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 李忠傑力薦《怎樣起草文稿》:很重要!很管用

《怎樣起草文稿》一書,是一本很重要、很管用的書。為什麼?

文稿寫作是黨和國家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治國理政,要制定法律、法規,要發佈文告、文件,要下發通知、通告;上級要佈置任務,下級要請示報告,同級部門還要溝通、協調;單位對個人有公函,個人對單位也要報材料;安排工作要有計劃,專項事務要有方案;開會要準備發言,領導要發表講話……諸如此類,都有文案工作,都要有人從事寫作。所有這些文件材料在正式形成公文之前,大致上都可以稱為文稿。在高層寫作班子中,則習慣於將起草中的重要文件、重要講話統稱為文稿。

文稿不可太繁雜,但也絕不可能沒有。沒有這些文稿,黨和國家機器就不能正常運轉,一切社會生活都會停滯。為了保證治國理政的科學高效,文稿還必須保證質量,決不可馬馬虎虎,留下瑕疵。錯了一個詞,表達有誤差,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為什麼機關發文都要精心推敲、反覆審核,中央和地方機關都還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核文,道理就在這裡。

@黨員幹部 李忠傑力薦《怎樣起草文稿》:很重要!很管用

《怎樣起草文稿》,李雪勤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領導講話稿,是文稿的一種形式。領導幹部按照黨和國家的總體計劃和安排,會經常在各種場合發表講話。這些講話有對黨和國家重要決策、重要理念、重要任務的闡釋,也有針對某些專項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還有對各種情況的分析和總結。領導講話不可太多,但也絕不可能沒有;應該儘量少念稿子,但也不可能全無稿子;最好由領導自己動手寫稿子,但篇篇都由自己寫也很難做到。特別是重要會議的重要講話,內容非常權威,必須集體研究決定,不能一個人說了算。所以,很多講話稿都必須有人事先起草,然後由領導審閱、研究、修改、定稿。特別重要的文稿,還必須有一個班子專門組織起草。

這種文稿重要不重要?我曾多次講過一個道理,作為研究人員,我們自己可能會寫很多書、很多論文,也很有價值,但是請問,有哪幾個觀點和主張能成為國家意志?很少很少,甚至沒有。但是,如果我們起草的文稿,被中央認可了,作為文件印發了,或者作為領導講話發表了,那就轉化成了國家意志。其中的某些新概念、新觀點、新主張,都立即具有了很大的權威性、指令性,這對於國家、社會乃至個人,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同樣道理,地方領導幹部的講話,對於這個區域的工作和群眾來說,也具有非同小可的影響。寫好了、講好了,有利工作;寫壞了、講砸了,麻煩就大了。

所以,起草好這類文稿,包括領導同志的講話稿,是治國理政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項任務。必須高度重視,確保質量。所有文稿,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所有文稿起草人員,都是默默無聞的勞動者、創造者,不可能在文稿上掛上自己的名字。但是,起草人員的素質、能力、水平和工作態度,對文稿的質量水平關係極大。所有的文稿,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領導意圖起草,同時也融合了起草人員的思想觀念和政治智慧。所以,從中央到地方,都需要有一批特別能幹的文稿起草人員,俗稱筆桿子。筆桿子們要有良好的政治品格、政策水平、思維方式、知識儲備和文字功底。所有的起草人員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優質高效地完成文稿起草任務,並不斷提高文稿的質量。

能夠寫出高質量、高水平文稿的人不多

不無遺憾的是,從我工作實際和接觸瞭解的情況看,各級黨政機關和部門單位中,真正能寫文稿的筆桿子並不是很多,能夠寫出高質量、高水平文稿的人,恐怕就更少了。為什麼?原因很多,在我看來,最基本的有兩個。

一個是,我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國民教育,大多是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教育學生怎麼寫作的。講授的多是怎麼巧妙構思、怎麼編排故事、怎麼形象動人、怎麼遣詞造句、怎麼抒發複雜的情感,等等。但對於怎麼寫應用性的公文,特別是寫政務性的文稿,教授和學習得卻很少。教師如果沒有親自寫過這類文稿,也很難講好這種課。所以,如果讓剛剛分配進機關部門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寫一篇領導講話稿,幾乎可以肯定是寫不好的。常見的通病都是用寫文學作品的風格來寫文稿,堆砌很多形容詞,帶上過多的感情色彩,或者是用學術的語言來寫作,繞來繞去讓人聽不明白。再加上其他原因和缺陷,這種文稿很難符合要求,甚至連語言口氣都不符合領導的身份,照本唸了會很尷尬。

再一個是,黨政文件和領導講話這類文稿本身就有很高的要求。它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的精神,把握工作的大局,部署規定的任務,抓住突出的問題,拿出切實的舉措,提出明確的要求,而且主題要鮮明,條理要清楚,邏輯要嚴密,術語要規範,文字要簡練,語言要流暢,風格要平實。這種要求,即使領導幹部本人,也需要通過學習中央精神,調查現實情況,經過認真思考和研究,才能達到。有的領導幹部本人的文字水平並不高,即使自己寫也未必能寫好。對於一般的文稿起草者,當然就是很大的挑戰。對於初出茅廬的學生來說,更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至少在40多年前,我就有切身體會,深感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後,如果從事文稿寫作,必須經歷一個艱難甚至痛苦的轉變過程。正是有上述這些情況、原因和希望,我認為雪勤同志的《怎樣起草文稿》非常適合現實需要,也非常有指導意義。

這本書將有利於更多的同志提高文稿起草水平

雪勤同志在中紀委、中辦工作了幾十年,一直從事文稿寫作工作。他不僅參與,有時還直接主持了很多文稿的起草工作。在這種長期積累和研究的基礎上,雪勤同志寫成了這本專著——《怎樣起草文稿》,把他的寶貴經驗與更多人分享。瀏覽該書,我感到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經驗之談。書中所有的內容都是雪勤同志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說的事情,舉的例子,都是工作中經歷過、遇到過,或者有關聯的。第二,“原始創新”。書中內容,完全是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不是從哪兒搬來的,所以是“原始創新”。第三,系統深入。全書設置了“文稿篇”“調研篇”“能力篇”,每篇裡面都抓住起草工作的基本過程和具體細節,介紹經驗,傳授方法。第四,針對性強。書稿列出了幾十個問題,然後逐一回答。所列問題都是起草文稿中非常重要的事項。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體會,介紹注意的問題,講述具體的方法,簡明扼要,準確清晰,針對性很強。第五,文風樸實。談的事情很實在,內容很實在,文字也很實在。講的都是乾貨,一條一條,清清楚楚,沒有作更大引申和拓展。

雪勤同志把他起草文稿的經驗系統地總結出來,向廣大讀者特別是文稿起草人員作一點介紹,我認為是一件好事,有利於更多的同志提高文稿起草水平,更有利於進一步保證黨和國家文稿的質量。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各級黨政機關、各個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文稿起草人員有所幫助。

(作者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本文為《怎樣起草文稿》序,發表時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