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摸得着的IoT


看得见,摸得着的IoT



2018年9月6日,vivo在北京发布其最新的IoT(Internate of Things,物联网)战略:Jovi物联。与此相关,7月5日,vivo联合OPPO以及美的、TCL、极米科技、大华以及科沃斯和阳光照明等共同发起的“IoT生态开放联盟”宣布成立。这一系列事件释放出强烈的信号:IoT的产业化进程,经过多年探索之后正在逐渐进入加速阶段。

从历史来看,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是逐渐形成、不断演化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就提出了将一些“聪明”(smart)的设备彼此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设想,到90年代末凯文·阿斯顿明晰地提出这个概念,此后,随着各种技术和产业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到今天,IoT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极客词语,真正的产品(即便是带有实验性的)逐渐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它“看得见,也摸得着了”

现实来看,IoT多大程度上,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规模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让“看得见,摸得着”常态化,这需要从技术和产业两个维度来同步考察。目前看来,有三个主题显得特别关键:AI,云服务和应用场景——从中可以看出IoT生态构建的玩家们正在为走进未来进行哪些准备。

把“遥控器”交给AI


看得见,摸得着的IoT



IoT(Internet of Things,中文中通常用“物联网”来指称)的核心内涵不是联接,而是通过联接来实现某些特殊功能,让处于联接状态中的设备(Things)能够产生智能化、自动化的协作,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极佳的使用体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理想的IoT尽可能地让使用者处于“缺席”状态:你当然是主人,但你已经不再需要发号施令。

以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智能家居产品为例,比如室温问题,在理想的IoT状态下,你无需查看天气情况,无需操纵空调和加湿器,你“毫不知情”便享受到了舒适——而在你打盹睡着的时候,也根本不用担心着凉感冒。

显然,仅仅把设备联接起来并集成到一个终端操控设备(手机之类)上,是不会实现上边的理想情景的。单纯的联接和集成最多让你觉得更方便一些,但问题在于把人从操控者的位置上尽可能解放出来。AI(人工智能)就是那个解放者。

居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公司已经在AI的赛道上发力奔跑,其目标当然不是为了下下围棋,也不会仅仅局限于为广告提供更精准的智能推荐系统(如亚马逊的“猜你喜欢”之类),而是着眼于更广阔的应用情景——IoT。不断演进的AI算法为IoT的产品化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VIVO的物联网AI系统Jovi等)。以此为中枢,将联接起来的设备控制起来,建立智能化的协作方案,这才是IoT产品真实可用的内在驱动力。

在云端,无缝联接


看得见,摸得着的IoT



在我们把“遥控器”交给AI的时刻,我们就不用再像以往那样事事操心了——这里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我们不需要亲自去操控所有的设备,它们在AI控制下自动以“免打扰模式”运行着;其次,我们也无需在添置新设备时为所谓兼容性而苦恼,好比你看上了一台更大容量的洗衣机,它必然要无缝接入家里的IoT系统正常工作。

在IoT描述的理想情景中,设备之间的联接基于一种“云端上的服务”来展开,我们能够感受到它们协同工作的实效,却无需过问其过程。所有设备——来自不同品牌的,不同功能的,不同领域的,所有这些产品,都在接入“云端”之后开始顺畅地工作起来。假如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IoT就只能停留在比较浅的实验性层次上,难以真正做到“看得见,摸得着”。

在一个封闭的单一标准下统一所有厂商的意见,这在事实上当然做不到。但在合作的模式下进行开放性的标准设计,为各种设备提供统一的执行依据,提供一种可以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条件下施行产品开发的标准的技术性接口,则不失为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当然在具体的实行层面,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复杂,也许会在行进途中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开放和联合的原则却是基础性的。

家居是起点,远景更宏阔


看得见,摸得着的IoT


目前可供大家体验的IoT实质性产品,大多集中在智能家居领域里。这事儿很好理解,因为家居系统不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频次上,都是现阶段的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但IoT显然不会只局限在家居的单一场景下,否则怎么敢称THINGS?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旅行、教育、办公,一直到诸如科研、工业等级别的IoT应用场景,一切都刚刚开始。

在迎接如此丰富而广阔的前景之际,大家所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因为远期意义上的IoT绝非取决于某个单一的、巨无霸式的个体单位的努力,而是取决所有参与者在横向、纵向各个维度上进行的全方位合作。

路在脚下,从点滴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