人,领导过内乡民团起义,建国后任首任南阳高中即河南省第五中学校长,南阳地委委员)建议:“你想研究南阳地方志,你在郑州、开封干啥?你回家里研究。”

慎重权衡,秦俊决定回来,被分配到南阳教育学院任教。

当时地方志研究方面人才奇缺。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从全省抽调三十多人,每个地区两人,分两批次到京沪宁大图书馆收集有关河南的地方志资料。秦俊因发表过地方志方面的论文,小有名气,代表南阳,随团出行。

那时各地都没有地方志研究方面成熟的经验。图书管理员们一听就说没有。那时还没电脑,这些地方史料散布于浩瀚的书海中,不管是编年还是纪传,要集齐某一方面的材料都是相当繁杂。

秦俊所到之处,索古钩沉,找出有关河南内容的书目和章节,分门别类,积累了厚厚的两摞资料。

领导看到后,把这些资料辑录成《京沪宁馆藏河南图书目录》一书,下发到各地做地方修志的工具书。再加上这段时期,他又有多篇学术论文出炉,秦俊在业内声名鹊起。

那个年代正是用人之际。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到南阳要秦俊,南阳不放,就直接发调令。

秦俊的恩师、河南大学靳德行校长,正编纂一套《中国政治思想丛书》,任副主编。这是国家教育部的立项,希望秦俊去助他一臂之力。秦俊去了半个月,南阳又把他要了回来。

时郑州大学书记樊道远想要秦俊去郑大。樊道远是镇平人,是南阳地下党领导。1942年伏牛山一带地下党受国民党迫害,区级以上干部被迫撤退,他和袁宝华等一起到延安,解放后回到郑州工作。秦俊多次采访过他,每次写的论文都先寄给他修正,对秦俊印象非常好,认定他是做学问的人,就想让秦俊到郑大。南阳方面不同意。

为了调秦俊,樊书记搞迂回战术,曲线救国,就想先调他爱人到郑大党办工作。嫂夫人看秦俊去不了,自己去干啥?这么多单位争夺人才,秦俊一时间身价倍增。

肥水不流外人田。

南阳方面当然不愿人才外流。领导说:“留下,有什么问题,包括你爱人的工作、房子的事都给你包了,有啥要求尽管说。”旋即调他到市地方志办公室,又破例分给他一套房子。要知道,这在当时是处级干部的待遇。

大作家、奇人秦俊(四)邓州市白牛镇走出的大作家

秦俊告别了三尺讲台,步入更大的人生舞台,有了用武之地,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当时南阳有个地方刊物叫《南阳地方志通讯》,刊登的内容都是南阳的故乡旧事,时政要闻。每期都呈送到领导们手中,人们争相传阅。编辑之一秦俊的名字印在上面。

这次机会来了,秦俊却没做好准备!

上级想让他负责宣传工作,要任命他当宣传部副部长,可一查档案,秦俊不是中共党员!

战争年代可以火线入党,和平时代虽有特事特办,但整个流程下来亦是不少时日。1984年11月,秦俊被任命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开始步入政坛。

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秦俊拒绝了诸多诱惑,一心一意服务南阳,服务家乡。

爱好,责任,感恩,使秦俊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就这样,秦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他独特的人生轨迹。

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秦俊如鱼得水。他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就像一位高级厨师,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食材,天天琢磨着如何做出一道别样诱人的菜品。

早在大学时,在恩师毛建予指点下,秦俊就开始研究宛西地方自治。

假期回乡,他借一辆破自行车,背着干粮,带上开水,走遍内乡、邓县、镇平、西峡、淅川宛西五县,访故人,找实物,寻遗址,搜集行将湮没于民间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当年亲自参与过宛西自治的人此时已是硕果仅存。他打听到内乡灌涨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是别廷芳的马弁,跟随别廷芳多年,就前去拜访。

诸多原因,老人不愿多说过去的事情。大学生秦俊看到老人身患肺病,一到晚上,咳嗽吐痰不止。他就在老人家里陪老人三天两夜,给老人,倒痰盂,聊天。看老人不松口,他就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别廷芳的事先讲给老人听,毕竟是道听途说,难免有出入。老人一听就急了,开始给他纠错,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老人慢慢地就打开了话匣子,讲到激动处,会咳嗽地喘不上气,秦俊就给他烧水买药。

就这样,老人把尘封往事全盘托出,他搜集到大量即将消逝的独家资料。此时的秦俊,真是真诚中不乏狡黠!

现在,有了积累的材料,又根据这些年自己的研究的成果,一篇高水平的关于别廷芳自治的学术论文《宛西自治初探》一气呵成。

有关专家很赞赏这片论文,但别廷芳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报刊杂志没人敢发表他的这篇文章。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这些用宝贵的材料精心做成的大餐却无法端出示人,怎么办?

苦闷之时,有高人支招,仙人指路,建议他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就可以发表了。

这简直是醍醐灌顶,甘露入心,茅塞顿开呀,一语惊醒局中人。于是,秦俊另打鼓重开腔,改弦更张,与人合著,写出了第一部历史人物小说《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

小说写好了,在《南阳日报》上连载了几期,谁知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搅动了一池春水。

别廷芳这人本身就有争议,贬褒不一,各执一词,也属正常。有人说他为别廷芳歌功颂德,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向有关部门反应。关键时刻,当时的地委书记发了话:“这书里没有资产阶级自由化,登!”

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秦俊又学能了,写丁大牙时,把主人公改成了韩大牙。

大作家、奇人秦俊(四)邓州市白牛镇走出的大作家

二月河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还特意说到这件事:“南阳市历史上是个比较重视人文的地方,历届市领导比较注重栽培文气,我转业时这里已经有一个可观的作家群。领导经常开创作生活会,鼓励和保护创作人员。记得清理精神污染那年,南阳一个作者写了《别廷芳传奇》,有人说那是污染,要批判,市委明确表态,南阳没有精神污染。这样就把他保护起来。”(二月河散文集《旧事儿》中《关于成材》)

他的开山之作《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在《南阳日报》连载132期,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读者每天翘首以待,《南阳日报》的发行量由七八万份飙升到十二、三万份。

南阳作家群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有读者看完连载,意犹未尽,打电话希望他写续集。河南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第一版印了28000册很快就销售一空,旗开得胜。此后,稿约不断,秦俊也进入到一个创作的高峰期。他以故乡旧事为契入点,创作出南阳人物演义系列小说。

随着小说影响的扩大,就有人找他商议把《别廷芳演义》拍成电视连续剧。这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拍电视剧是个烧钱的事,资金是个大问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经多方努力,终于可以启动了。秦俊至今还感恩地如数家珍:郑州一位姓别的房地产老板赞助50万元,省某国棉厂赞助60万元,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共赞助了28万元。

说到淅川县赞助的那2万元,秦俊特别来了精神,原来这里还发生了一个文弱书生侠客行的英雄传奇故事。(未完待续)

大作家、奇人秦俊(四)邓州市白牛镇走出的大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