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 平仄和押韻到底是什麼?咱們來仔細琢磨琢磨

詩詞中的 平仄和押韻到底是什麼?咱們來仔細琢磨琢磨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詩詞聲律的兩個基本概念:平仄

它們是構成詩詞聲律的最基礎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夠明確瞭解它們的內涵。

一、平仄

我們先來看“平仄”部分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我們將分四點和各位進行探討:

第一,什麼是四聲;第二,什麼是平仄;第三,怎麼用普通話分平仄;第四,詩韻為什麼用中古音。

1.何為四聲

在瞭解平仄是什麼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麼是“四聲”。四聲中的聲,指漢字的聲調,也就是漢字音節中、語音的高低、升降、曲直和長短變化。

我們以普通話為例,普通話的聲調有四個,比如:媽、麻、馬、罵。第一聲“媽”,是一個高平調;第二聲“麻”,是一箇中升調;第三聲“馬”,是一個低降升調,他是先降後升的;第四聲“罵”是一個高降調。

這裡說的高低、是指相對音高的高低。也就是我們說話時,音高的最高和最低,第一聲的相對音高最高,第四聲,相對音高降到最低。

雖然普通話也有四個聲調,但它卻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四聲,是指詩詞聲律系統的“平、上、去、入”四聲。雖然都是四個聲調,但和普通話的聲調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是因為詩律系統和普通話屬於不同時期的漢語語音系統。

語言學界一般把漢語的演化分為三段:上古、中古以及近代。上古時期指先秦到西晉;中古時期指南北朝到北宋;近代時期指元代及以後;不過南宋呢,屬於中古和近代的過渡時期。詩律系統屬於中古音系統,普通話則屬於近代音系統。語音系統不同,聲調自然不會完全一樣。

這個現象很好理解,語音本來就不穩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有興趣大家可以去聽一下建國初期的廣播錄音,你會發現,那時播音員的發音方式和現在也不完全相同。1949年到現在不過70年,語音就已經有了變化,更何況是經過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呢?

古代沒有錄音機,這四類聲調在當時具體怎麼念,各自的調值分別是多少,我們已經沒有辦法還原了。雖然各地的方言裡都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痕跡,但誰也不敢說某地的方言就是中古音

現在有個比較流行的說法,粵語比較接近是中古音,是唐代音。但事實上,粵語有很多地方都和中古音不符。說幾個簡單的:中古音有捲舌音,粵語中沒有;中古音的聲母中含有大量的濁輔音,粵語中也基本沒有了,這是聲母的不同;粵語的韻母和中古音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模韻系。普通話中,模韻系的字,韻母全部讀作u,而粵語,則分化為了u,ou和空韻三種。比如“鋤禾日當午”這首詩,用粵語念,就完全不押韻。

中古音是沒有辦法完全還原的,現在的各種擬音系統不行,因為擬音沒有辦法確定各個聲調的具體音高;在全國各地的方言裡,也沒有和中古音完全符合的方言。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中古四聲具體要怎麼發,但是,中古四聲的發音狀態,古人還是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描述性的資料。

比如唐代的釋處忠,也就是處忠和尚,他在《元和韻譜》裡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

明代的真空和尚,在《玉鑰匙歌訣》裡描述道:“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查繼佐,在《九宮譜定總論·平仄論》說:“蓋上聲之腔自下而上、去聲之腔自上而下。”

這些記載對中古四聲的描述都比較抽象,誰都沒有辦法去擬定、各個聲調的調值。但是,我們能從中總結出“平、上、去、入”四聲的音調特點:

1.平聲是一個不升不降的長音;

2.上聲是從低音滑至高音;是個升調

3.去聲是從高音滑至低音;是個降調

4.入聲是一個急促的短音。

平、上、去、入四聲的音調特點,是詩詞聲律的基本常識,只有知道了中古四聲的音調特點,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平仄的含義。

2.何為平仄

從四聲的音調特點中可以看出:平聲是長的、平的、不升不降的;上聲是一個升調;去聲是一個降調;而入聲,則是一個短音。也就是說上、去、入三聲,要麼是短的,要麼是升的,要麼就是降的。

如果我們把音調是否能在同一音高長期持續作為標準,很容易地,就能把中古四聲分作兩類:

1.音調能夠在同一音高長期持續的是第一類,這一類只有平聲;

