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秀洲這個鎮的黨員幹部築起高質量發展「矩陣」

2018-10-05 07:08 | 嘉興日報

赞!秀洲这个镇的党员干部筑起高质量发展“矩阵”

萬里天空碧海藍,雲捲雲舒風拂面。漸入深秋,每天清晨,秀洲區王店鎮梅溪新村居民高聯榮都要約上幾個鄰居,步行前往梅里公園鍛鍊身體。“生活在王店不比城裡差。”站在紅黃綠彩色瀝青鋪設的步道上,看到迎面走來的鎮裡幹部,他有些不好意思,“這幫幹部是幹得苦的,當初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我們王店美得很呢!”站在這個滬杭鐵路和滬杭高速交會處,不僅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高鐵,也可以看到繁忙的高速入口,不遠處是王店吊頂城。展現著王店歷史底蘊與現代氣息的入城口,獲評2017年度省級精品示範入城口。

行走在王店的大街小巷,聽到最多的是居民對當地幹部的稱讚。

“梅里水鄉,花園王店。”這是王店的決策者對小鎮的定位,也是當地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如今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這裡創出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省級樣板鎮”;這裡有著我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建林村;這裡還是“全球集成吊頂產業第一城”,以佔國際市場60%的份額傲視全球。

小鎮日新月異的變化裡,凝結著黨員幹部的心血與智慧。“把群眾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一名王店幹部的話,道出了這個群體的心聲:只要對發展有利、對人民有益,就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一定要實幹幹實、擔當有為。

整治從噓聲到掌聲、從罵聲到贊聲

在王店鎮的歷史老街塘橋街路口,去年底忽然多了一幅頗有《清明上河圖》味道的牆體畫——《回憶王店》。早些時候,這個地方還雜亂地堆放著一些廢品、垃圾等,現在已成為鎮上一個可辨識的新地標。

赞!秀洲这个镇的党员干部筑起高质量发展“矩阵”

“一開始,我們確實不理解,什麼立面改造,聽也沒聽說過。”住在鎮上的錢萬勇說,“後來有幾個工程動起來了,真的是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

一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讓王店這個20多年沒“動”過的小鎮,經歷了一場由噓聲到掌聲、罵聲到贊聲的“逆襲”。

平均一天要通140個電話,為了小鎮的拆、改、建、修,王店鎮村鎮建設辦主任盛海龍多了不少白髮。道路整修,儘管事前考慮到安全問題,派了巡邏力量,但仍有居民出行時摔了跤;空調機位要移,動了位置以後,機器不靈了,居民投訴了;老街整治,影響沿街店鋪生意,店主們來鎮政府反映了……“有一段時間很焦慮,晚上睡不著,出虛汗,甚至有點垂頭喪氣,這麼多的工程鋪開來,怎麼收啊?”

塘橋街整治,涉及一批破牆開店的違章建築要拆除,鎮西村村支書孫凱明碰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拆老父親的店面。“老孫不同意,鬧得很兇,還差點動了手。”一名居民回憶道。

為了推動整治工作,幹部們不知道吃了多少閉門羹,遭了多少白眼惡語,最多的一戶跑了六七十趟。

“以前鎮上亂糟糟的,沒一條像樣的路,騎個車,東西放籃子裡都要顛出來的。”居民何祖新說,“現在條條馬路都那麼平整寬敞,斷頭路都打通了,邊上還做了景觀。”看到昔日破敗的老街徹底換了容顏,孫凱明的父親也終於明白了兒子最初的堅持。“整治過以後真的漂亮清爽很多,也有老王店的味道了。店重新開起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

王店黨員幹部敢為人先、敢闖敢試,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幹出了無中生有、有中創優的新局面。廣大居民群眾從最初的抗拒、圍觀到之後的點贊、擁護,甚至加入到王店“店當家”志願者隊伍中來,與幹部們一起探討整治方案、協調整治問題,為王店鎮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提供第一線聲音、第一線意見、第一線反饋。在2017年度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考核中,王店一舉摘得全市中心鎮桂冠。

