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理想为谁而生?

为了纯平的祭日,良多才会回家。

作为兄弟二人的纯平与良多,老大纯平在父母眼里总是比良多更加优秀,在良多看来应该是纯平的学习好,而此刻陪在父母身边的也只有良多。

父亲有着一家小诊所,邻居都称呼“老师”,而在良多看来他是一位刻板不懂表达的老人,从小时候敬佩父亲的职业到宁愿失业也不从事父亲的职业,期间最大的影响就是父亲的偏见。

回家后母亲的每一句关于纯平的话语,都在挑逗良多敏感的内心,从职业选择到人生规划,死去的纯平如果在世一定是比良多更加优秀的,就像他活着的时候。

理想因父亲而生,因纯平而改变。

在良多小时候的日记里,清晰的记载着他要成为父亲那样的医生,但最后他成为了不知名的绘画修复师。

在理想起初开始的内心角落,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父亲,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而在父亲的内心,总是期望子女比自己更优秀。

恭平从小就给两个孩子灌输以后要当医生的理想,当然老大纯平上了医学院,了了父亲的愿望,良多其实也是相当一名医生的,但在大哥纯平的光环下,最重要的是父亲的期望值都在大哥身上,总是处于比较之下处于劣势的良多,理想也有所转变。

《步履不停》:理想为谁而生?

为达到别人期望而生的理想,终究步履蹒跚。

多少次在谈及自己的理想时,心中要泛起多少期望的面庞。

从上学的那一刻起,我们接受到的鼓励是:好好上学,以后考大学。所以考大学成为了我们的理想,不知道大学是个什么东西,稀里糊涂的开始上小学。

在小学时,老师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五花八门的回答来自动画片,而在现在应该叫动漫,也来自各种角色,却不知道角色背后的身份,似乎说了想了就能成为所说了想的一样,无所畏惧,童言无忌。

初中似乎是最烂漫的年华,终于没有人会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是从课本中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芳华事迹,却没有一点理想的踪迹,只是单纯当做一种积累。

终于高中了,知道了怎么考大学,要学好数学和英语,不然考个大学真的挺难的,那时候谈理想最多的是在作文中,掺杂着别人实现的理想来丰满自己的作文,没有羡慕,只求分数高一点,知道了财富的理想可以带来财富,文学的理想可以带来文学的认识,其实还是不知道理想路在何方,要去哪追寻。

理想回到了起点,考上了大学,知道了为什么要上大学,无非是让自己身体富态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为期望的理想做选择。

《步履不停》:理想为谁而生?

被期望的理想一直变换到了今天,支持着自己的学业,支持着可以继续变换的理想。

今天过后,当被再次问及: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可以回答不知道,但不能回答别人的期望,就是我的理想

良多没有成为父亲期望的医生,纯平为了救落水的孩子而陷入死亡边缘,父亲也是在救别人。

细思极恐,纯平的理想真的是成为医生,还是在父亲的鼓励的裹挟下成为了被期望的牺牲品,至少失业的良多还活着,只是仍然在父母的怀念下坚持着,死去的更值得被怀念,哪怕把活人的话语当做死人的来怀念。

绘画修复师,修复残缺的绘画,医生,修复残缺的身心,良多的理想从医生嫁接到了绘画修复师,而良多也只能在铺平的日记里去怀念那些童言无忌,那些被期望的理想。

为自己而活的理想,才能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是生活时间的不断逝去,当时只道是寻常。

步履不停,想知道终生生活答案,唯有向前。

步履不停,一天是永恒的缩影,串联过去,并连未来。

步履不停,理想为自己而立,即使逝去,也会被爱所怀念。

《步履不停》:理想为谁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