2.音調不能夠在同一音高長期持續的是第二類,這一類包括上、去、入三聲。

平仄的“仄”,是傾側、不平的意思。它是一個會意字,由左半部分的“廠”和右半部分的“人”組成。就像是人在崖壁旁側身而過。所以“仄”的本義就是“側”,不平是他的引申義。上、去、入三聲都是不平直的音調,所以古人把這三聲歸為“仄聲”。

可以看出,“平仄”是對中古四聲的再次分類:中古的平聲屬平;中古的上、去、入三聲屬仄。並不存在什麼難以理解的地方。

平仄是一個使用概念。“平仄”這種分類方法,是為了配合實際的寫作需要而出現的。平仄的分類與運用源於六朝時文學家對詩歌、駢文等韻文聲律上的美感追求。

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中說“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有異”。

這句話中的“輕重”,其實就是指平聲和上去入三聲在聽覺上的不同感受。上、去、入三聲,音高變化的形式或升或降或短促,和平直的平聲在聽覺上能夠形成鮮明的對照與反差。由平仄交錯形成的,字音聲調的高低變化,令詩文的句子更容易產生一種抑揚頓挫的美感。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仄聲包含了“上”、“去”、“入”三種聲調,但這三個聲調的字加起來,也只能佔到漢字總數接近一半的比例。平聲字與仄聲字在數量大致相同,是平仄二分法能在詩文中得到廣泛運用的重要原因。

試想一下,如果“平聲字”和“仄聲字”的比例是二八開或者三七開。不管平仄交錯這個理論多麼的合理,多麼的有美感,也不可能投入到實際的寫作運用當中。因為這個比例和實際需要的比例相差太多了。

3. 中古四聲與現代普通話四聲的關係

既然平仄是對中古漢語四聲的再分類:中古的平聲屬於“平”,中古的上、去、入三聲屬於“仄”。那麼,如果我們想區分平仄,就要弄清楚中古四聲與現在普通話四聲的關係。

簡而言之 :

普通話讀第三聲和第四聲的字,都屬“仄”;而讀第一聲和第二聲的字,大多屬“平”,極少數的字屬“仄”。

為了方便講解,我這裡有一個圖。

詩詞中的 平仄和押韻到底是什麼?咱們來仔細琢磨琢磨

大家看,中古的平聲,分化為了普通話的第一聲和第二聲;中古的上聲,分化為了普通話的第三聲和第四聲;中古的去聲與普通話的第四聲對應;而中古的入聲字,則被派入了普通話的第一、二、三、四聲中。

所以,普通話裡讀第一聲和第二聲的字,絕大部分都是從中古的平聲字裡分化出來的,這一部分自然是屬“平”的;但普通話裡讀第一聲和第二聲的字裡邊,還包含著小部分,從中古入聲裡派過來的字,這些字既然是入聲字,那當然是屬“仄”的。

而普通話讀第三聲和第四聲的字,肯定是屬“仄”的。儘管在普通話讀第三聲的字裡,有一部分來自中古的入聲,普通話讀第四聲的字裡,有一部分來自中古的上聲和入聲。但是,中古的上、去、入三聲都屬“仄”,這樣的分配變化,並不會對我們用普通話來分辨平仄造成影響。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把派入普通話第一、和第二聲裡的中古入聲字挑出來,歸入“仄聲”,平仄也就能完全用普通話區別開了。入聲字在中古四聲中所佔的比例本來就少(常用字中屬入聲的約在16%左右),而被派入第一聲和第二聲裡的入聲字,還不到入聲字總數的一半,也就是說,需要特殊記憶的入聲字還不到常用字的8%。大家只要在讀詩的過程中注意收集記憶,是不難掌握的。

4.詩韻系統沿用中古音系的原因

現在我們來講一下詩韻系統為什麼一直沿用中古音。這是一個初學者經常糾結的問題。詩韻系統要之所以一直使用中古音系,這和音韻學的發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雖說我國曆來就有詩文押韻的傳統,雙聲、疊韻等現象也在很早就得到了認識,但是,學者進行系統的音韻學研究其實並不早。漢末到魏晉時,隨著佛教的傳入,學者受梵文“聲明”的影響,才開始有意識地去利用梵文的拼音原理對漢字的聲、韻、調進行分析。