“整治就像跑馬拉松,不管前面跑了多少公里,只有把最後500米跑下來了才算勝利。”盛海龍說,“有廣大鎮村幹部的齊心協力,無論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戴上一副VR眼鏡,就可以置身於虛擬現實中,“穿越”到自己未來的新家……在位於王店鎮的浙江鼎美智裝股份有限公司,“一站式家庭裝修”的奇思妙想已經變為現實,併成為企業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的利器。

赞!秀洲这个镇的党员干部筑起高质量发展“矩阵”

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傳統小家電產業,經過20多年的不斷演繹和發展,如今已經成長為王店鎮的特色支柱產業。而從浴霸小家電至集成吊頂,從集成吊頂至集成裝飾(吊頂),每一次的轉型提升,都讓這一特色產業的市場容量至少提升10倍!

回顧企業12年的發展歷程,浙江美爾凱特集成吊頂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業勇坦言,這當中離不開一任又一任王店領導幹部對企業的支持。“我們剛來的時候是租房子的,隨著企業的年產量與銷售規模節節攀升,市場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倍受關注。”沈業勇說,“發展需要更大的空間,政府給了我們很多幫助。2015年鎮政府闢出20多畝地給我們建廠房,今年又要闢出30畝供我們擴大規模。”

在王店,幹部是企業不拿工資的“編外員工”。他們每週都要去幾家企業,幫助企業吃透降成本、優環境政策,摸清企業的困難在哪裡,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各類難題。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小社會,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大大小小的事。做企業的很辛苦,他們責任重大。”王店鎮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明忠服務在工業條線上30年了,看著鎮裡的企業一步步長大。“我們服務企業的,要經常換位思考,給他們做好‘店小二’的同時,也要給他們當好‘參謀’。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會找鎮裡商量。這些年,鼓勵企業做強做大,鎮裡給了我們很多扶持,比如在科技創新上、人才引進上,還有品牌宣傳、營銷等方面。”浙江今頂集成吊頂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成說,企業與浙江大學、嘉興學院等開展產學研合作,也都得益於鎮裡幹部的牽線搭橋。

據統計,到今年9月,王店鎮的稅收收入將達到5.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

鄉村從差到美、從美到優

在王店,建林村聚寶灣是一個繞不過的著名景點,小橋流水人家之間點綴著亭臺樓閣,採摘水果和品嚐農家菜是這裡最響亮的旅遊招牌。不過,這個3A級景區村莊的夢想不侷限於此,他們正在打造集“花谷、花廊、花鄉、花巢、花廳”為一體的現代花卉產業示範園。

赞!秀洲这个镇的党员干部筑起高质量发展“矩阵”

25歲的徐鍇禕是聚寶灣裡年紀最小的農家樂經營者,最近為“十一”迎客忙得不可開交。“這些年,看著王店的道路變寬闊、環境變美麗,聚寶灣從默默無聞的自然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鄉村旅遊越來越紅火。聚寶灣還要繼續升級,變成大花園,這裡商機無限。”她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願意留在農村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農業要發展,光悶頭種地不行,要用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除了技術要深化,信息也要靈通。聚寶灣也不是一下子就‘紅’起來的,以前我們對美的認識比較粗淺,以為外表整潔就好了。”分管農業的王店鎮副鎮長魯建棟說,一個地方資源稟賦如何、農業優勢何在、市場渠道怎樣,都需要地方政府在服務的過程中,站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科學生產規劃的高度,進行更為超前、周全的考慮和安排。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是我們的努力方向。王店的農業產業基礎是比較好的,形成了稻米、葡萄、蜜梨、車釐子、藏紅花、三園雞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美麗農業基地。以冷鏈倉儲、加工、交易、配送、電子商務為一體的農產品冷鏈配銷中心,配套服務也很強。加上我們的區位優勢,還具備了公、鐵、水、空等多式聯運的交通要素。”魯建棟說,“我們將引入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技術力量,以後將建成長三角現代花卉一二三產融合的大平臺,有花卉示範園、農創客、花卉創意以及田園花卉體驗。我們就是要以聚寶灣和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為中心,打造農旅融合的江南水鄉。”

讓幹事創業成為一種勇氣、一種智慧,成為一種境界、一種格局,成為一種責任、一種擔當……王店黨員幹部正在用更深的感情、更多的舉措、更大的項目、更好的變化,幹出群眾更美的笑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