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摸得著的IoT


看得見,摸得著的IoT



2018年9月6日,vivo在北京發佈其最新的IoT(Internate of Things,物聯網)戰略:Jovi物聯。與此相關,7月5日,vivo聯合OPPO以及美的、TCL、極米科技、大華以及科沃斯和陽光照明等共同發起的“IoT生態開放聯盟”宣佈成立。這一系列事件釋放出強烈的信號:IoT的產業化進程,經過多年探索之後正在逐漸進入加速階段。

從歷史來看,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是逐漸形成、不斷演化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就提出了將一些“聰明”(smart)的設備彼此連接起來協同工作的設想,到90年代末凱文·阿斯頓明晰地提出這個概念,此後,隨著各種技術和產業條件的不斷髮展變化,到今天,IoT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帶有科幻色彩的極客詞語,真正的產品(即便是帶有實驗性的)逐漸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中,它“看得見,也摸得著了”

現實來看,IoT多大程度上,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成規模地進入我們的生活,讓“看得見,摸得著”常態化,這需要從技術和產業兩個維度來同步考察。目前看來,有三個主題顯得特別關鍵:AI,雲服務和應用場景——從中可以看出IoT生態構建的玩家們正在為走進未來進行哪些準備。

把“遙控器”交給AI


看得見,摸得著的IoT



IoT(Internet of Things,中文中通常用“物聯網”來指稱)的核心內涵不是聯接,而是通過聯接來實現某些特殊功能,讓處於聯接狀態中的設備(Things)能夠產生智能化、自動化的協作,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極佳的使用體驗。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理想的IoT儘可能地讓使用者處於“缺席”狀態:你當然是主人,但你已經不再需要發號施令。

以目前大家比較關注的智能家居產品為例,比如室溫問題,在理想的IoT狀態下,你無需查看天氣情況,無需操縱空調和加溼器,你“毫不知情”便享受到了舒適——而在你打盹睡著的時候,也根本不用擔心著涼感冒。

顯然,僅僅把設備聯接起來並集成到一個終端操控設備(手機之類)上,是不會實現上邊的理想情景的。單純的聯接和集成最多讓你覺得更方便一些,但問題在於把人從操控者的位置上儘可能解放出來。AI(人工智能)就是那個解放者。

居於領先地位的科技公司已經在AI的賽道上發力奔跑,其目標當然不是為了下下圍棋,也不會僅僅侷限於為廣告提供更精準的智能推薦系統(如亞馬遜的“猜你喜歡”之類),而是著眼於更廣闊的應用情景——IoT。不斷演進的AI算法為IoT的產品化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VIVO的物聯網AI系統Jovi等)。以此為中樞,將聯接起來的設備控制起來,建立智能化的協作方案,這才是IoT產品真實可用的內在驅動力。

在雲端,無縫聯接


看得見,摸得著的IoT



在我們把“遙控器”交給AI的時刻,我們就不用再像以往那樣事事操心了——這裡其實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我們不需要親自去操控所有的設備,它們在AI控制下自動以“免打擾模式”運行著;其次,我們也無需在添置新設備時為所謂兼容性而苦惱,好比你看上了一臺更大容量的洗衣機,它必然要無縫接入家裡的IoT系統正常工作。

在IoT描述的理想情景中,設備之間的聯接基於一種“雲端上的服務”來展開,我們能夠感受到它們協同工作的實效,卻無需過問其過程。所有設備——來自不同品牌的,不同功能的,不同領域的,所有這些產品,都在接入“雲端”之後開始順暢地工作起來。假如我們無法做到這一點,IoT就只能停留在比較淺的實驗性層次上,難以真正做到“看得見,摸得著”。

在一個封閉的單一標準下統一所有廠商的意見,這在事實上當然做不到。但在合作的模式下進行開放性的標準設計,為各種設備提供統一的執行依據,提供一種可以在不損害各方利益的條件下施行產品開發的標準的技術性接口,則不失為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有前景的解決方案。

當然在具體的實行層面,要解決的問題非常複雜,也許會在行進途中遭遇各種各樣的難題,但開放和聯合的原則卻是基礎性的。

家居是起點,遠景更宏闊


看得見,摸得著的IoT


目前可供大家體驗的IoT實質性產品,大多集中在智能家居領域裡。這事兒很好理解,因為家居系統不論從技術上還是應用頻次上,都是現階段的一個最合適的切入點。但IoT顯然不會只侷限在家居的單一場景下,否則怎麼敢稱THINGS?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旅行、教育、辦公,一直到諸如科研、工業等級別的IoT應用場景,一切都剛剛開始。

在迎接如此豐富而廣闊的前景之際,大家所面臨的工作千頭萬緒,因為遠期意義上的IoT絕非取決於某個單一的、巨無霸式的個體單位的努力,而是取決所有參與者在橫向、縱向各個維度上進行的全方位合作。

路在腳下,從點滴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