“平、上、去、入”四聲的發現與命名,是始於齊梁時期的周顒、沈約等人。遍照金剛在《文鏡秘府論·四聲論》中明確說道:“宋末以來,始有四聲之目。沈約乃著其譜、論,雲起自周顒。” 既然漢末以前並沒有系統的音韻學研究,自然也就不會有一本韻書可以用作上古音韻的參考。六朝文學家將聲韻之學融入詩歌創作中時,是不可能用上古音作標準的。所以不要去抬槓問:唐人寫詩不也沒用上古音麼?用這種問題來抬槓並不能顯示你有多機智,只能顯得你很無知。

周顒和沈約的“四聲說”,在創立之初其實並沒有得到學者的公認。即使好文如梁武帝,對四聲之說也是“雅不好焉”“竟不遵用”。直到隋朝的陸法言,他在編排《切韻》的時候,以“平、上、去、入”四聲作為編排韻字的順序。到了唐代,這部《切韻》被定為科舉用韻的標準韻書,直到這時,“四聲說”才逐漸被公認,並且廣泛地運用於詩文的創作之中。

大家要知道,近體詩的聲律規則正是在這一時期確立的。也就是說,近體詩的聲律規範是植根於中古音系的,中古音系和近體詩的聲律規則互為表裡,密不可分。如果把詩韻系統和中古音強行剝離,近體詩的聲律規則便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可以這麼說,如果詩韻系統要使用近代音系,這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須想辦法去創建一套、基於近代音系的合理的聲律規則。這樣一來,詩歌的體裁,就必須要發生相應的變化了。

為什麼《切韻》能夠成為科舉用韻的標準韻書呢?

一來是因為漢語發展到六朝時期,語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的政權,地域分為南北,南北文士各操方言,打破了先秦“雅言”的相對規範性和統一性。這就造成了語音上的南北之爭。隨著隋朝統一南北,開科取士,指定官方韻書勢在必行。考試嘛,標準自然只能有一個。

二來,是因為《切韻》這部韻書的宗旨,是“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選精切,除削疏緩。”《切韻》這部韻書,本身就是一個折衷古音、今音和當時南北方言音的、複雜的語言集合體,並不是一時一地之音。也就是說,《切韻》這本書裡記錄的讀音,並沒有實實在在的在歷史上的某個地方出現過。

正因為《切韻》是一部綜合音系的韻書,把它定為科舉用韻的標準才能更好的平均南北,不至於偏袒某地。

也就是說詩韻系統從一開始就是和口語的實際讀音實行雙軌制的,二者並不相互影響。

既然詩韻系統一直和口語的實際讀音互不干涉,而被後代奉為近體詩學習範本的唐代近體詩、是以中古音系的代表韻書《切韻》為標準的,為了方便學習前輩的優秀作品,詩韻系統一直都以中古音系作為標準。即使元明清三代的口語讀音已經屬於近代音系,在當時也有基於近代音系編寫的韻書,但都沒有對詩韻系統造成影響。

說到底,詩律系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詩律系統本身就獨立於實際口語之外。這樣做既有利於保持詩歌這一文體的穩定,也有利於後人學習借鑑前人的經驗和技法。

前邊我已經講過,語音這個東西是很不穩定的。如果詩歌的聲律規則總是隨著口語的變化而變化,隔不了多久,就需要另外創建一套合理的聲律規則。

但是,這樣做,既不利於優秀作品的積累,也不利於詩法的總結,更不利於我們學習前人的經驗。

況且創建一套合理的規則,這個事情本身就需要時間的沉澱。現在的近體聲律,從開始探索的沈約算起,到七律大成的老杜結束,一共花了二百五十多年,這個時間跨度足夠語音發生改變的了。

二、韻

下面我們講韻。

韻這個部分我會分三點為大家進行講解:

第一、韻書是怎麼編纂的;

第二、韻書是怎麼演變的;

第三、押韻的美感來源是什麼?

韻文用韻的標準大約以唐朝作分界點:唐代以前的詩歌,押韻是完全依照口語的;而唐以及唐以後,除了俗文學和嘗試、遊戲之作以外,只要是韻文,都是依照韻書來押韻,而不以實際口語的讀音為標準。

那麼韻書是怎樣編纂的呢?

