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想說一口地道的北京話,那就必須得學會和吃有關的北京土話,不然的話,和北京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對方問你要不要喝“大白牛”,你肯定就會一頭霧水了。鍋挑兒、悶一個、撅一瓶、二嘚子、汆兒……學會這些北京餐飲“黑話”,您就能平趟北京館子了。

【表示“吃”的意思的北京土話】

“吃”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在北京土話中,卻有很多詞來表示。相聲大師侯寶林與郭啟儒表演的相聲《北京話》中就有這方面的表述:

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侯寶林:你比如說一個“吃”吧。

郭啟儒:哦。

侯寶林:一個“吃”就有很多說法。這兒擱個饅頭,你把它吃了。

郭啟儒:這不就得了嗎?

侯寶林:有很多詞兒形容“吃了”。

郭啟儒:還有什麼詞兒?

侯寶林:你把它餐了。“餐”原來是文言。可擱在這兒,它算土語。還有,你把它啃了,你把它開了,你把它捋了。再多用一字兒,你把它墊補了。這就叫做北京話的土語。

【北京土話中的吃飯擬聲詞】

特兒嘍:簡單吃上一口

吸溜:往嘴裡吸湯發出的響聲

唆羅:用嘴吸吮食物,最常見的是嗦羅冰棍兒

咂摸:指吃完飯吧唧嘴回味的樣子,常用詞“咂摸滋味”


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鍋挑兒和過水】

老北京吃炸醬麵,冬天講究吃熱的面,用地道的北京話說出來叫做“鍋挑兒”,注意可別念成“鍋兒挑”,那可就露怯了。所謂“鍋挑兒”,就是指麵條完全不過水,從鍋裡直接撈出來就拌麵,熱熱乎乎的一大碗。但在炎熱的夏天,就要吃過水麵,但湯要篦盡。傳統的老北京炸醬麵,麵條必須是手擀麵,這樣的麵條吃著才有勁道,吃著才有嚼頭兒。

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大白牛】

該詞的出現,是為了區分紅星二鍋頭與牛欄山二鍋頭。因為牛欄山二鍋頭的酒瓶是白色的,而紅星二鍋頭的酒瓶是綠色的,因此北京土話中稱牛欄山二鍋頭為大白牛。

在北京下館子,得這麼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