1.韻書的編纂

想搞明白韻書的編纂方式,先要弄清楚三個概念,那就是:聲母、韻母和韻基

我們知道,漢字的字音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構成的。以漢語拼音為例:“標”字的拼音是“biāo”,那麼b是聲母,iao是韻母,a上的“-”表示聲調。

聲母總在前,韻母總在後,聲調總在上。韻母是漢字字音中除了聲母和聲調的部分。

而韻母是由韻頭和韻基組成的。我們仍然以“標”字為例,iao是“標”字的韻母,而iao這個韻母,是由“i”這個韻頭和“ao”這個韻基組合而成的。

以後我們會講疊韻詞,所謂疊韻詞,就是、構成這個詞的兩個字,韻基必須相同。比如“繚繞”,“繚”的韻母是iao,“繞”的韻母是ao,雖然兩個字的韻母和聲調都不一樣,但是,這兩個字的韻基相同,所以“繚繞”是疊韻詞。

韻基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

按照韻書分類的傳統,是先分聲調再分韻。也就是說,先把所有的漢字、按平、上、去、入四聲進行區別歸類;在同一類聲調中,再以“韻基”為標準,對這個聲調的字進行進一步地劃分,這樣就分出了一個一個的“韻”。

比如《廣韻》有206韻,《平水韻》有106韻。

古代沒有拼音,為了便於稱呼,只能從各個“韻”中選出一個字出來作為這個韻的代表,這個字就是韻目。

比如《平水韻》的“東”、“冬”、“江”、“支”等106個字,就是《平水韻》106韻的標目。這106個標目就代表了平水韻的106韻。說“東”韻,就是指“東”字所在韻中的所有字。

2.《平水韻》與《切韻》的關係

我們現在寫詩,用《平水韻》,而唐人的標準韻書是《切韻》。那麼《平水韻》和《切韻》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先把《平水韻》的韻目列一下,並附上《唐韻》原來的韻目。

我們知道啊,《切韻》是唐代科舉用韻的標準韻書。科舉,提高了《切韻》的身價。於是為《切韻》這本書增字加註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唐代增修《切韻》,影響最大的是孫愐等人的《唐韻》。《唐韻》一共206韻,但是為了照顧實際運用的需要,《唐韻》標明:一些讀音相近的韻可以“同用”。

凡是標明可以同用的、兩個或三個韻,在實際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把當作一個韻來看。大家看我列出來的這張《平水韻表》,黑字下面的紅字,就是唐韻的韻目。有的黑字下面只有一個紅字,說明這個韻一直就是“獨用”的,有黑字下有兩到三個紅字,就說明這兩三個韻可以“同用”。

詩詞中的 平仄和押韻到底是什麼?咱們來仔細琢磨琢磨

所以《唐韻》在寫作實際當中、相當於只有112個韻;到了宋朝,《廣韻》又標明文韻和欣韻,吻韻和隱韻,問韻和焮(信)韻,物韻和迄韻可以同用。所以《廣韻》、在實際上、就只有108個韻;金朝人王文鬱、編有《平水韻略》,分106韻,稍晚的平水人劉淵、編《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分107韻。

這兩部韻書、都抹去了206韻的痕跡,把可以同用的韻、直接合並了起來。劉淵分107韻是把上聲的 “拯”、“等”兩韻同用,而“迥”韻仍然獨用;王文鬱分106韻,是把“拯”、“等”兩韻都併入了“迥”韻。

這種合併其實沒有任何的理論依據,但這種不合理的變化並沒有對近體詩的寫作造成影響,因為近體詩不押仄聲韻,所以仄聲韻裡的不合理合併,對近體詩的寫作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平水韻略》分的106韻、就是通常說的“詩韻”,一直沿用到現在。

近體詩的用韻是非常嚴格的,無論律詩、絕句還是排律都必須一韻到底,而且不能通韻。這裡的不能通韻是針對《平水韻》而言的,因為平水韻已經把能“同用”的韻、全部都合了起來,所以《平水韻》是不能通韻的。

比如老杜的《春夜喜雨》,這首詩是押“八庚”韻,韻腳就只能用“八庚”韻裡的字,絕對不能混入其他韻的字。

如果在押“八庚”韻的詩裡,韻腳混進了其他韻的字,這就叫作“出韻”。出韻是近體詩的大忌,是一定不能出現的。

事實上,我們現在寫詩押韻是要比唐人更寬的。大家不要寫不出好詩、就怪韻限制了你。唐人的押韻比我們還窄,但唐人的近體詩,名篇層出不窮。

我一再強調,限制你的不是韻,而是你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學詩的第一關、是詞彙關。大家一定要多讀書,多收集詞彙,以方便寫作時的表達。

7.押韻的原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押韻為什麼能帶來美感呢?押韻的美感來源是什麼呢?要知道,韻語的出現是要遠遠早於音韻學的。《詩經》裡的詩,絕大部分都是韻文,比如: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詩·國風·周南·卷耳·一章》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詩·小雅·鹿鳴之什·鹿鳴·二章》

不僅是詩歌,一些文章和格言也是以韻語的形式出現的。比如《孟子·公孫丑上》中的一段: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慧”、“勢”,“基”、“時”押韻。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沒有理論支撐和格式要求的情況下,為什麼會出現韻語這種表現形式呢?而且,還運用得如此廣泛。

既然韻語的出現遠早於音韻學,那我們不妨先把音韻學中“韻”的概念放在一邊,來看一下“韻”字本身的含義。

“韻”這個字,不管右半部分是“勻”還是“員”,都是後起字。在早期文獻中,“韻”這個概念,都是用“均”來表示的。“均”字從土、從勻,他的本意是說農田劃分均勻,引申出來,就有和諧、協調的意思。所謂音均,也就是音韻,是指和諧的,讓人感到舒適的音調。

為什麼押韻、這種規律地出現相似音節的形式、能夠讓人覺得和諧、舒適呢?其實,這和人的心理有很大的關係——人之所以會覺得舒適、愉快,是因為心裡的某種期待得到了滿足。押韻也是如此:人總是不愛自說自話,顧影自憐的,總是想得到知己的回應,正所謂“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而押韻、就是通過讓發音相近的音節,也就是韻腳,在一定間隔、以反覆呼應的形式呈現,使前幾個韻腳的語音記憶、與最後一個韻腳的語音聽覺、在心理活動的平面上相互重合,從而達到類似音樂上和聲的效果。

如果將呼應的間隔固定,這種固定的呼應間隔就會形成一種節奏,每當到達節奏點時,聽到相應音節的心理期待便會增強,只要期待得到滿足,就能夠形成舒適、愉快的聽覺效果。這便是韻文能夠早於音韻學出現的原因——

它是符合人類心理需求的存在,並不是理論強制規定的結果。

從上文所舉《詩經》、《孟子》的例子來看,漢語的韻腳大多是位於句末的,不僅在先秦如此,後世也是如此,

如:

詠懷(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阮籍詩的韻腳琴、襟、林、心,杜甫詩的韻腳橋、遙、朝、條,依然是在句末。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先秦時期,還是在魏晉時期,亦或是唐代,韻腳的位置都被安排在了句末的位置。其實這種安排也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要知道,漢語是單音節文字,一字一音。處於句中的字一個音節剛剛完成,很快就會接上下個字的音節,這就使得句中字的音節很難在心理上留下深刻、清晰的語音聽覺效果。

句末字則不然,由於句間有停頓,句末字的音節不會被其他音節所幹擾,句末字的語音聽覺效果、也就遠比句中字、要清晰,要深刻。

近體詩要求用平聲字作韻腳,也是因為平聲是一個長音,在同一音高持續的時間最長,這樣的音調更便於曼聲吟詠,這樣一來,韻腳的語音聽覺效果,就更能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為什麼近體詩要在固定間隔的句末、押平聲韻。

而在形式更為自由的古體詩中,詩人也可以靈活地利用剛才講的那些原理,通過換韻與調節韻腳之間的疏密,去把握控制整首詩的氣息。具體的方法和形式,我們有機會講古風的時候,再詳細地說明。

給大家講個有意思的事。曾經有詩友拿了兩個字來問我:老師,這兩個字能不能押韻啊?我一看,一個字在真韻,一個字在侵韻。這兩個字不在一個韻怎麼押?這兩個韻連鄰韻都不是。在詞裡都不能押韻的。這個詩友居然說,老輩人說這兩個字能押韻。我聽了之後很無語。老輩人就一定對麼?再說了這老輩再老,能老得過韻書麼?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個字,是平是仄,屬於哪個韻,能和那些字押韻,不能和哪些字押韻,都是以韻書為依據的。不要自己沒事整天瞎想,糾結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如果你真的想學好詩詞,請多把時間精力花在精讀詩詞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